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17 09:35
來源:E20 圈層
項目概況
該項目主要負責宿遷城區核心區64平方公里范圍內的環衛保潔、垃圾收運、環衛設施運營維護及應急保障等工作,項目合作期16年。具體服務內容包括:道路、綠化、水面、橋梁的清掃保潔,核心區的垃圾收運、小廣告清理、果殼箱和雨水井清掏,公廁和中轉站的運營維護及城市家具的擦洗。其中清掃保潔面積1071萬平方米,垃圾清運轉運12萬噸/年,公廁運維121座,中轉站運維15座。
項目亮點
在宿遷市2017年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宿遷市以三年綜合得分全國第一的優異成績創成全國文明城市。江蘇京宿環境公司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關鍵時期,有效保障了創文創衛工作。自創文成功后,共接全國各地政府、媒體等社會各界環衛考察團體來訪百余次,極大提升展現了宿遷環衛保潔高度及標準,在全國范圍內,打響了宿遷城鄉環境美譽,為宿遷環境衛生保障樹立一面鮮紅的旗幟,江蘇京宿環境公司也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集體二等功、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特殊貢獻獎、環境衛生服務工作特殊貢獻獎等榮譽稱號。
項目實施效果
1.社會效益
解決資源配置問題,對政府原有環衛資產進行優化重組,不僅結束了宿遷市環衛作業無新能源環衛設備的歷史,而且填補了護欄清洗、步道清洗、高壓吸污等多項作業空白。
對原有環衛人員進行輪崗安置,按照合同約定不辭退一名環衛工人的基礎上,新增就業崗位200余人,不僅為接收的所有環衛工人增加工資,項目公司按照國家規定,還為所有符合條件的人員辦理了“五險一金”,一線環衛工人收入同比增加35%以上。
2.環境效益
解決了作業主體多元問題,精細化作業模式,著力形成環衛一體化專業標桿。按照“一體化、全覆蓋”的要求,將原分散在住建、水務、交通、園林、環衛、街道等部門的保潔職責全部打包整合,形成“一攬子”項目。環衛作業覆蓋面在原基礎上,向外延伸到道路紅線以外的建筑物墻面,達到了“墻到墻”,一舉實現了“一把掃帚掃到邊”。解決環衛突發狀況問題,針對各種極端天氣與特殊時期應急保障,優化作業管理。對霧霾天氣、空氣粉塵場所適時出動多功能抑塵車,將漂浮在空氣中的污染顆粒物迅速逼降地面,凈化空氣;對暴雪天氣,在路口、橋面及時噴灑專業配置除雪劑,有效防止路面結冰,“雪停路凈”全面保障人民群眾安全出行;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關鍵時期,有效保障創文創衛工作。
解決環衛技術落后問題,通過技術革新,不斷提高綜合作業能力。京宿環境公司根據宿遷環衛作業的特點有效創新技術15項,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與當地城管局“專線”對接,建立智能調度管理平臺,實行北斗+GPS和基站三模定位方式,能夠綜合評估、檢測作業情況,快速響應、調度和處理應急衛生保障問題,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
項目投融資結構
北京環境有限公司出資2400萬元,占項目公司注冊資本的80%;
宿遷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出資600萬元,占項目公司注冊資本的20%。
項目績效考核體系及可操作性
1、考核主體
宿遷市、區兩級環衛主管部門作為檢查考評的主體,組織全市環境衛生作業質量檢查考評工作。
2、考核對象
宿遷市環境衛生專業作業服務單位(江蘇京宿環境公司)。
3、考核內容
(1)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墻到墻”區域、街巷路面、廣場綠地清掃保潔、綠化隔離帶、行道樹、河體水面的保潔。
(2)“墻到墻”之間路名牌、指路牌、交通護欄以及路燈桿、交通指示牌桿等兩米以下部分的清洗保潔及雨水篦子的清掏。
(3)小廣告的清除。
(4)道路兩側果殼箱垃圾清理。
(5)垃圾二級轉運。
(6)生活垃圾二級轉運站的保潔和管養。
(7)公廁的保潔和管養。
(8)環境衛生保潔作業標準的落實。
(9)公眾舉報、重大活動保障、突發應急、新聞媒體曝光、信息化平臺案件、積極配合宿遷市各類城市創建工作、部門交辦事項的處理、響應等。
4、檢查考評形式
考評采取“日檢查、月考核、年匯總”的形式,同時引入社會監督及重大活動保障工作情況,對環境衛生專業作業進行綜合檢查考評。
各區組織區環衛主管部門負責轄區內的道路、綠化、水面的清掃保潔,垃圾的收集與清運,固定公廁和垃圾二級轉運站作業質量的監管檢查考評,每日對各檢查項目抽樣實施現場檢查;每月將現場檢查結果統計進行月小結。
市城管局通過明察和暗訪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月度檢查對垃圾二級轉運作業質量進行檢查考評,同時根據社會監督及重大活動保障等情況,綜合月小結得分結果進行考核;年終對全年工作進行總評。
4.1日檢查
檢查考核內容包含作業管理、作業基礎、作業規范、作業質量、安全生產與應急管理等內容。各區環衛主管部門將清掃保潔、垃圾收集、清運、公廁的日檢查結果整理審核后,次月開始5個工作日內報宿遷市城市管理局備案。上報內容包含作業項目、位置名稱、檢查時間和檢查結果等。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