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1-03 16:08
來源:住建部
根據我國科學工作者的研究,垃圾自身降解或壓縮所產生滲瀝液總量取決于垃圾初始含水率與在填埋場降解及壓縮后田間持水量之間的差值。當填埋垃圾初始含水率不大于降解后田間持水量時,垃圾自身滲瀝液產量較低,可忽略,滲瀝液產量可采用浸出系數法計算;而當填埋垃圾初始含水率較高時,垃圾自身降解或壓縮產生滲瀝液產量大,甚至超過降雨入滲量,不能忽略。但需要注意的是,垃圾自身降解或壓縮產生的滲瀝液,并不會短時間內集中析出,而是隨著垃圾的降解和所受的荷載、壓縮狀態,逐步析出。
鑒于以上研究結論及實踐檢驗,比較原規范將垃圾自身降解或壓縮產生滲瀝液量折算為降雨入滲量的浸出系數的計算方法,通過垃圾初始含水率與垃圾堆體田間持水量的計算更能直觀和更準確的反映垃圾自身降解或壓縮產生滲瀝液量,因此本標準對滲瀝液產生量計算公式做了修改。
10.3.3 本條修改補充規定滲瀝液收集系統的設計要求。
滲瀝液導排系統的淤堵和失效是目前填埋場的較為普遍存在的問題,修改補充的措施如下:
1)滲瀝液對CaCO3有溶解性,使用CaCO3含量較高的卵石、礫石或碎石與滲瀝液起化學反應后生成水泥狀膠結物質,從而可能導致導流層堵塞。所以對導滲層石料的CaCO3CaCO3含量由原來規定的不大于10%的要求提高到5%,與美國有關標準要求一致。
2)規定收集管的最小管徑要求主要是考慮防止堵塞和疏通的可能,原條文的盲溝內高密度聚乙烯(HDPE)收集管支管外徑(dn)不應小于200mm修改為315mm。
3)補充第2款“各填埋分區應設置獨立的收集管排出滲瀝液,當收集管采用穿壩管排入調節池時應為雙管。”的要求,是針對滲瀝液導排系統的淤堵和失效這個問題的設計要求。獨立的填埋分區運行中如收集管淤堵和失效后,不影響其他分區庫區的滲瀝液導排系統的正常運行,同時可在淤堵區堆體之上再新建滲瀝液導排系統。穿壩管淤堵和失效后可啟用備用的穿壩管。
10.3.6 本條提高了調節池防滲和防臭除臭措施的要求。
將原第四款的“鋼筋混凝土結構調節池池壁應作防腐蝕處理。”修改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調節池應滿足防滲要求,池壁應作防腐蝕處理”,條文中的“防滲要求”為抗滲等級應達到S8。
將原第五款的“調節池宜設置HDPE膜覆蓋系統,”修改為“調節池應設置覆蓋系統,覆蓋密封產生的厭氧氣體應除臭處理后排放?!?p style="text-indent: 2em;">除臭工藝可選擇洗滌、生物濾池、活性炭吸附單獨處理或與滲瀝液除臭系統合并處理,也可將厭氧氣體引至填埋場填埋氣體處理系統。
10.4.10A 本條補充規定了滲瀝液處理過程應采取綜合防臭除臭措施。
條文中的“集中通風除臭”方式應根據臭氣濃度、去除程度及地方標準要求等因素,通過技術經濟比較后確定。集中除臭可選擇化學吸收式除臭、生物除臭、吸附除臭、等離子體除臭、燃燒法除臭等方式。除臭設備設計進氣的臭氣污染物濃度宜根據散發臭氣污染物濃度實測值確定,臭氣污染物濃度可用硫化氫、氨和有機硫化物濃度作為計算參數。除臭設備的臭氣處理能力應根據最大風量和最大臭氣污染物濃度確定。除臭設備的配置數量不應少于2臺。
條文中的“車間機械通風”,有人操作的區域,機械通風應滿足空間內人均新風量不小于30m3/h。
條文中“除臭劑”的稀釋倍數應據臭源強度和實際除臭效果調整,除臭劑不應具有毒性、刺激性和腐蝕性。除臭劑噴灑專用設備應具有良好的霧化性能及噴灑流量調節功能。
滲瀝液處理廠為防止惡臭需要經常沖洗的地方應設置沖洗水收集設施;散發臭味的設施設備與辦公或民用設施之間可采用綠化帶隔離,綠化帶宜采用灌木和高大喬木相結合的植物配置方式;滲瀝液處理廠的除臭系統運行前應制定詳細的運行操作規程與設備維護程序及技術要求。
12.2.6A 本條規定了填埋作業應采取綜合防臭除臭措施,防止臭味對周圍環境影響的要求,并規定了應形成防臭除臭的專業圖冊或作業方案。
防臭除臭的專業圖冊或作業方案的具體要求為:
1)填埋單元作業工序和填埋單元尺寸設計應符合本標準12.2.3條和12.2.4條要求。
2)作業面面積應根據填埋垃圾量、填埋作業條件、天氣情況等因素設計最小填埋作業面面積。對于Ⅰ、Ⅱ類填埋場,宜按照作業區面積與日填埋量之比0.8~1.0進行作業區面積的控制,并且按照暴露面積與作業面積之比不大于1∶3進行暴露面積的控制;對于Ⅲ、Ⅳ類填埋場,宜按照作業區面積與日填埋量之比1.0~1.2進行作業區面積的控制,并且可按照暴露面積與作業面積之比不大于1∶2進行暴露面積的控制。雨、雪季填埋區作業單元易打滑、陷車,要求選擇在填埋庫區入口附近設置備用填埋作業區,以應對突發事件。
3)作業期間噴灑除臭劑是指對作業面采用人工噴淋或對垃圾堆體上空采用高壓噴霧風炮的方式進行除臭。除臭劑噴灑設計應符合本標準12.2.6條要求,應根據填埋垃圾量、氣溫、大氣壓等情況調整除臭劑噴灑量和噴灑頻次。消殺人員進行藥物配備和噴灑作業應穿戴安全衛生防護用品,并應嚴格按照藥物噴灑作業規程作業。
4)中間覆蓋應符合本標準12.2.7條要求;臨時覆蓋應符合本標準12.2.5條要求,重新開啟覆蓋膜進行填埋作業前,宜對膜下富集高濃度臭氣進行抽吸處理。
5) 作業臨時滲瀝液導排溝指垃圾堆體臨時道路及鋼板路基箱應設置臨時滲瀝液導排溝,防止路基處滲瀝液匯集引發臭氣。
填埋作業綜合防臭除臭措施除了按本條規定的要求外,尚宜采取減少無組織填埋氣體排放量、及時清除場區積水等措施。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