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甘肅自然資源廳:鼓勵和引導 社會資本參與國土空間生態修復

時間:2020-01-09 11:21

來源:甘肅自然資源廳

甘肅省自然資源廳印發《關于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調動全社會參與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的積極性,構建市場化、多元化的生態修復機制,構筑國家西部生態安全屏障。詳情如下:

QQ截圖20200109092045.jpg

各市州、蘭州新區自然資源局、甘肅礦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快推進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并充分挖掘社會資本潛力,著力解決當前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資金來源單一、數量不足、渠道偏窄問題,調動全社會參與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的積極性,構建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修復機制,筑牢西部生態安全屏障,依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統籌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國務院關于創新重點區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自然資源部關于探索利用市場化方式推進礦山生態修復的意見》精神,現就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我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工作提出以下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探索構建“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新模式,促進我省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二)基本原則

遵循“誰修復、誰受益”原則,推行市場化運作、開放式治理模式,通過賦予一定期限自然資源資產使用權等激勵機制,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提升自然資源綜合利用價值。

1.政府引導,多元投資。鼓勵和引導企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工商資本、金融資本等社會資本參與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形成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多元化投資和多樣化管理的實施模式。

2.規劃引領,循序推進。以國土空間規劃、生態功能區劃為依據,綜合運用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生態紅線劃定、自然資源環境承載力評價、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等成果,科學制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和區域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實施計劃,建立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項目庫,按計劃、分類別、逐批次開展修復工作。

3.平等自愿,合作共贏。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問題和目標為導向,建立規范、平等、透明的管理制度,明確政府和社會資本方的權利責任關系、風險利益關系,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引導社會投資方自主選擇恰當的模式參與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項目,實現合作共贏。

4.公開透明,規范高效。建立健全項目招投標、實施、運行、監管、風險防控、評估、移交等管理制度,確保程序合法、監管到位、運行規范。加強信息公開,保障社會公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形成有效的監督約束機制,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二、科學設置社會資本參與的項目范圍和工作環節

社會資本參與實施的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項目應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及有關專項規劃,并與村莊規劃相銜接。在未完成“多規合一”任務的過渡期,仍按照主體功能區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整治規劃及相關行業規劃開展項目建設。可參與項目主要包括各級各類保護地以外的國土空間綜合整治、歷史遺留損毀土地復墾、歷史遺留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等。形成可復制、利推廣的經驗后,可與鄉村振興戰略相結合,進一步拓寬社會資本參與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的范圍。社會資本投資主體可參與的環節包括項目投資、工程施工和第三方技術服務(主要包括勘測、規劃設計與概算編制、監理、竣工材料編制、驗收標準制定等技術服務)等。

三、明確項目實施模式和主體權責

(一)實施模式

1.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政府和社會投資主體共同投資實施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項目,并按照合同約定分享生態修復收益。

2. 委托代建模式。通過招投標或競爭性談判確定的代建人按照合同約定實施的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項目,建成項目經自然資源部門評估驗收達到合同約定和設計標準后,一次性或分批次向代建人支付相關費用。

3.社會資本自主投資模式。由社會資本投資主體向市、縣自然資源部門申請,自主投資實施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項目。

4.先建后補模式。經鄉(鎮)政府和縣級自然資源部門同意,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可在其集體土地區域內實施投資總額在100萬元以內的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宅基地復墾、沙化裸露土地治理等項目,并與鄉(鎮)政府和縣級自然資源部門簽訂三方協議。縣級自然資源部門對項目驗收合格后,按照協議約定給予投資金額的全部或部分獎補資金。

(二)項目主體權責

市、縣自然資源部門負責編制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項目的年度實施計劃;負責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先建后補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設計及預算報告審核;組織所有生態修復項目的竣工驗收及項目信息報備等工作;依據本行政區內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項目類型、治理標準、土地適宜性等,制定差別化的投資回報標準。

社會資本投資主體對其自主實施的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項目,可自主確定具有相關資質的單位,按照參與實施項目的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組織開展可行性研究、設計及預算報告編制和工程施工、監理、勘測等工作,并對其實施的項目工程質量、安全、工期和項目預期效益負責。

四、規范社會資本參與的項目管理程序

(一)科學組織項目立項

市、縣自然資源部門要按照適宜性原則科學設置本級社會資本參與的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項目,并對社會資本投資主體申請擬實施的項目組織審核,并協調同級生態環境部門開展項目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審核通過后予以立項。對群眾反對和不符合生態環境影響評價要求的項目不予立項。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