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31 12:19
來源:江蘇生態環境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扎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營造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良好社會氛圍,12月27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在賈汪發布首屆企業綠色發展領跑者。
一個有責任感的企業,會把“環保意識”凝入初心來堅守;一個有擔當的企業,會把綠色理念植入生產全過程,用實際行動守護家園。
“山更青,水更綠,讓中國更美麗;從你做起,從我做起,讓愛通過心靈在大地上傳遞。”在徐州市賈汪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里,一遍遍回響著這首《讓中國更美麗》。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扎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營造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良好社會氛圍,12月27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在賈汪發布首屆企業綠色發展領跑者。
過五關斬六將的“綠色領跑者”
典型案例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往往勝過一大堆刻板的說教。5月,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啟動了首屆企業綠色發展案例征集評選活動,以“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為主題,展示企業在綠色轉型發展、環保科技創新、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努力成效和品牌故事。
據介紹,案例征集評選活動由各設區市生態環境局推薦報送,截至6月下旬,共征集65個企業案例。
7月中下旬,省生態環境廳邀請省發展和改革委、工信廳等相關單位共16位專家對65個案例進行綜合評審,初步篩選出20個案例。
8月中下旬,在廣泛征求省生態環境廳業務處室意見基礎上,根據票數高低等情況,進一步篩選案例。
9月中旬至10月,增加現場抽查核查環節,最終確定 14 個企業綠色發展案例入圍。
10月24日至10月30日在“江蘇生態環境”微信公眾號上對入圍案例予以公示,并根據公示期間收到的社會組織反饋情況進一步深度核查。
經過幾輪嚴格篩選,優中選優,最終10家企業榮獲“企業綠色發展領跑者”榮譽稱號。
“企業綠色發展領跑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責任。希望此次獲得殊榮的企業能夠繼續做好綠色發展,當好“領跑者”,同時發揮“示范引領、以點帶面”的作用,幫扶區域內綠色發展較為落后的企業提升環境管理能力,共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現高質量發展。
代表企業綠色發展領跑者發言的江陰華西鋼鐵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永昌介紹,公司已實現全流程超低排放,在2013年國務院剛頒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時,公司即投資7億多元進行新的環保升級改造,2017—2019年,又投資3億多元進行環境深度治理。目前,公司被納入環保應急管控停限產豁免名單,相對于以前停限產管控停停開開,企業產品產量、市場供應連續性等均有保證,同時生產消耗、成本管控都可以得到很好控制。
講述環保約定 詮釋七彩之約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加快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今年的六五環境日,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組織省化工行業協會、紡織工業協會、城鎮供水排水協會、省青聯農業界別、宜興市環境保護協會、常州市武進總商會等6家行業協會、社團組織推出“美麗江蘇,七彩約定”,帶頭公開承諾,履行環保責任,共建生態文明。
在綠色發布現場,6家行業協會、社團組織的代表講述了他們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生產經營活動的生動實踐,展示了他們在綠色轉型發展、環保科技創新、履行社會責任等方面的努力成效和品牌故事。賈汪區政府也作出環保承諾,回顧資源枯竭地區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新路,踐行“兩山”理論的生動實踐。
作為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代表,常州旭榮針織印染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張國成說,公司主要經營高檔針織面料,是阿迪達斯、迪卡儂等知名品牌的運動服飾面料供應商,2019年銷售收入和利潤同比增長均超過30%,在行業內逆勢增長。早在2014年即上馬中水回用系統處理廢水,2017年以來行業內一些企業因排放不達標被限產、停產,旭榮卻以其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贏得豁免,進而贏得市場。
“企業排放達到國標,卻達不到民標,因為廢氣問題屢遭附近居民投訴。”來自宜興市環境保護協會代表江蘇立霸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玲玲說,公司先后投入2000多萬元升級換代VOCs廢氣處理系統,并在生態環境部門指導幫助下,解決了廢氣治理難題。由于治理效果良好,企業被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確定為第一批秋冬季限停產豁免企業,實現了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協調發展,形成了“綠色保生產”的良好局面。
幫助企業提升治污能力是江蘇生態環境部門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周富章在致辭中介紹,近年來,江蘇生態環境系統牢固樹立“依法依規監管,有力有效服務”的理念,先后出臺服務高質量發展“十條”、便民服務“十二條”、畜禽養殖規范“九條”,建立廳市會商機制,組織開展“千名環保干部與企業結對幫扶”,幫助各地解決污染防治、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重大項目審批等難題。同時,設身處地站在企業發展的角度,主動作為,精準幫扶,出臺了一系列創新性舉措:建立“企業接待日”制度,組織開展“千名環保干部結對幫扶”活動,搭建環境治理供需平臺,著力解決企業在政策、管理、技術等方面的需求;開展“金環”對話,組織“銀企對接會”,大力推進“環保貸”;出臺錯峰生產及應急管控停限產豁免辦法等等,幫助企業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企業綠色競爭力,推動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企業作為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力量、綠色技術創新的主力軍、污染物減排的重要貢獻者、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受益者,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周富章希望全省企業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保護效益的有機統一,成為綠色發展的“領跑者”、生態文明的先行者。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