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13 10:52
來源: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
近日,為加快構建四川省“5+1”現代產業體系,優化全省化工產業布局和結構調整,提高化工園區本質安全和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四川發布關于征求《關于促進化工園區綠色規范發展的實施意見》(代擬稿)意見建議的公告。
詳情如下: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
關于征求《關于促進化工園區綠色規范發展的實施意見》(代擬稿)意見建議的公告
為加快構建我省“5+1”現代產業體系,優化全省化工產業布局和結構調整,提高化工園區本質安全和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我廳起草了《關于促進化工園區綠色規范發展的實施意見》(代擬稿),現面向社會征求意見。請于2019年12月10號前將意見和建議發送至經濟和信息化廳化工產業處郵箱(hgcyc@jxt.sc.gov.cn)。
感謝社會各界對我廳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附件:關于促進化工園區綠色規范發展的實施意見(代擬稿)
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
2019年12月4日
關于促進化工園區綠色規范發展的實施意見(代擬稿)
化工園區是指以化工為主導產業之一的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園)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化工新材料產業園區、專業化工園區(石化基地)以及縣級以上政府依法設置的化工生產企業集中區(片區)。為加快構建我省“5+1”現代產業體系,優化全省化工產業布局和結構調整,規范和提升全省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載體能力建設,提高化工園區本質安全和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結合我省化工產業和化工園區實際,現就促進全省化工園區綠色規范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基本原則
——優化規劃布局。園區布局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區域功能區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四川省城市園林綠化條例》和全省產業規劃要求,園區規劃應符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簡稱“三線一單”)管控要求,與所在市(州)和縣(市、區)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園林綠地系統規劃、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河湖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等相協調統一。園區應與城市建成區、人口密集區、重要設施等防護目標之間要保持足夠的安全防護距離,劃定化工園區周邊土地規劃安全控制線,嚴格控制化工園區周邊土地開發利用,化工園區內不應有居民居住,勞動力密集型的非化工企業不得與化工企業混建在同一化工園區內。
——資源綜合利用。園區應制定適應區域特點、地方實際的《化工園區產業發展指引》和“禁限控”目錄,突出專業特色化工產業發展,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推進科技創新,促進化工企業技術升級改造,按照循環經濟“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理念,推進資源就地轉化和產業上下游關聯耦合,實現資源和能源高效利用。
——優化專業配套。園區應統籌考慮產業發展、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公用設施、物流輸送、維修服務、應急救援、公用管廊、危廢處置等各方面需求,配套完善基礎設施和公用工程,保障雙電源供電,建設危險化學品車輛專用停車場,實行封閉化管理,健全管理機構,具有較高的智能化水平和較強的公共服務能力。
——安全綠色發展。園區應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建立健全行業監管、協同執法和應急救援的聯動機制,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實施網格化監管,提升本質安全和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實施責任關懷,夯實園區發展基礎,促進園區安全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
二、發展目標
按照“一干多支、五區協同”發展戰略,在成都及環成都經濟區、川南經濟區、川東北經濟區、攀西經濟區等形成一批布局科學合理、產業特色鮮明的化工園區。力爭到2025年,建成營業收入上1000億元化工園區2個、500億元化工園區5個,建成一批“專、精、特”化工園區;限期全部關閉淘汰不符合規劃及相關規范文件要求、基礎設施不完善、安全環境風險突出的化工園區;化工生產企業入園率80%以上,除特殊化工生產行業外,新建化工企業全部進入化工園區,新建高污染化工項目全部進入合規園區;園區應急救援與公共服務一體化的信息管理平臺建成率達90%以上;園區污水集中處理率達100%;園區及園區內企業安全環保監控覆蓋率100%。實現園區廠房集約化、產業成鏈化、生產清潔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
三、分類動態管理
按照示范類、提升類、限制類、淘汰類,對化工園區實行分類動態管理。
——示范類園區。列入《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2018年版)》或是由省級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化工園區,且產業高端前沿、產業上下成鏈、資源高效利用、工藝技術先進、公輔設施完善、安全和環保設施配套、污染物排放達標、企業大氣無組織排放管控良好、安全和環境風險管理到位。
——提升類園區。未列入《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2018年版)》或是由省級以下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園區,化工產業集聚發展形成一定規模,但距離長江干流和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經評估并通過改造能達到安全環保要求;基礎建設、公用工程不完全配套,但有規劃或改進潛力;化工廢水沒有全部做到“清污分流、雨污分流”和采用“一企一管、明管(專管)輸送”收集方式;污水處理出水口水質不符合要求;園區內企業沒有全面實施泄漏檢測與修復工作,未保障雙電源供電,未建設危險化學品車輛專用停車場,未實行封閉管理。
——限制類園區。距離長江干流和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發展定位為化工園區,但目前主導產業不屬于化工產業;與城市建成區、人口密集區、重要設施、敏感目標之間沒有足夠的安全及衛生防護距離;未依法依規完成規劃環評或跟蹤環評;園區內存在敏感目標未拆遷到位。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