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2-10 09:33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徐冰冰
截止目前,全國多地都出臺了相關環保政策做好風險防控,共同打贏這場“戰役”。中國水網不完全統計了疫情期間與環保有關的相關政策和通知,供讀者參考,政策涵蓋醫療廢物、污水、環衛、垃圾、環境監測等內容。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家部委、地方省市積極應對。在關注一線與病毒抗爭的醫護工作外,如何打好后端病人產出的病毒阻擊戰,也是環保行業非常關注和正在開展的工作。截止目前,全國多地都出臺了相關環保政策做好風險防控,共同打贏這場“戰役”。
中國水網不完全統計了疫情期間與環保有關的相關政策和通知,供讀者參考(如有遺漏,歡迎補充)。政策涵蓋醫療廢物、污水、環衛、垃圾、環境監測等內容。
國家層面
1、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廢物環境管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高度重視肺炎疫情醫療廢物環境管理工作,切實做好醫療廢物收集、運送、貯存、處置活動中環境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加強與衛生健康等部門的協調與配合,形成合力,聯防聯控。已發生肺炎疫情的地方,地方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參照有關疫情醫療廢物管理預案科學應對并妥善處置醫療廢物。未發生肺炎疫情的地方,要密切關注疫情發展動態,做好應對準備工作。
為保障肺炎疫情醫療廢物處置能力,《通知》要求各省級生態環境部門應立即組織建立行政區域內各地市間的醫療廢物協同應急處置機制,科學調配醫療廢物處置資源;醫療廢物處置單位要優先收運和處置肺炎疫情防治過程中產生的醫療廢物。
2、生態環境部印發通知要求各地生態環境部門做好肺炎疫情醫療污水和城鎮污水監管工作
一、高度重視醫療污水和城鎮污水監管工作,將其作為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抓緊抓實。進一步加強醫療污水收集、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污染物排放等監督管理;主動加強與衛生健康、城鎮排水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健全聯動機制,形成工作合力。
二、已發生疫情的地方,當地生態環境部門要指導督促接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診療的定點醫療機構(醫院、衛生院等)、相關臨時隔離場所及研究機構,嚴格執行《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466-2005),參照《醫院污水處理技術指南》(環發〔2003〕197號)、《醫院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HJ 2029-2013)和《新型冠狀病毒污染的醫療污水應急處理技術方案(試行)》等有關要求,對污水和廢棄物進行分類收集和處理,確保穩定達標排放。
對沒有醫療污水處理設施或污水處理能力未達到相關要求的醫院,應督促其參照《醫院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及《醫院污水處理技術指南》,因地制宜建設臨時性污水處理罐(箱),采取加氯、過氧乙酸等措施進行殺菌消毒。切實加強對醫療污水消毒情況的監督檢查,嚴禁未經消毒處理或處理未達標的醫療污水排放。對隔離區要指導其對外排糞便和污水進行必要的殺菌消毒。
地方生態環境部門要督促城鎮污水處理廠切實加強消毒工作,結合實際,采取投加消毒劑或臭氧、紫外線消毒等措施,確保出水糞大腸菌群數指標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要求。
當前公共場所和家庭為防控疫情多采用含氯消毒劑進行消毒,排入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污水余氯量可能偏高,影響生化處理單元正常運行。地方生態環境部門要督促各城鎮污水處理廠密切關注進水水質余氯指標的變化情況,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確保出水達標。
三、未發生疫情的地方,當地生態環境部門要密切關注疫情發展,指導督促本行政區域內醫療機構、接納醫療污水的城鎮污水處理機構等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四、加大農村醫療污水處置的監管力度,指導督促衛生院(所)因地制宜采取加氯、過氧乙酸等措施進行專門的滅菌消毒,防止病毒通過醫療污水擴散。嚴格污水灌溉的環境管理,禁止向農田灌溉渠道排放醫療污水。
五、進一步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做好水質監測,確保飲用水水源不受污染。加大對農貿市場、集貿市場、超市、車站、機場、碼頭等重點場所污水收集處理的現場監督檢查力度,依法查處違法排污,嚴防發生污染事故。
六、在當地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做好本行政區域內醫療污水和城鎮污水處理、污染物排放信息發布工作。
3、生態環境部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污染的醫療污水應急處理技術方案(試行)》
本方案適用于接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下簡稱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診療的定點醫療機構(醫院、衛生院等)、相關臨時隔離場所以及研究機構等產生污水的處理。疫情期間,以上機構產生的污水應作為傳染病醫療機構污水進行管控,強化殺菌消毒,確保出水糞大腸菌群數等各項指標達到《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相關要求。地方有更嚴格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從其規定。
一、總體要求
(一)加強分類管理,嚴防污染擴散
接收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診療的定點醫療機構(醫院、衛生院等)以及相關單位產生的污水應加強殺菌消毒。對于已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的,應強化工藝控制和運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確保達標排放;對于未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的,應參照《醫院污水處理技術指南》《醫院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等,因地制宜建設臨時性污水處理罐(箱),禁止污水直接排放或處理未達標排放。不得將固體傳染性廢物、各種化學廢液棄置和傾倒排入下水道。
(二)強化消毒滅菌,控制病毒擴散
對于產生的污水最有效的消毒方法是投加消毒劑。目前消毒劑主要以強氧化劑為主,這些消毒劑的來源主要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化學藥劑,另一類是產生消毒劑的設備。應根據不同情形選擇適用的消毒劑種類和消毒方式,保證達到消毒效果。
二、采用化學藥劑的消毒處理應急方案
(一)常用藥劑
醫院污水消毒常采用含氯消毒劑(如次氯酸鈉、漂白粉、漂白精、液氯等)消毒、過氧化物類消毒劑消毒(如過氧乙酸等)、臭氧消毒等措施。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