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1-21 10:02
來源:浙江省生態環境廳
根據年度預算安排,2020年度省環境保護專項資金(以下簡稱“專項資金”)共計11.875億元,其中按照“因素法”分配資金共計9.875億元。主要按五大類因素測算,分別為:
一、 生態保護因素9345萬元
(一) (一)生態示范創建2865萬元。一是對泰順、德清、磐安、義烏、普陀、天臺、諸暨等7個第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按照每個200萬元進行補助;二是對建德、永嘉、上虞、普陀、臨海等5個第三批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按照每個50萬元進行補助;三是對湖州、衢州、麗水市等3個“兩山”理念實踐示范區建設按照每個300萬元進行補助,對新時代浙江(安吉)縣域踐行“兩山”理念綜合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補助200萬元;四是對命名為“第九批省級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的23個縣(市、區)按照每個5萬元進行補助。
(二)自然生態保護6180萬元。一是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安排3500萬元。對于生態保護紅線區面積比例為45%以上、35%-40%、30%-35%的縣(市、區)進行分擋補助。安排淳安、慶元各500萬元,景寧、龍泉、磐安、開化、云和各300萬元,泰順、文成、遂昌、常山、仙居各200萬元。二是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補助1480萬元。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500-1000平方公里、200-500平方公里、200平方公里以下的地方,分別補助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費用100萬元、50萬元、20萬元、10萬元。具體為:淳安、龍泉100萬元;慶元、遂昌等12縣(市)各50萬元;建德、磐安等24個縣(市、區)各20萬元;臺州市本級、樂清等20個縣(市、區)各10萬元。三是生物多樣性保護補助1200萬。安排麗水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試點500萬元,江山、遂昌生物多樣性保護各100萬元;對杭州市本級(西溪國家濕地公園)、臨安(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桐廬(錢塘江流域)等25個重點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調查與管理各安排20萬元。
(三)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地監管100萬元。對有遙感實地核查工作的20個縣(市、區)各安排5萬元。
(四)重點村生態保護建設200萬元。武義縣柳城畬族鎮上黃村補助100萬元,衢州市衢江區上方鎮、桐廬縣莪山鄉各安排50萬元。
二、污染防治因素67605.9萬元
(一)水污染防治28000萬元。
1.重點流域水環境治理11700萬元。一是按照水十條考核斷面水質測算,共計6200萬元。水質達到湖庫Ⅰ類的每個斷面500萬元,安排遂昌(龍鼻頭斷面)500萬元;水質達到河流Ⅰ類每個斷面200萬元,安排建德(洋溪渡)、新昌(長詔水庫)共計400萬元;水質達到河流Ⅱ類的每個斷面100萬元,53個斷面(寧波5個已除外)共計5300萬元。二是大花園建設行動斷面水質提升補助2800萬元。出境斷面水質從Ⅲ類提升至Ⅱ類的每個斷面500萬元,磐安、江山、縉云、遂昌4個共計2000萬元;出境斷面水質從Ⅴ類提升至Ⅳ類的每個斷面200萬元,余杭、甌海、海鹽、路橋4個共計800萬元。三是“污水零直排區”建設2700萬元。參照“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年度計劃,結合創建任務量及成效,安排義烏“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示范縣建設資金500萬元;湖州德清縣“污水零直排區”建設示范園區建設資金300萬元;全省52個工業園區,除去寧波11個、義烏2個、德清1個外的38個工業園區,每個園區補助50萬元,共1900萬元。
