時間:2020-03-04 11:44
來源:北海市生態環境局
作者:蘇丹靜
2019年以來,北海市大力加強危險廢物安全生產工作,強化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嚴厲打擊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和傾倒等違法犯罪行為,堅決遏制固體廢物非法轉移傾倒高發態勢,有效防控了環境風險。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一、落實主體責任,壓實危險廢物屬地管理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各縣區政府切實履行危險廢物環境監管責任,把危險廢物污染防治工作作為環境保護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將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納入環境網格化監管體系,真正做到定區域、定人員、定任務、定責任,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確保監管“全覆蓋”。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貯存、轉移、利用處置危險廢物,不得擅自傾倒、堆放。
二、加強安全風險管控,全面開展危險廢物大排查大整治
一是做好危險廢物源頭管控。北海市生態環境局會同市行政審批局在審批產生危險廢物的建設項目時,嚴格按照《建設項目危險廢物環境影響評價指南》的要求,全面分析和審查危險廢物的產生環節、種類、危害特性、產生量、利用或處置方式,切實把控好產廢源頭關。
二是開展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大排查大整治。在全市范圍開展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的摸排工作,完成95家涉危險廢物產生企業(含社會源類企業)、64家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企業的摸底排查;完成22個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查整治,整改12個,完成銷號6個;完成7家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置情況的排查。同時,對危險廢物年產生量10噸以上的企業,納入省級重點監管對象;1-10噸的,列入市級重點監管對象;1噸以下的,列入縣級重點監管對象;危險廢物經營單位統一列入省級重點監管對象。
三、強化基礎保障,提升危險廢物處置能力
按照“規劃引領、優化布局、能力匹配、適度超前”的原則,加快推進固體廢物(危險廢物)處置設施建設,補足補齊固體廢物(危險廢物)處置能力不足缺口。
一是危險廢物處置能力建設方面。目前,北海市已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持證企業7家,其中,醫療廢物處置企業1家(北海市隆中環保有限公司),核準規模為5噸/日;收集、貯存廢棄鉛酸電池企業3家(北海超威梯次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廣西欽超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北海華進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共計核準規模為26800噸/年;收集、貯存危險廢物企業1家(廣西五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核準規模為15000噸/年,收集、貯存、利用廢礦物油企業2家(北海通力工貿有限責任公司、廣西諾思貝新能源有限公司),共計核準規模為60000噸/年。另外,北海市鐵山港(臨海)工業區建設的北部灣資源再生環保服務中心項目(一期)環境影響報告書已經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批復同意,該項目擬建設規模為處理危險廢物6.4萬噸/年,其中焚燒處理1.65萬噸/年,固化填埋處理3萬噸/年,物化處理1萬噸/年,蝕刻液綜合利用0.75萬噸/年,項目建成后將滿足北部灣表面處理中心以及北海市工業企業所產生的危險廢物,同時輻射廣西北部灣地區及周邊危險廢物產生單位。
二是固體廢物處置能力建設方面。北海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已完成項目選址,計劃于2021年8月建成投入試運行;北海市鐵山港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場預計可于2020年3月建成投入運行;此外,北海市白水塘生活垃圾處理廠應急填埋場工程項目已于2019年5月10日通過立項批復,目前正在繼續加快推進項目中。這些項目全部建成使用后,將大大提升北海市危險廢物、固體廢物處置能力,進一步實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要求。
四、提升監管力度,推進危險廢物全過程監管與聯合執法
制定實施《北海市加強危險廢物全過程監管實施方案》,全程監管危險廢物產生、貯存、運輸、利用處置,重點監管危險廢物管理計劃、突發性事故防范措施和應急預案是否落實到位。對檢查發現的非法收集、貯存和處置危險廢物行為,及時依法移送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實施立案處罰,涉嫌環境污染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加強危險廢物全過程監管工作以來,北海市發現并立案查處涉固體廢物環境違法案件10起,累計罰款達222萬元。2019年11月,北海市海城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我市首例污染環境刑事案件,對非法傾倒處置危險廢物行為依法做出嚴厲的判決,有效震懾了涉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