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2-11 10:00
來源:工信部中小企業局
11.加快推進股權投資及服務。積極發揮國家和地方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協同聯動效應,帶動社會資本擴大對中小企業的股權融資規模,鼓勵加大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出現困難的創新型、成長型中小企業投資力度,加快投資進度。引導各類基金發揮自身平臺和資源優勢,加大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被投企業投后服務力度,協調融資、人才、管理、技術等各類資源,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四、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創新支持
12.組織開展疫情防控相關技術與產品創新。鼓勵“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針對新冠肺炎防治,在檢測技術、藥物疫苗、醫療器械、防護裝備等方面開展技術攻關和生產創新,對取得重大突破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申報“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時予以優先考慮。即時啟動2020年“創客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疫情防控”類參賽項目征集。率先征集診斷試劑、醫療器械、裝備生產、藥物疫苗、防護裝備等創新項目,并做好技術完善、認證檢測、資質申請和推廣應用等服務工作。
13.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大力推廣面向中小企業的互聯網平臺服務,積極推行網上辦公、視頻會議、遠程協作和數字化管理,以此為基礎全面提升中小企業管理信息化水平。幫助提供線下服務的企業創新商業模式,拓展線上服務。加快5G、工業互聯網應用部署,推廣一批適合中小企業的工業軟件應用,支持中小企業提升敏捷制造和精益生產能力。支持產業集群內中小企業以網絡化協作彌補單個企業資源和能力不足,通過協同制造平臺整合分散的制造能力,實現技術、產能與訂單共享。
14.支持企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引導大企業及專業服務機構面向中小企業推出云制造平臺和云服務平臺,發展適合中小企業智能制造需求的產品、解決方案和工具包。推動中小企業業務系統云化部署,對接工業互聯網平臺,引導有基礎、有條件的中小企業加快生產線智能化改造,推動低成本、模塊化的智能制造設備和系統在中小企業部署應用。
15.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加快落實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的作用,帶動產業鏈中小企業協同開展疫情防控、生產恢復與技術創新。幫助中小企業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溝通合作、抱團取暖,營造共榮發展、共克時艱的融通生態。
五、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公共服務
16.發揮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作用。充分發揮國家和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以及各地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作用,為中小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線上服務。引導各地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網絡通過開設專欄等形式及時梳理各項惠企支持政策,開展中小企業疫情防控支持政策咨詢解讀等專項服務。鼓勵國家和省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享受過財政支持政策的創新創業特色載體等在疫情期間適當減免或延期收取中小企業的租金、物業管理和其他費用,支持企業創新發展。
17.加強培訓服務。通過開展線上培訓等形式,給中小企業送政策、送技術、送管理,為企業恢復正常生產經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指導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在確保防疫安全情況下,在停工期、恢復期組織職工參加職業培訓的,按規定納入補貼類培訓范圍。
18.加強涉疫情相關法律服務。積極為中小企業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詢公益服務,幫助中小企業解決受疫情影響造成的合同履行、勞資關系等法律問題。協助因疫情導致外貿訂單無法如期履行或不能履行的中小企業申領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減少企業損失。對確因疫情影響無法正常履行相關義務的企業,協調不記入信用記錄。
六、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
19.發揮各級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協調機制作用,提請召開領導小組會議專題研究部署,結合實際采取精準有效措施,減輕企業負擔、降低生產成本、穩定人員就業、保障要素供給,幫助廣大中小企業樹立信心、減少損失、渡過難關,有序復工復產,切實保障經濟平穩運行。
20.各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加強中小企業生產經營監測分析,及時發現并推動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加強輿論宣傳工作,引導中小企業堅定信心,共克時艱。加強部門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動國家及本地政府各項惠企政策落地,指導中小企業用好用足相關政策,擴大惠企政策受益面,提升企業實實在在地獲得感。
各地要將落實有關工作進展情況及時上報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
工業和信息化部
2020年2月9日
(本文有刪減)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