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0-22 15:36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 李曉佳
突破瓶頸,面向未來
環衛行業快速發展進程中仍面臨一些問題:從上半年上市環保企業的財務報表來看,營收同比正增長的企業占比達61.83%,整體情況向好。但在企業的財務數據中,也可以看出行業存在的一些問題。多家上市企業應收賬款的增長比營收增長快得多,應收賬款數額大于全年營業額的也大有人在。
環衛市場化改革的實踐過程中,資金問題,也一直困擾著很多環衛企業的發展。比如政府和企業雙方如果對約定事項不能充分實現,就會加大市場不確定的風險。方樺介紹,由于一些地方政府支付能力較弱,或者支付時效性不足,導致一些企業退出市場的案例也時有發生。
付費機制改革的滯后,不僅帶來了企業發展的危機,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環衛作業效果。政府購買服務后,表面上,政府是基于結果付費,但實際上,服務價格還是基于成本付費機制來的,而當物流節點上的設施分屬不同作業主體時,上下游間的競爭關系被淡化,無論是前端垃圾分類、還是中段轉運環節,甚至是末端處置環節,都希望垃圾越多越好。
方樺認為,這種“碎片化”格局,導致各個市場主體各管一段,各管一區,這種“多龍治水”的局面,最終導致了沒有運營主體對環境衛生的整體質量負責。隨著基礎設施和環保裝備的不斷完善,如果仍然碎片化管理,會導致效率的低下,甚至是重復投資,不能保證考核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另一方面,受政策的推動,環衛市場近幾年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飛速的發展也帶來了行業的弊端。如企業規模普遍不大,我國從事環衛服務的企業多達8000余家,年服務費收入超過1000萬元的企業占比還不到1%。加之,市場對環衛領域專業性認識的不足,低價中標,以及跑馬圈地等現象還普遍存在。
但方樺也強調,隨著市場化的推進,相信行業會越來越好。中環潔也將為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中環潔要做一家“一米寬,一百米深”的專業企業,不僅在管理上下工夫,中環潔在市場研究上也加大投入力度,目前已經在做政府支付能力的研究,未來將會為行業帶來更多地可供參考的研究數據。
“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環衛行業是公共服務型行業,更需要責任心、服務意識和大局觀。中環潔一路走來,以“中環潔值得信賴”作為最鄭重的承諾:致力于成為政府放心、百姓滿意、員工歸屬、社會認可的值得信賴的企業。“我們是良好生態環境的守護者,是最公平公共產品的生產者,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服務者。”
方樺表示,環衛工人很辛苦,他們是值得社會尊重的一群人。中環潔希望通過企業的務實精神,以及探索創新,實現科技引領未來。不僅為改變現有的環境,也為行業做出企業應有的貢獻。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堅守環衛初心與信仰,開創環衛發展全新時代,是中環潔的夢想,相信也是所有行業同仁的夢想。”
11月4日,方樺將在“2019(第二屆)環衛一體化高峰論壇”上,詳細介紹中環潔在智慧環衛管理方面的思考與實踐。該論壇以“垃圾分類國策下的環衛市場升級”為主題,敬請關注。報名參加論壇及了解更多論壇詳情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跳轉至論壇微官網了解。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