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16 09:10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李艷茹
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度,環境產業在經歷深刻變革后進入修整期,對于大多環境企業來說亦是如此。面對開啟的新賽程,適應性調整和新契機識別成為企業關鍵詞。在這一年,啟迪環境便致力于優化公司治理結構,更新公司經營理念,以“零碳無廢建設者”為使命愿景,以“能源環保一體化”為戰略定位,以積極穩健的姿態,擁抱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
1、股權變更,新面貌重新出發
2019年是啟迪環境的變革之年。繼2018年完成收購浦華環保、與原有的水務板塊合并后,啟迪環境繼續革故鼎新之路,迎來重大股權重組的順利落地。
4月,公司公告宣布系列人事變動及戰略部署。公告顯示,公司董事會收到公司董事長文一波,董事、總經理張仲華先生的書面辭職報告。公司董事會同意選舉文輝先生擔任公司第九屆董事會董事長職務,聘任李星文先生為公司總經理。
4月,為進一步優化水務業務管理架構,提升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公司在雄安設立全資子公司雄安浦華水務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雄安浦華”),并擬將所持全資子公司啟迪桑德水務有限公司(現已更名為“啟迪浦華水務有限公司”)、浦華環保有限公司全部股權轉讓雄安浦華。股權轉讓完成后,雄安浦華將成為公司水務業務的實施平臺。
6月,為優化全資子公司啟迪浦華水務有限公司股權結構,推動平臺公司協同股東方綜合優勢資源,啟迪浦華水務擬以股權轉讓方式引入具備綜合實力的戰略投資者。農銀投資擬出資50,000萬元受讓公司所持有的啟迪浦華水務有限公司25.86%的股權。
7月,公司名稱正式更名為“啟迪環境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公告顯示,公司已在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完畢公司名稱變更、法定代表人變更及公司章程備案的相關工商登記事項。這個由清華控股為實際控制人的環境上市公司以新面貌重新亮相。
11月,啟迪環境發布了關于間接控股股東(啟迪控股)股權變更的公告,雄安管委會及雄安基金公司通過受讓股份及增資的方式成為啟迪控股的重要股東,交易完成后,清華控股和“雄安陣營”對啟迪控股的持股比例相同,故啟迪環境變更為無實際控制人狀態。按照清華大學校長邱勇的話說,是“將校企改革與支持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有機結合”。
2、整合資產,明確戰略方向
2019年度,啟迪環境更加明確“能源環保一體化”戰略,加快業務轉型升級,布局零碳能源平臺、固廢及再生資源平臺、水務生態平臺、城市環境服務平臺。啟迪控股副總裁、啟迪環境董事長、啟迪清潔能源董事長文輝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指出:“解決環境問題,治標靠環保,治本靠能源,我國污染的嚴重性與能源結構有關,隨著能源結構的改善,我國環境會有很大轉變。”
零碳無廢城市建設者
利用回歸清華科技園的契機,依托大股東資源,啟迪環境以“零碳無廢建設者”的全局觀,加速能源環境新科技產業化落地,建設零碳無廢城市。
8月初,啟迪環境與北京啟迪清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北京啟迪零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啟迪零碳”),開啟“零碳無廢”布局第一步。
8月,公司決定由控股子公司啟迪零碳與赫普能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赫普能源”)、北京智中能源互聯網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共同出資設立啟迪創新能源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啟迪創能設立后將應用技術及模式創新,圍繞火電廠煤干餾富氧燃燒輔助調峰項目、潔凈型炭生產、煤炭的清潔化利用、城市熱力等綜合能源領域相關產業開展業務。
10月,啟迪環境公告稱,公司兩家控股子公司——啟迪零碳與啟迪科技城,將在河北雄安合資成立河北雄安啟迪零碳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雄安啟迪零碳”)。該合資公司是啟迪環境建設區域低碳無廢的示范項目,主營業務為能源環保技術的技術開發,能源環保工程建設、投融資服務,軟件開發與應用服務等。
10月,啟迪環境公告稱,啟迪零碳將與鄭州啟迪東龍合資設立河南啟迪零碳科技有限公司;啟迪環境將與河南豫資基金、河南豫資樸和以及鄭州啟迪東龍共同出資設立河南豫資啟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專注于環保與新能源業務。
傳統領域在調整中繼續推進
水務板塊,啟迪環境主營業務由工程建設業務逐步向市場運營服務業務轉型。圍繞這個主題,公司采取了系列調整動作:
為優化全資子公司雄安浦華水務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結構,推動公司水務平臺協同股東方綜合優勢資源,啟迪環境擬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雄安浦華40%股權,引入具備綜合實力的戰略投資者;
通過對項目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啟迪環境主動終止了部分投資收益不符合公司投資要求的項目,將資金投入到更加優質的項目當中,加快在建工程建設進度,提升項目運營水平。通過對現有資產的調整,盤活資產、優化資金使用、提升應對風險的能力;
