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1-18 10:48
來源:河南省生態環境廳
布點采樣方案應附具疑似污染地塊各疑似污染區域總圖、疑似污染地塊各采樣點位置總圖。采樣方法見附件14。
將布點采樣方案和簽字后的“疑似污染地塊布點信息記錄表”上傳至詳查數據庫。
五、樣品保存和運輸
(一)樣品保存
土壤樣品保存方法參照《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6-2004)和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相關技術規定執行,地下水樣品保存方法參照《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164-2004)和《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地下水樣品分析方法技術規定》執行。
樣品保存包括現場暫存和運輸保存兩個主要環節,應遵循以下原則進行:
1. 根據不同檢測項目要求,應在采樣前向樣品瓶中添加一定量的保護劑,在樣品瓶標簽上標注檢測單位內控編號,并標注樣品有效時間。
2. 樣品現場暫存。采樣現場需配備樣品保溫箱,內置冰凍藍冰。樣品采集后應立即存放至保溫箱內,樣品采集當天不能寄送至實驗室時,樣品需用冷藏柜在4℃溫度下避光保存。
3. 樣品運輸保存。樣品應保存在有冰凍藍冰的保溫箱內寄送或運送到實驗室,樣品的有效保存時間為從樣品采集完成到分析測試結束。
(二)樣品運輸
樣品運輸主要分為裝運前核對、樣品運輸、樣品接收三項工作。
1. 裝運前核對
樣品管理員和質量檢查員負責樣品裝運前的核對,要求樣品與采樣記錄單進行逐個核對,檢查無誤后分類裝箱,并填寫“樣品保存檢查記錄單”(參考附件11)。如果核對結果發現異常,應及時查明原因,由樣品管理員向組長進行報告并記錄。
樣品裝運前,填寫“樣品運送單”(參考附件12),包括樣品名稱、采樣時間、樣品介質、檢測指標、檢測方法和樣品寄送人等信息,樣品運送單用防水袋保護,隨樣品箱一同送達樣品檢測單位。
樣品裝箱過程中,要用泡沫材料填充樣品瓶和樣品箱之間空隙。樣品箱用密封膠帶打包。
2. 樣品運輸
樣品運輸應保證樣品完好并低溫保存,采用適當的減震隔離措施,嚴防樣品瓶的破損、混淆或沾污,在保存時限內運送至樣品檢測單位。
樣品運輸應設置運輸空白樣進行運輸過程的質量控制,一個樣品運送批次設置一個運輸空白樣品。
3. 樣品接收
樣品檢測單位收到樣品箱后,應立即檢查樣品箱是否有破損,按照樣品運輸單清點核實樣品數量、樣品瓶編號以及破損情況。若出現樣品瓶缺少、破損或樣品瓶標簽無法辨識等重大問題,樣品檢測單位的實驗室負責人應在“附件12樣品運送單”中“特別說明”欄中進行標注,并及時與采樣工作組組長溝通。
上述工作完成后,樣品檢測單位的實驗室負責人在紙版樣品運送單上簽字確認并拍照發給采樣單位。樣品運送單應作為樣品檢測報告的附件。
樣品檢測單位收到樣品后,按照樣品運送單要求,及時安排樣品保存和檢測。
六、其他要求
(一)手持智能終端系統的應用
按照《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總體方案》的有關要求,樣品采集、保存和運輸應使用手持智能終端系統進行信息收集和監控。本次詳查樣品采集人員使用手持智能終端系統進行現場點位、采樣信息填寫、并將采樣方案及附件6~12的記錄單上傳至詳查數據庫。
(二)安全與防護
根據污染場地調查、地質鉆探以及危險化學品使用等相關技術規范,結合調查地塊的實際情況,會同地塊使用權人安全生產相關人員,制定采樣調查人員的安全和健康防護計劃,對相關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嚴格執行現場設備操作規范,按要求使用個人防護裝備。
(三)應急處置
在調查采樣過程中若發現或由鉆探導致的危險物質泄露、地下設施受到破壞等突發情況,應首先保證現場施工人員安全,并立即報企業和地方相關管理部門,按照《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辦法》(環境保護部令 第34號)盡快落實應急處置相關事宜。
編輯:陳偉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