2.全省水生態修復工程16300萬元。一是飲用水水源保護10300萬元。為完成生態環境部“千噸萬人”飲用水水源地“劃”“立”年度工作任務,安排10個設區市(寧波除外)每個500萬元,共計5000萬元。在2018年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緩沖帶試點建設的基礎上,為進一步提升飲用水水源地水質,推廣實施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緩沖攔截區建設,安排富陽區、桐廬縣、洞頭區、平陽縣、海鹽縣、嵊州市、蘭溪市,龍游縣、舟山市、臨海市、玉環市、仙居縣各300萬元,共計3600萬元;湖州市太湖飲用水水源地、衢州市黃壇口水庫、麗水市黃村水庫各400萬元,共計1200萬元;安排臺州黃巖區長潭水庫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緩沖攔截區建設500萬元。二是淳安千島湖特別生態功能區建設3000萬元。包括河湖生態緩沖攔截區劃分方法及示范工程1000萬元;做好源解析工作的網格化監測1000萬元;面源污染控制1000萬元。三是全省國控斷面、交接斷面生態緩沖攔截區建設2500萬元。為保障斷面水質穩定提升,在各縣(市、區)申報、各設區市(不含寧波)推薦的基礎上,綜合考慮斷面水質現狀,對嘉善浙滬交接區域重點河道(楓南大橋、紅旗塘大壩國控斷面)、平湖浙滬交接區域重點河道(青陽匯、小新村國控斷面)生態緩沖攔截區建設各安排500萬元;對衢州市江山港(雙港口斷面)、浦江浦陽江(上仙屋國控斷面)、蓮都區(好溪水東橋下斷面)、縉云新建溪(市界交接光瑤斷面)、松陽松陰溪(堰后國控斷面)等5個生態緩沖攔截區建設各安排300萬元。四是全省河湖水生態健康評估試點500萬元。安排德清山溪性河流水生態健康評估100萬元;安吉平原河網水生態健康評估100萬元;青田、 溫州市本級、永嘉甌江大江大河(感潮河段)水生態健康評估各100萬元。
(二)海洋污染防治3534.3萬元。一是全省海洋環境監測經費1535.3萬元。其中趨勢性監測(海水水質監測)545萬元,安排監測站位109個,按每個站位5萬元進行補助;杭州灣、三門灣、樂清灣等三大灣區環境監測456萬元,其中三大灣區常規監測各120萬元,杭州灣生態監控區專項監測96萬元;舟山海洋生態站監測能力建設534.3萬元。二是海漂垃圾監控和控制治理安排350萬元。對溫州、嘉興、舟山、臺州的18個沿海縣(市、區)按照海域面積分為三檔,海域面積大于2000平方公里的5個縣每個補助30萬元,海域面積在1000到2000平方公里的7個縣每個補助20萬元,海域面積小于1000平方公里的6個縣每個補助10萬元。三是灣灘長信息平臺三級聯動培訓安排100萬元。溫州、嘉興、臺州、舟山4個設區市市本級按照每個2.5萬元補助,共計10萬元;其所轄的龍灣、平湖、定海、椒江等18個沿海縣(市、區)按照每個5萬元補助,共計90萬元。四是安排臺州區域分界斷面水質評價試點200萬元。五是全省入海污染源大排查安排1349萬元。根據908調查的沿海各縣(市、區)岸線長度進行分配,將人工岸線長度和自然岸線長度分別按照3和1權重進行測算,對杭州、溫州、嘉興、紹興、舟山、臺州等7個地市的21個沿海地區進行補助。
(三)大氣污染防治30021.6萬元。一是柴油貨車淘汰治理26955.6萬元。根據省交通運輸廳提供的各設區市淘汰國三營運柴油車輛計劃數,杭州市每輛0.4萬元、其他地區每輛1萬元進行測算補助,共計26955.6萬元。杭州市計劃于2019年提前完成國三柴油貨車淘汰任務(約3萬輛),共補助11823.6萬元。除杭州外,其余已分解到縣(市、區)。二是柴油貨車污染防治監管能力建設3066萬元。支持湖州、嘉興、紹興、舟山、臺州、麗水市推進安裝重型柴油貨車OBD遠程在線監控設備(每套0.1萬元),共1906萬元;支持溫州、金華、衢州市安裝重型柴油貨車OBD遠程在線監控設備和購買機動車路檢執法設備(每套25萬元),共1160萬元。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