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2-11 10:00
來源:工信部中小企業局
據工信部官網消息,工信部9日印發《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幫助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共渡難關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將采取全力保障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財政扶持、金融扶持、創新支持和公共服務,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等六方面20條措施,幫助廣大中小企業堅定信心,實現有序復工復產,渡過難關。
據工信部官網消息,工信部9日印發《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幫助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共渡難關有關工作的通知》,明確將采取全力保障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財政扶持、金融扶持、創新支持和公共服務,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等六方面20條措施,幫助廣大中小企業堅定信心,實現有序復工復產,渡過難關。
以下為全文: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幫助中小企業復工復產共渡難關有關工作的通知
工信明電〔2020〕1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小企業主管部門: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時統籌抓好“六穩”工作的有關決策部署,幫助廣大中小企業堅定信心,強化措施,實現有序復工復產,渡過難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全力保障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1.加強分類指導。各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要按照當地疫情防控總體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分類施策,在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必需、公共事業運行必需、群眾生活必需等重點企業盡快復工復產的同時,積極穩妥地推動其他生產性企業完成復工復產準備工作,在疫情防控達標后有序復工復產。
2.推動落實復工復產措施。指導企業制訂復工復產方案和應急預案,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和各項措施,做到防控機制到位、檢疫查驗到位、設施物資到位、內部管理到位和宣傳教育到位,確保生產生活平穩有序。
3.強化復工復產要素保障。會同有關部門幫助企業協調解決職工返崗、原材料供應、物資運輸以及口罩、消殺用品、測溫儀等防控物資保障等難題,指導企業開展生產自救。推動有關單位對疫情期間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所需的用電、用水、用氣,實施階段性緩繳費用,緩繳期間實行“欠費不停供”措施。加大企業復產用工保障力度,精準摸查發布企業用工需求信息,推進線上供求匹配對接和遠程招聘,加強本地供需對接,挖掘本地供給潛力,滿足企業階段性用工需求。
4.發揮中小企業服務疫情防控的作用。對納入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的中小企業,要配合做好相關保障工作。對有條件、有意愿轉產防疫物資的中小企業,要“一企一策”,全力幫助協調解決轉產過程中的問題。
二、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財政扶持
5.推動落實國家對防疫重點企業財稅支持政策。協助納入中央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的本地中小企業按政策規定申請貼息支持和稅收優惠。湖北、浙江、廣東、河南、湖南、安徽、重慶、江西、北京、上海等省(市)中小企業主管部門對納入本地區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名單中的中小企業加強政策落實和服務。鼓勵在中央貸款貼息的基礎上,地方財政再予以進一步支持。
6.鼓勵地方政府出臺相關財政扶持政策。充分發揮本級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的作用,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設立專項紓困資金,加大對受疫情影響嚴重中小企業的支持。鼓勵各地結合本地中小企業受疫情影響實際情況,依法依規減免稅款和行政事業性收費,推動出臺減免物業租金、階段性緩繳或適當返還社會保險費、延期繳納稅款、降低生產要素成本、加大企業職工技能培訓補貼和穩崗獎勵等財政支持政策,切實減輕中小企業成本負擔。已出臺相關政策的地區,要加強部門協調,推動盡快落地見效。
7.推動加大政府采購和清欠工作的力度。引導各級預算單位加大對中小企業的傾斜力度,提高面向中小企業采購的金額和比例。加大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清理力度,加快完成清欠目標任務,不得形成新增逾期拖欠。
三、進一步加強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扶持
8.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各地要主動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對接,推動金融機構對有發展前景但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的中小微企業,適當下調貸款利率,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對到期還款困難的,可予以展期或續貸。推廣基于多維度大數據分析的新型征信模式,解決銀企信息不對稱問題,提高優質中小企業的信用評分和貸款可得性。發揮應急轉貸資金作用,降低應急轉貸費率,為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提供應急轉貸資金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立貸款風險補償資金,對疫情期間金融機構向小微企業發放的貸款不良部分給予適當補償。
9.強化融資擔保服務。引導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提高業務辦理效率,取消反擔保要求,降低擔保和再擔保費率。對于確無還款能力的小微企業,為其提供融資擔保服務的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應及時履行代償義務,視疫情影響情況適當延長追償時限,符合核銷條件的,按規定核銷代償損失。
10.創新融資產品和服務。積極推動運用供應鏈金融、商業保理、應收賬款抵質押、知識產權質押等融資方式擴大對中小企業的融資供給。充分發揮互聯網金融便利快捷的優勢,盡快開發疫情期間適合中小微企業的融資產品,滿足中小企業需要。發揮各地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平臺作用,積極開展線上政銀企對接。協調銀行、保險機構開放信貸、保險理賠綠色通道,加快放貸速度和理賠進度。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