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陜西省《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監測質量管理 技術規范》開始征求意見

時間:2019-09-17 09:55

來源:中國水網

g) 監測活動中由儀器設備直接輸出的數據和譜圖應有措施保證記錄在規定保存期內安全、完整,防止記錄丟失、失效或篡改。

4.5.7 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對于方法驗證或方法確認應做到:

4.5.7.1 初次使用標準方法前,應進行方法驗證。對于方法性能指標的驗證,可參照《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制修訂技術導則》(HJ 168-2010)等相關標準的要求開展。

4.5.7.2 使用非標準方法前,應進行方法確認。除參照《環境監測分析方法標準制修訂技術導則》(HJ 168-2010)確認方法性能指標外,還應對方法的適用范圍、干擾和消除等進行確認,必要時還需與標準方法進行方法比對、開展實驗室間比對。同時應由不少于3名生態環境監測領域高級職稱及以上非本機構專家進行審定,編制作業指導書。

4.5.7.3 方法驗證或方法確認的過程及結果應形成報告,并附驗證或確認全過程的原始記錄,保證方法驗證或確認過程的可追溯性。

4.5.8 生態環境監測機構應獲得檢驗檢測活動所需的數據和信息,并對其信息管理系統進行有效管理。使用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LIMS)時,對于系統無法直接采集的數據,應以紙質或電子介質的形式予以完整保存,并能實現系統對這類記錄的追溯。對系統的任何變更在實施前應得到批準。有條件時,系統需采取異地備份的保護措施。應做到:

a) 明確嚴格的系統訪問授權;

b) 做好滿足工作要求的分級管理;

c) 應有專人負責系統運行管理。

4.5.9 生態環境監測機構開展現場測試或采樣時,應根據任務要求制定監測方案或采樣計劃,明確監測點位、監測項目、監測方法、監測頻次、采樣質量保證措施、采樣時間和路線、采樣人員和分工、采樣器材、交通工具以及需要進行的現場監測項目和安全保障等內容。可使用手持終端等信息化設備進行定位、照相或錄音錄像等輔助手段,保證現場測試或采樣過程客觀、真實和可追溯。同時,為保證現場測試或采樣過程的公正性和安全性,每次現場測試或采樣過程應至少有2名監測人員在場。

4.5.10 生態環境監測機構應根據相關監測標準或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樣品管理,應做到:

a) 環境樣品必須按照相關方法標準和技術規范的要求妥善保存,采取加保存劑、冷藏、避光、防震等保護措施,保證樣品在保存、運輸和制備等過程中性狀穩定,避免玷污、損壞或丟失;

b) 環境樣品應分區存放,并有明顯標識,以免混淆和交叉污染;

c) 實驗室接收樣品時,應對樣品的時效性、完整性和保存條件進行檢查和記錄,對不符合要求的樣品可以拒收,或明確告知客戶有關樣品偏離情況,并在報告中注明;

d) 環境樣品在制備、前處理和分析過程中注意保持樣品標識的可追溯性;

e) 應有程序和適當的設施避免樣品在存儲、處置和準備過程中發生退化、丟失或損壞。如通風、防潮、控溫、清潔等,并做好相關記錄;

f) 應規定樣品的保存期限,對于政府指令性任務或者仲裁檢驗等,需要按照相關要求留存樣品,以備在客戶有爭議時復測。

4.5.11 生態環境監測機構應建立和保持質量控制程序,監控檢驗檢測活動的有效性和結果質量。

4.5.11.1 質量控制活動應覆蓋生態環境監測活動全過程,所采取的質量控制措施應滿足相關監測標準和技術規范的要求,保證監測結果的準確性。應根據監測標準或技術規范,或基于對質控數據的統計分析制定各項措施的控制限要求。

4.5.11.2 應制定年度質量管理計劃,明確質量管理的目標、要求、任務、分工、職責和進度安排等,其內容應包括日常環境監測活動中采取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措施及其評價方法、質量控制考核、實驗室間比對、內部質量監督活動、能力驗證、內部審核、管理評審等。質量管理計劃的實施結果應及時記錄并輸入管理評審。

4.5.11.3 應編制年度內部質量監督計劃,內容包括質量監督的目的、對象、內容、方式、時間、頻次等。應按內部質量監督計劃對監測人員的監測工作進行監督,監督內容應包含從樣品采集到結果報告的全過程。應重點對新進人員、新持證項目人員、新監測方法、新儀器設備、重要監測任務、復雜監測項目、易出問題環節等進行監督。對在質量監督過程中發現問題時,應進行糾正,必要時應采取糾正措施,并跟蹤驗證。監督過程及跟蹤驗證結果應予以記錄。

4.5.11.4 應加強內部質量控制措施,質量控制計劃應對質控項目、時間/時機、頻次、人員、所用方法、評價手段、結果評價、利用和處置做出明確規定,采用定期使用標準物質、定期使用經過檢定或校準的具有溯源性的替代儀器、對設備的功能進行檢查、運用工作標準與質量控制圖、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進行重復檢驗檢測、保存樣品的再次檢驗檢測、分析樣品不同結果的相關性、對報告數據進行審核、參加能力驗證或機構之間比對、機構內部比對、盲樣檢驗檢測等方式,確保環境監測結果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4.5.12 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在監測報告中給出符合(或不符合)要求或規范的聲明時,報告審核人員和授權簽字人應充分了解相關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排放/控制標準的適用范圍,并具備對監測結果進行符合性判定的能力。

當生態環境監測機構需要對監測數據進行符合性評價并在監測報告中給出評價結論時,報告審核人員和授權簽字人必須具備對監測結果進行符合性判斷的能力,具體包括:根據監測對象或委托方要求,正確選用評價標準和排放/控制限值適用階段或適用級別,數據計算規則和修約規則,以及評價結論的規范表達等,以降低和規避因提供錯誤評價結論而導致的風險。

4.5.13 生態環境監測機構檔案的保存期限應滿足生態環境監測領域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文件的規定,檔案管理應做到:

a) 監測任務合同(委托書/任務單)、原始記錄及報告審核記錄等應與監測報告一起歸檔。如果有與監測任務相關的其他資料,如監測方案/采樣計劃、委托方(被測方)提供的項目工程建設、企業生產工藝和工況、原輔材料、排污狀況(在線監測或企業自行監測數據)、合同評審記錄、分包等資料,也應同時歸檔;

1...3456789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