在污水處理排放標準不斷升級的情況下,啟迪環境通過對污水處理廠的技術優化及科學管理,實現了各項目的穩定運營,很大程度上確保了項目的投資收益。公司啟動并實施了十余個項目的提標改造,并通過水務服務平臺對各項目進行綜合把控,將自來水產銷差率降低了7.58%。
環衛板塊,完成更名后的啟迪環境仍繼續深耕環衛市場化領域,打破了關于其引進新股東后將放棄環衛市場的傳言。公司2019年環衛業務主要工作方向為提升項目質量、開發大型項目。公司新開發項目集中在江浙滬、鄭州、成都等發達省市和省會城市,項目收益情況良好。環衛項目總數超過500個,運營合同約40余億元/年。此外,公司決定由全資子公司桑德新環衛投資有限公司與咸陽天碧藍環保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設立陜西啟迪天碧藍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作為公司在陜西省內開展業務的區域中心。
垃圾分類業務,伴隨著垃圾分類政策在各地區加速推進,啟迪環境在上海、杭州、西安、天津、泰安等地區開展了垃圾分類業務。公司的云服務系統圍繞城市環境與能源打造城市環境服務綜合平臺,做到為政府、行業、社會提供“一張網”服務,著力構建城市環境大腦。
新領域試水布局
在資本熱潮的推動下,危廢行業的火熱受人矚目。今年4月,啟迪環境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針對我國目前危險廢物處理與資源化現狀,結合國際前沿技術,積極開展危險廢物收集、分類、運輸與管理,重金屬危險廢物去毒化,危險廢物安全填埋、焚燒處理和資源化工作。
目前,啟迪環境已在內蒙古、湖北、河南等省份布局危廢產業,年處置規模超6萬噸,中期規劃年處置規模達到10萬噸。未來,啟迪環境將加快布局危廢產業,本著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原則,規范收運、貯存、處置危廢,確保區域環境安全。
在無廢城市的大方向下,啟迪環境正嘗試將農村也納入進來。“農村是扶貧的主戰場,同時農村也有大量的資源,我們正在推進的能源環保一體化,其中一部分內容就是把農村廢棄的生物質資源有效利用起來,既能有效提高農民的收入,也能解決秸稈焚燒帶來的污染問題。”啟迪環境董事長文輝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為探索廢棄秸稈的熱值利用,啟迪環境開發了擁有自主專利的小型化的生物質燃料成型設備(顆粒機),農民收完糧食后,把秸稈做成顆粒,熱值大幅提高,體積只有原來的10%,便于儲存。公司把顆粒機和壓塊機布局到田間地頭,聘請當地的貧困人員來管理,既解決了農民冬天取暖和炊事所需燃料問題,又增加了就業,創造性地解決了農村能源和環保問題。
3、簽約+融資,雙管齊下穩增長
2019年度,啟迪環境繼續積極開拓市場,在水務、環衛等領域斬獲了系列重點項目,并簽署了多項重點合作協議。典型如下:
1月,啟迪環境牽頭聯合體中標湖北省襄陽市漢江水環境保護建設項目(第二期鄉鎮污水收集處理工程)PPP項目,總投資估算約16.7億元;
1月,中標河北省大城縣農村環衛保潔項目二標段,中標金額為2254.93萬/年,服務期限為3年;
5月,與高郵市簽訂城市環境綜合作業一體化服務合作協議,標志著高郵環境議題和項目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
8月,與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政府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意向性、可行性生態環境合作項目包括河流水質綜合提升工程、濕地生態工程、飲用水源地置換及城市供水一體化建設項目等6個生態環境項目,預計總投資約為30億元;
9月,中標上海市青浦區徐涇鎮集鎮區域一體化保潔項目,中標單價13,854,999元,合作期3年;
9月,啟迪環境作為牽頭方聯合中標3.9億元廣東省江門市英洲海水道(城區段)黑臭水體綜合整治EPC+O項目,江門市地處粵港澳大灣區承東啟西的關鍵節點,這是江門市第一個主城區河道治理項目;
9月,與河南豫資集團、啟迪東龍在河南鄭州達成全面合作戰略合作。啟迪環境固廢處置、環衛運營服務、能源環保一體化、綠色金融以及創新資本合作等領域為河南省提供全方位的環保與新能源服務;
9月,啟迪環境與四川發展中恒能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以有機固廢領域的合作為契機,整合雙方優勢資源,進一步提高在餐廚垃圾等有機固廢協同處理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在市場開拓的同時,啟迪環境結合公司行業特性,拓寬投融資渠道,運用了多元化的融資方式,通過匹配項目長期貸款、申報發行公司債券方案、開展融資租賃業務、銀行借款及發行銀行間債務融資工具等方式,公司優化了資金結構,提升了整體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典型如下:
3月,公司完成2019年非公開發行綠色公司債券(第一期),發行實際募集資金 6 億元;
4月,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批復文件,核準公司向合格投資者發行面值總額不超過50億的綠色公司債券;
8月,公司完成2019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的發行。計劃及實際發行量5億元,票面利率5.90%,債券期限為270日;
9月,啟迪環境2019公開發行綠色公司債券(第一期)成功發行,發行規模5億元,發行人主體評級為AA+。
第十一屆固廢企業評選已經啟動,啟迪環境今年的成績如何?答案會在2019(第十三屆)固廢戰略論壇上揭曉,論壇將于12月19日在北京開幕,歡迎關注。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