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1-20 10:04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徐冰冰
中國天楹跨境收購Urbaser一事轟動整個環保界,這被業內人士稱為“中國環保企業海外并購史上最大規模的收購”。
這場巨額交易的背后有哪些來龍去脈?Urbaser的加入為中國天楹注入了哪些新鮮的血液?未來將有何新的動作?在2019年(首屆)綠色工廠高峰論壇上,中國天楹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陸平與中國天楹Urbaser亞太區負責人David García de Herreros接受了工業綠色化采訪。
中國天楹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陸平(左)與中國天楹Urbaser亞太區負責人David García de Herreros(中)接受工業綠色化主編谷林(右)采訪
一場恰逢其時的相遇
每一次的相遇都不是偶然,而是一場精心準備的邂逅。
陸平回顧中國天楹與Urbaser這一場“恰逢其時”的相遇,中國天楹自2014年上市以前,業務主要聚焦在垃圾焚燒發電這樣的垃圾末端處置環節上。但上市之后,公司的發展戰略中一直有兩個堅定的目標:一個是打通全產業鏈,一個是國際化。基于這樣的思想,中國天楹在尋求并購對象時,看到Urbaser在垃圾生命周期前端的獨特優勢。
Urbaser是歐洲老牌固廢處理綜合服務商,原是西班牙公司ACS的資產,深耕城市固廢處理27載,世界排名第六。“Urbaser垃圾處置前端有著豐富的成功經驗,而且體量相當大,在全球幾十個國家有著業務布局。收購Urbaser可以豐富中國天楹的業務產業鏈,是一個很好的標的。”陸平表示。
David Garcia de Herreros在采訪中詳細介紹了Urbaser的核心競爭力。
第一,多元化。針對不同國家的垃圾,Urbaser能夠做到本土化處置,同時也學習他們當地的一些垃圾處理方式,為全世界各個國家提供優質服務;
第二,經驗豐富。Urbaser近30年的運營歷史積累了深厚的行業經驗;
第三,尖端的技術和智能化的管理,這些都很大程度地提高了Urbaser的競爭力。
第四,業務范圍廣。Urbaser可以提供從垃圾分類、垃圾收運、街道保潔到末端處置各種服務,可以處置包括生活垃圾、醫療垃圾、工業垃圾、建筑垃圾等各種各類的廢物;
第五,服務要求嚴格。Urbaser除了可以達到每個國家每個地方對環境服務以及末端處置的標準要求或者立法以外,自己還有一套更嚴格的要求,這樣,就可以做到讓Urbaser提供的服務比當地的服務要求更嚴格更高,品質更好。
收購Urbaser是中國天楹謀劃已久的事情,這是一場歷時三秋的并購史。據介紹,從2016年開始,中國天楹就開始著手收購Urbaser的事宜,通過設立并購基金,歷經三個自然年度,在今年的5月徹底完成了收購,Urbaser成為中國天楹100%控股的全資子公司。
“雙品牌、雙平臺”聯動,協同效應逐步顯現
隨著Urbaser優質資產的注入,中國天楹的業務范圍進一步擴展,如今,中國天楹已構建了從垃圾分類到末端處理的海內外全產業鏈。公司擁有 6 萬全球員工數,業務覆蓋 31 個國家,廢棄物年均管理量達 3100 萬噸,二氧化碳的年均減排量也達到 220 萬噸。
自Urbaser進入中國,雙方融合程度不斷加深。“Urbaser非常重視中國市場,將其在歐洲國家的先進、智能化的城市管理理念、資源化利用的經驗帶到中國,并加以消化和創新,通過智能化的平臺精細地管理設備和人員,使中國在垃圾分類、垃圾處置方面少走了彎路。”陸平介紹,中國天楹和Urbaser雙方人員的業務交流越來越多,Urbaser的技術人員也不斷地加入到中國團隊中。
Urbaser針對中國的垃圾成分有著專屬的本地化解決方案。“比如中國濕垃圾里水和油成分占的比例很高,中國的小區和工業區比較多,和國外的一些服務場景有很大的不同。我們在這個方面會因地制宜,做更多的考量,提供更好的服務。”David Garcia de Herreros提到。
如何為中國提供優質的高品質服務呢?David Garcia de Herreros介紹,第一,Urbaser把更精細化的技術、設備和管理方式帶到中國來,通過智能化的平臺精細地管理所有的設備和人員。第二,中國政府和居民對環保的要求越來越高,Urbaser將用世界上先進又在中國適合的技術,將固廢資源更好地利用和資源化,將垃圾減量到最少的情況下再去填埋。
“中國天楹+Urbaser”的“雙品牌、雙平臺”戰略協同效應也逐步顯現,這可以通過一系列亮眼的財務數字初見端倪。前不久,中國天楹亮出“漂亮”的三季報。2019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0.67億元,同比增長855.67%;實現歸母凈利潤3.91億元,同比增長134.43%。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為14.91億元,同比增加376.98%。這可以稱得上中國天楹歷史上一大非常具有紀念性意義的黃金拐點。
雙方優勢互補,良性互動。前不久,2.2億歐元法國巴黎Isséane垃圾焚燒發電廠運營項目的斬獲也與中國天楹在生活垃圾發電領域的優勢地位是分不開的。
Urbaser帶來了“時尚”與“洋氣”
如今,中國的固廢市場如雨后春筍,正處于蓬勃發展之態勢,而國外的市場已經發展得相對成熟。歐洲大約在30多年前就開始有環保需求了,而Urbaser就是伴隨歐洲的環保需求逐步成長起來的。
法律是行業發展的基石,推動著技術管理進一步發展。“環保需求每增長一步,歐洲地區就會出臺一些關于垃圾減量、填埋場使用、資源再利用等新的法律。此外,歐洲在環保上的投入力度非常之大,幾年之后垃圾分類可能會在歐洲百分百全覆蓋。”David Garcia de Herreros介紹。
“智能化管理是未來垃圾處理的一個發展趨勢”,David Garcia de Herreros分享了國外的垃圾處理那些“洋氣”的做法。
國外在垃圾前端分類上實行“產生者支付”,通過智慧系統去評估垃圾的產生量和要付的費用,你產生多少垃圾就付多少錢,產生得越少支付得越少,以此鼓勵國內居民更少地產生垃圾。另外,通過智慧平臺上獲取的運營數據來管理業務和優化工作安排,可以優化路線和人員的工作量,這無論對環保公司還是客戶都很有價值。
編輯:徐冰冰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