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1-03 16:08
來源:住建部
日前,住建部公布《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技術標準局部修訂條文(征求意見稿)》。詳情如下: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于國家標準《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技術標準局部修訂條文(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2019年工程建設規范和標準編制及相關工作計劃的通知》(建標函〔2019〕8號),我部組織華中科技大學等單位起草了國家標準《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技術標準局部修訂條文(征求意見稿)》(見附件)。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有關單位和公眾可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反饋意見:
1、電子郵箱:zqchen@hust.edu.cn。
2、通信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珞瑜路1037號華中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郵政編碼:430074。
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0年1月30日。
附件:《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技術標準局部修訂條文(征求意見稿)》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
2019年12月30日
修訂說明
本次局部修訂是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2019年工程建設規范和標準編制及相關工作計劃的通知,建標函[2019]8號)的要求,由華中科技大學會同有關單位對《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技術規范》GB50869-2013進行修訂而成。
本次修訂的主要內容是:按照近年來各級環保督查對生活垃圾填埋場二次污染控制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補充規定防滲材料鋪設焊接質量的檢驗和滲漏破損檢測要求;修改補充規定滲瀝液收集管防淤堵和防失效的措施;修改滲瀝液產生量計算公式;修改補充規定調節池防滲和防臭措施;補充規定填埋作業和滲瀝液處理的綜合防臭除臭措施。
本標準中下劃線表示修改的內容;用黑體字表示的條文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
本標準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負責管理和對強制性條文的解釋,由華中科技大學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執行過程中如有意見或建議,請寄送至華中科技大學《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技術標準》國家標準管理組(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珞瑜路1037號華中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郵政編碼:430074)。
本次局部修訂的主編單位、參編單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審查人:
主編單位:
華中科技大學
參編單位:
主要起草人:
主要審查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技術規范GB 50869 – 2013條文說明
8.2.7A 本條規定了防滲材料鋪設焊接質量檢驗和滲漏破損檢測的基本要求。
防滲系統破損是目前填埋場較普遍存在的問題。滲漏現象的發生,主要是由于防滲材料焊接處的滲漏以及被尖物刺穿、頂破作用,所以條文提出“防滲材料鋪設過程中,應全過程監督防滲材料的施工和焊接質量檢驗”的現場檢驗要求。
防滲材料的滲漏與否是決定防滲系統是否有效的關鍵。所以條文提出“防滲系統鋪設完成后,應對全場防滲材料進行滲漏破損檢測,對探測到的破損進行修補”的要求。防滲材料滲漏檢測除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生活垃圾填埋場防滲土工膜滲漏破損探測技術規程》CJJ/T214的規定外,還可參考以下要求:
1)探測方法包括水槍法、電火花法、雙電極法和高密度電阻率法等四種;
2)滲漏破損探測前進行試驗性探測和探測設備校準。根據校準的探測參數,結合儀器的覆蓋寬度確定探測的線、點間距;
3)滲漏破損孔洞修補完成后宜對5m半徑范圍內的防滲土工膜進行復測,直至確認沒有滲漏破損點為止;
4)投入使用前(距完成上一次檢測超過1年時)應再次對全場防滲材料進行滲漏破損檢測;
5)探測到的防滲土工膜破損部分應進行修補。
6)恢復后應再進行該區域滲漏破損復測,直到沒有新的破損被發現。
10.2.4本條對滲瀝液產生量計算的考慮因素增加了進場生活垃圾含水率和場內生活垃圾田間持水量的影響,并對本規范附錄B的滲瀝液產生量計算公式做了相應修改。
填埋場滲瀝液產生量主要由降雨入滲量和垃圾自身降解或壓縮產生滲瀝液量兩部分組成。原條文的滲瀝液產生量計算方法是將垃圾自身降解或壓縮產生滲瀝液量折算為降雨入滲量的浸出系數進行計算的,原規范的計算公式是根據中國的垃圾有機物和含水率高的特點對國際上通行的滲瀝液產生量經驗公式法的浸出系數進行了修正。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