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2-26 09:07
來源:中國固廢網
近日,在新浪財經板塊,瀚藍環境董秘在解答投資者提問時提到:公司目前已在廣東、福建、湖北、河北、遼寧、貴州、江西、黑龍江、山東、安徽、內蒙古、浙江和江蘇13個省、自治區共31個城市開展有固廢處理業務,公司提出“十年百城”愿景目標,計劃到2030年實現服務100座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2月21日,瀚藍環境中標廣東省饒平縣生活垃圾轉運項目,中標垃圾轉運服務費為91.15元/噸(參考閱讀:依末端之利!瀚藍環境91元/噸中標饒平垃圾轉運項目),公司朝著“十年百城”大愿景又近了一步。
根據中國固廢網早前報道,2019年9月12日,在公司總部搬遷到廣東金融高新區之際,瀚藍專門舉辦了“瀚藍新高度,邁向新征程”愿景發布會。
在發布會上,瀚藍環境總裁金鐸回顧瀚藍發展歷程上四次主動跳出舒適區,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蛻變,一步步從一個地方性國有企業,發展成今天全國有影響力的生態環境服務企業,形成了固廢處理、能源、供水、排水四大業務格局。截至2019年上半年,瀚藍環境總資產為182億元、員工總數為5876人,接下來,扎根南海的瀚藍環境,要通過“十年百城”的新愿景,成為領先的生態環境服務商。
金鐸認為,瀚藍環境要成為領先的生態環境服務商,需要達到四個領先,即責任的領先、模式的領先、技術的領先,以及服務的領先,其中責任的領先是最為關鍵。責任的領先,就是價值觀的領先,共建人與自然的和諧生活,是瀚藍為社會創造的價值,是瀚藍環境的價值觀。
作為地方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上市將近19年,瀚藍環境業務從單一走向多元,從區域走向全國,逐漸成長為攻守兼備的環保事業大平臺。2006年涉入固廢領域后,一路高歌。2014年收購創冠中國100%股權,實現固廢業務全國布局。目前業務涵蓋垃圾焚燒發電、垃圾壓縮轉運、污泥處理、餐廚垃圾處理、危廢處理、生活垃圾衛生填埋等,已在廣東、福建、湖北、河北、遼寧、貴州、江西、黑龍江、山東、安徽、內蒙古、浙江及江蘇13個省(自治區)共31個城市布局。
2019年11月,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根據國家能源局等權威機構,采集各固廢處理企業投運規模數據,按照截至2018年底的并網裝機量、2018年的垃圾處理量、發電量等數據,評選出2019年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十強企業,瀚藍位列其中。
E20研究院研究顯示,截至2019年底,瀚藍下屬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總處理規模為31500噸/日,投運規模13650噸/日。相較部分企業項目落地難問題,瀚藍旗下還有多個項目在建設中,預計從2019年末到2020年末,還將有超過10000噸/日規模投產。
碩果累累的背后,是瀚藍對技術研發的孜孜不倦和對運營管理的精益求精精神。瀚藍始終認為,固廢處理未來的競爭,將是技術的競爭,“瀚藍模式”業務模式創新過程使瀚藍在固廢處理技術的積累上先行了一步。
在代表著未來趨勢的大數據和智能化領域,2019年,瀚藍環境與阿里云成功牽手,宣布首個管理垃圾焚燒爐的AI投入使用。有了AI的輔助,鍋爐的穩定性提升了23%,人工干預次數也從4小時30次下降為6次。按照規劃,這套算法將會在瀚藍的全國項目推廣,也將共同把人工智能推廣到垃圾處理的更多領域。阿里巴巴也將與瀚藍環境的合作案例,作為云計算和工業大腦的成功典型,共同進行廣泛推廣。9月10日,阿里巴巴在杭州舉行成立20周年年會,瀚藍還作為唯一受邀企業代表上臺發言。
此外,2019年“無廢城市”的建設吹響集結號。對標“無廢城市”的建設,行業需要往固廢處理“縱橫一體化”的模式發展。縱橫一體化對技術提出了進一步升級的要求。以往固廢行業很多技術主要集中在無害化處理方面,更多是滿足排放環保達標,但未來的技術將集中在資源化利用和協同管理方面。瀚藍在十多年前進入固廢行業的時候,就以如何實現社會成本最小化來考慮固體廢棄物的處理,因此當時已經開始有意識地進行縱橫一體化的戰略布局。
在“2019(第十三屆)固廢戰略論壇”上,金鐸表示,瀚藍計劃用三年的時間,對標“無廢城市”建設,打造固廢處理環保產業園的2.0版本。在垃圾來源方面,將覆蓋市政垃圾、商業垃圾、工業垃圾和農業垃圾,對這些固體廢棄物進行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并進行全方位的資源化輸出。
金鐸表示:“十年百城”是瀚藍的新愿景,也是瀚藍的新夢想。這個夢想里,南海是我們最堅實的基礎,是我們的‘大海’。我們要在南海精耕細作,讓政府放心,讓市民滿意。”從南海出發,瀚藍環境還會有更廣闊的征程。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