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2-14 09:20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李少甫
日前,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貫徹落實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若干意見,加快編制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專項規劃的通知》。E20研究院結合日前《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及《關于印發<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辦法》對此次文件進行解讀。
日前,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貫徹落實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若干意見,加快編制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專項規劃的通知》。E20研究院結合日前《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及《關于印發<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辦法》對此次文件進行解讀。
2020年1月20日,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及國家能源局共同發布《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財建(2020)4號)(下稱《意見》),以及《關于印發<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辦法》(財建(2020)5號)(下稱《辦法》)。
E20研究院已對上述兩文進行解讀(鏈接→一日兩文,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政策改革已上路)。其中《辦法》中提出,“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應按照以收定支原則,制定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分類型的管理辦法,明確項目規模管理以及具體監管措施”。此次發改委的發文中也提到“專項規劃必須單獨編制,不得與其他生物質發電規劃聯合編制”,便是為制定垃圾焚燒“分類型”的管理辦法前的存量摸底。目的在于摸清2030年前各地可能新增的垃圾焚燒項目數量及規模,有助于根據“以收定支”的原則安排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更好的推動垃圾焚燒行業發展。
此次文件中提到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專項規劃”(后稱專項規劃)并非新鮮事物,據E20研究院統計,目前我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已有安徽、福建、海南、河北、河南、湖南、江蘇、青海、山西、陜西、四川、新疆、云南、浙江、江西等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編制了專項規劃。E20研究院分析認為,除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四個直轄市垃圾焚燒現有及在建能力已較為飽和,至2030年前大概率不會新增過多項目外,其余10余省(自治區、直轄市)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應已在計劃中。
另外此次文件中提到“2020年3月31日前發改委未收到專項規劃的省(區、市),其新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所需補貼資金原則上由所在省(區、市)自行解決”,E20研究院認為,實際釋放出的信號偏正面,可理解為各地已列入專項規劃的2030年前的垃圾焚燒項目還有望繼續享受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以及《辦法》中規定的其他補貼。
總體來看,此次發改委發文摸底除信息收集外,也釋放出有利于行業繼續穩定發展的信號,為即將出臺的垃圾焚燒發電補貼改革政策做鋪墊。
附全文
關于貫徹落實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若干意見,加快編制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專項規劃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黑龍江農墾總局發展改革委:
2020年1月20日,財政部、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為積極推動文件落實、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各地必須嚴格按照《關于進一步做好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規劃選址工作的通知》(發改環資規[2017]2166號)要求,加快組織編制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專項規劃(以下簡稱專項規劃)。專項規劃必須單獨編制,不得與其他生物質發電規劃聯合編制,專項規劃截止時間為2030年。
二、已經編制出臺專項想劃的省(區、市)請于2020年2月28日前將專項規劃電子版發送發改委(環資司)。正在編制的或未編制的,請于2020年3月31日前編制完成,并將專項規劃電子版發送發改委(環資司)。湖北省可以延期發送。
三、國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貼資金優先用于列入專項規劃的項目。2020年3月31日前發改委未收到專項規劃的省(區、市),其新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所需補貼資金原則上由所在省(區、市)自行解決。
四、請各地按附表要求填報2020年在建、2020年底前擬并網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和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務請于2020年3月31日能發送發改委(環資司)。
五、請各地認真領會本通知要求,加快推進專項規劃編制工作。
聯系人:崔洪運 010-68505601 hzshjbhc-gj@fgw.gov
編輯:王媛媛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