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2-14 11:10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
近日,為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疫情防控工作決策部署,進一步發揮環保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生態環保服務保障作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全力支撐保障,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印發關于支持環保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進一步發揮作用的通知。通知提出了七方面的具體措施,包括:一、支持強化醫療廢物安全處置;二、支持強化污水處理建設運營;三、支持強化輻射安全監管和服務;四、優化環評審批服務;五、加強環境監測服務保障;六、鼓勵開展加強疫情防控相關環保技術研發應用;七、積極爭取相關政策支持。文件全文如下:
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關于支持環保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進一步發揮作用的通知
各市生態環境局,各有關環保企業:
為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疫情防控工作決策部署,進一步發揮環保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生態環保服務保障作用,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全力支撐保障,現提出支持環保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進一步發揮作用的七項措施。
一、支持強化醫療廢物安全處置
各醫療廢物處置企業要高度重視做好定點救治醫療機構和集中隔離點醫療廢物的處理處置工作,加強醫療廢物安全收集及處置,做好處置能力安排,并完善應急預案,確保醫療廢物應收盡收,做到日產日清。要嚴格落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應急處置管理和技術指南(試行)》,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及時、有序、高效、無害化安全處置醫療廢物。被選為備用應急處置設施的企業要提前做好啟動應急處置的準備工作,做到隨時需要,隨時啟動。支持鼓勵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企業提高自動化處理能力水平,加強防護保障,最大限度控制疫情感染風險。各相關環保企業要積極參與防控期間城鄉居民的廢棄口罩等特殊有害垃圾、有發熱疑似癥狀居民家庭產生的生活垃圾處置管理。
二、支持強化污水處理建設運營
承擔醫療廢水、污泥和城鎮、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作的相關環保企業,要高度重視并重點對定點救治醫療機構和集中隔離點強化管理,加強消毒處理,確保設施正常運行、穩定達標排放。相關環保企業集中技術力量和建設隊伍,積極參與醫療機構的廢水處理設施新建和技改建設,以及后備應急醫院污水技改擴容項目建設,以應對大規模疫情爆發時集中收治確診患者的需要。第三方運營管理企業切實擔負起設施運行管理職責,確保穩定運行。
三、支持強化輻射安全監管和服務
在保障其使用場所滿足輻射安全和防護相關標準要求的前提下,醫療機構(含為應對疫情建立的臨時集中收治醫院)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應急增加 CT、車載 CT、移動 DR 等 X 射線影像設備用于肺炎診斷的,可豁免辦理環境影響評價和輻射安全許可手續。疫情結束后仍需繼續使用的,按規定補辦相關手續。規范輻照消殺工作,支持鼓勵γ輻照裝置運營單位合理安排輻照產能,挖潛增效,開辟綠色通道提供醫療衛生用品輻照消殺滅菌相關服務,保證疫情防控急需醫療衛生用品的消毒滅菌工作高效安全運行。
四、優化環評審批服務
我廳將簡化防疫建設項目環境審批管理。屬于疫情防控需要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以及臨時性的建設使用、改擴建或轉產建設項目,疫情結束后仍需使用的,可以先開工建設后完善手續。對已建成需投入正式運行生產的上述建設項目,可先投入運行,確保正常生產,后辦理排污許可證。對自治區重大項目、“雙百雙新”產業等項目前期工作,實行“綠色通道”,疫情期間,對確需開展現場踏勘、技術審查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建設項目,盡可能采用遙感或航拍影像、現場影像、拍照等方式,采取函審或視頻會審方式進行。推行網上受理不見面審批,實行線上申請、受理、審批,線下郵寄申請書面資料、批復文件等辦理方式,優化公開辦理流程,提高審批效能。疫情解除后,一一對接完善疫情期間簡化環境審批的建設項目手續,規范管理,降低環境風險。
五、加強環境監測服務保障
支持鼓勵具有生物毒性檢測等與疫情防控相關能力的環保檢測機構提供監測和檢測服務,切實做好企業復工復產的環境監測服務保障。加強空氣、水、尤其是飲用水水源地環境質量監測和應急監測工作,增加監測頻次和監測點位,及時公布監測數據,強化預測預報,保障環境質量安全。
六、鼓勵開展加強疫情防控相關環保技術研發應用
建立環保技術保障服務體系,組建全區疫情防控環境管理專家隊伍,開展相關技術指導方案和應急措施的準備。支持環保企業加強疫情防控相關環保技術研發和設施設備設計制造,推動先進適用的應急消殺通道、醫療污水處理等技術和設施應用,加強環保技術對疫情防控的支撐保障作用。
七、積極爭取相關政策支持
全區生態環境部門將主動協助集中式生活污水、垃圾處置,輻照滅菌以及危險廢物(醫療廢物)處置等環保企業,爭取納入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以取得《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經濟平穩運行若干措施的通知》(桂政辦發〔2020〕6 號)的各項政策支持。相關企業要與當地生態環境部門加強溝通協調,爭取支持。
廣西壯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
2020 年 2 月 12 日
(信息是否公開:主動公開)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