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2-04 18:43
來源:浙能錦江環境
武漢素有“一城兩江三鎮”的名頭,長江與漢江把大武漢分成了漢口、漢陽、武昌三鎮。在長江以南的武昌,是武漢省委政府的駐地,是武漢重要經濟、政治、文化的交匯地。今天我們要走進的武昌垃圾發電廠,也坐落于此。
武昌垃圾發電廠占地92畝,員工94人,主要負責江夏、洪山、武昌、漢陽、東湖開發五區的垃圾處理工作。在疫情爆發后,在封城后,直到今天,廠里的員工們都一直堅守著崗位。
特殊時期,就得和大伙兒待在一起
當武漢封城,大部分武漢居民都響應政府號召待在家里的時候,武昌垃圾發電廠的員工們擔負著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保障工作。他們非但不能回家,工作相比平時更加忙碌艱巨了。
“越是在這種特殊時期,我就越要與大伙兒并肩在一起,這樣大家心里都會踏實很多”,武昌垃圾發電廠副總經理王鐳說到。王鐳管理的感染力、動員力總是很強,并不是因為他非常能說會道,而是因為“以人為本”。他積極到各部門了解員工所需,并及時安排解除員工的后顧之憂,協調各部門管理工作;他重視員工工作心態,敞開心扉與大伙兒溝通、解決問題,充分調動了管理人員和員工的積極性,實現和諧共進。
員工們都說:“喜歡和王總聊天,王總見多識廣,總是有講不完的新奇事兒。王總一句話,咱兄弟們就跟著擼起袖子加油干就完了!”有了王鐳的陪伴與關懷,大家伙兒意氣風發,甚至都忘了處于“特殊時期”。
我也會擔心,但我心中有一股力量
自疫情發生以來,每日增長的確診病例都在刺痛著每一個中國人的神經。由于疫情來的突然,整個武漢防護物資匱乏,尤其在1月23日封城之后,對外交通全部切斷,全城的人都在搶購口罩、消毒液等防護物資,這其中也包括了武昌垃圾發電廠綜合部經理王娟。
毅然決然地加入防護物資“搶購戰場”,王娟為的不是自己,而是為了九十多個奮戰在一線的兄弟姐妹們!“每次開車出去采購,看到空曠的街道上從身邊飛馳的救護車;看到每天新增的確診人數,說心里話,我其實很怕出門,”王娟說到,“但我看到廠里這么多兄弟姐妹都在一線戰斗著,我心里面就有了一股力量,一種使命,一種責任。”(注:根據武漢市防控指揮部有關通告,未接到機動車禁行短信通知的,可駕車在區內通行。)
為了能拿到優質防護貨品,王娟通常在晚上熬夜找人、找公司聯系溝通各種資源,白天親自出去看貨。身處武漢疫區,她深知每出一次門就增加一分被感染的風險,但作為電廠的后勤保障負責人,她只有一個想法——以最快的速度,把最好的防護用品送到每個員工的手上,讓大家多一份安全保障。
寶寶需要我,千萬家庭更需要我
這場保衛城市公共衛生安全的戰“疫”中,武昌垃圾發電廠每個部門乃至每個員工都在“舍小家、顧大家”,用勇氣和堅守譜寫著平凡人的不平凡。
“寶寶需要我,千萬家庭更需要我。”電儀專工夏煜的故事叫人為之動容。夏煜的孩子出生還不到三天,得知廠里有需要,為了千萬家庭,夏煜立即返程參與到設備檢修的工作中去。
監管部經理任俊在年前一直胃病纏身,多次住院,本想借著春節好好在家休息一下。但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任俊不顧身體的不適,從家趕到廠里。他每天帶頭奔走于各部門,一遍遍交代現場安全環保工作,檢查防護用品使用、消毒殺菌的落實情況,往往忙到錯過用餐時間。
燃料主任張飛在了解到員工由于村里封路每天步行上班的情況后,主動擔負起接送員工上下班的工作,一天三次,風雨無阻。
面對廠里人員緊張的現狀,總經理助理熊超自1月23日武漢封城以來就一直在電廠帶班,“以廠為家”,困了就窩在辦公室趴一下;專工熊偉、肖建、曹亮亦主動請纓去各值帶班,為的就是照顧其他在崗同志的休息。
還有很多因封城待在家中的員工,他們雖然不在崗,但是為了保障武昌垃圾發電廠的安全高效運轉,崗位工作一刻也沒有停過。
今日立春,它既是二十四節氣的開端,也是四季輪回的起點。我們堅信寒日將盡,萬物只等破土而出!讓我們向每一位負重前行的人兒致敬,并肩奮戰,共克時艱!
專題:戰疫情,我們和武漢在一起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