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2-24 10:17
來源:工業綠色化
作者:張星星
在國家的積極推動下,各地各部門紛紛出臺舉措,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渡過難關。目前,復工復產已經取得了積極進展,但為了進一步推動正常秩序的恢復,制定出臺利于工業企業發展、解決企業當下困難的政策,工信部節能司根據國務院的有關要求,調研了解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情況以及面臨的問題和困難。綠色工廠專委會高級研究員張星星對部分工業企業也進行了調研和分析,以期對政府制定政策有所幫助。
2月11日,工信部召開電視電話會議明確,在繼續做好疫情科學防控同時,穩步有序恢復工業通信業正常生產,穩定物資供應和社會預期,切實降低疫情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工信部表示,各地可結合本地產業特點和實際困難,科學謀劃、精準施策,推動企業穩步有序復工復產。
2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主持召開領導小組會議。會議指出,要按照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繼續加強精準防控,推動有序復工復產。
在國家的積極推動下,各地各部門紛紛出臺舉措,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渡過難關。目前,復工復產已經取得了積極進展,但為了進一步推動正常秩序的恢復,制定出臺利于工業企業發展、解決企業當下困難的政策,工信部節能司根據國務院的有關要求,調研了解工業企業復工復產情況以及面臨的問題和困難。綠色工廠專委會受其委托,對部分工業企業也進行了調研和分析,以期對政府制定政策有所幫助。
目前的復工情況大體如下:
(1)涉及疫情防控相關物質的企業或必須連續生產的企業基本都從春節至今連續生產,但也遇到運輸、人員隔離、防疫物資短缺等問題;
(2)大部分地區已經開始有序地復工復產,但部分已經收到復工審批的企業由于各種原因仍未能復工或復工比例較低;
(3)疫情嚴重地區,如湖北、河南等地的企業基本都還未復工;但廣東、浙江等同樣作為疫情較為嚴重的地區,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工業企業都在有序復工。據統計,這兩地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已超50%。
正在復產的工業企業面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項:
(1)防疫物資緊缺,如口罩、額溫槍、面屏、消毒液等;
(2)受各地封鎖影響或回城隔離問題影響,員工到崗不足,生產負荷或開機率不高,造成浪費;
(3)受交通影響或上游供應商復工情況影響,原輔材料供應不足,進而導致復工難度增加;
(4)運輸駕駛員來往各地的隔離問題,造成運輸不暢及增加運輸成本;
(5)訂單無法正常交付導致回款減少、利潤降低,在用人成本的壓力下,企業現金流出現困難;
(6)工作人員對疫情恐慌的心理問題,造成部分員工不愿到崗工作。
針對以上問題,工業企業也向政府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議來幫助他們渡過難關。結合廣東、浙江等地目前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的政策,專委會總結出以下幾點政策建議供各地方政府參考:
(1)針對各個地市的不同疫情狀況制定不同的復工復產政策,不要一概而論;
(2)為復產企業提供防疫指引,如指派專人幫助企業完成復工復產準備工作、對不具備自行設置集中隔離點的中小企業由當地政府集中安排等;
(3)保障工業企業的防疫物資,如提供當地防疫物資的多條采購渠道,并積極當地組織醫療防護用品企業擴大生產保障供應、同時合理調配緊缺物資等;
(4)開辟特殊渠道助力外地員工返程或招聘,如定向招聘和跨區域有組織協作、鼓勵企業包車接員工返程、在各地隔離日期也統一計算等等;
(5)保障交通運輸工作,如各地道路運輸盡快有序放開通行、減免貨車高速通行費、開通運輸是否正常的查詢方式、高速的服務區開業給駕駛員生活提供基本保障等等;
(6)減輕企業用工成本,如允許企業延期繳納“五險一金”、減免企業社保單位繳費等。
2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階段性減免企業社保費和實施企業緩繳住房公積金政策,以減輕疫情對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影響,人社部會同財政部、稅務總局研究制定了《關于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的通知》,各地均可遵照執行。
(7)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如減免企業稅收、對于電價煤價給予補貼、銀行信貸支持、銀行利率適當下調、疫情過后加大政府及企事業單位的采購力度等;
(8)盡快優化政府服務,如開通在線辦公模式、簡化復工審批手續等;
(9)加強企業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宣傳工作,一方面保障員工安全,另一方面降低員工恐慌心理。
企業的復工復產少不了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企業自身也不能因為疫情而悲觀絕望,應樹立信心,拋棄依賴思想,改變傳統思維,變被動為主動,不坐以待斃,做足復工復產的前期文章,積極創造復工復產的條件,擺脫復工復產的困境,為企業發展和員工生活延續邁出堅實的一步。
本文作者:張星星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