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5-29 10:26
來源:生態環境部
今天上午10點,生態環境部召開2019年5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主持,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副站長劉廷良,向大家介紹2018年生態環境質量狀況,以及環境監測改革工作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定期發布環境狀況公報。生態環境部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共同編制完成了《2018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我們邀請到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柏仇勇司長、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劉廷良副站長,向大家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下面,我先通報幾項近期我部重點工作。
一、組織開展2019年第一階段統籌強化監督工作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按照中央關于統籌規范督查檢查考核工作的總體要求,5月15日至24日,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了2019年第一階段統籌強化監督。
此次統籌強化監督的重點任務是,聚焦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任務,幫助地方發現并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推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具體內容包括污染防治攻堅戰確定的7場標志性戰役落實情況,即一次檢查承擔多項任務,共涉及25省份251個地市625個縣區共3804個點位。
生態環境部從部系統和地方生態環境部門抽調業務骨干組成25個省工作組、92個現場組開展現場監督工作,共排查發現各類環境問題5200多個,并逐一拉條掛賬,依法移交地方政府解決。生態環境部將對移交問題整改情況緊盯不放,不解決到位決不松手。今年下半年,還將組織開展第二階段統籌強化監督,對整改情況逐一進行核實。
統籌強化監督堅持“統籌、規范、高效、服務”原則,以增強人民群眾環境獲得感、滿意度為導向,進一步優化方法,突出實效,把各項督查檢查考核有序整合起來,既緊盯污染防治攻堅戰進展,及時發現問題,又提供政策和指導,既督促落實地方責任,更幫扶基層工作。
25個省工作組92個現場組獨立開展工作,全程自行安排吃、住、行,不讓地方政府和部門陪同,不替代、不干預、不打擾基層正常工作。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生態環境部紀檢監察組向社會公布了關于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監督定點幫扶及統籌強化監督工作紀律作風監督舉報方式的公告。工作組將認真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黨風廉政建設相關規定,實行廉政情況每日報告制度,自覺接受社會監督,確保強化監督工作風清氣正。
二、扎實推進全國自然生態保護工作
5月22日至23日,生態環境部在江西省南昌市召開全國自然生態保護工作會議。這是生態環境部組建后召開的第一次自然生態保護會議 ,也是十三五以來召開的第一次全國自然生態保護會議。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干杰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強調,加強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支撐保障和重要內容,要打通生態保護監管和污染防治監管,實現生態保護監督和污染防治監督并重、治污減排與生態增容并舉,牢牢把握政策法規標準制定、監測評估、監督執法、督察問責“四統一”工作要求,切實將監管職責落到實處。
會議明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自然生態保護工作的思路和任務。具體要做好“七個一”:
一要著眼一個目標,加快建立完善生態保護監管體系。緊密圍繞生態保護監管的新職能、新定位,重點加強規劃引領、法治保障、標準規范、機制提升,完善監管制度,建立健全監管體制機制。
二要守好一條紅線,堅決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抓緊優化有關省份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全面啟動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加快建立健全生態保護紅線監管的制度體系、技術體系和標準規范體系。
三要用好一把利劍,持續深入推進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區監督檢查專項行動,督促各地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嚴肅查處涉及自然保護地的生態破壞違法行為。
四要辦好一個大會,不斷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積極開展雙多邊協商,做好《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各項籌備工作。
五要打造一批樣板,大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示范工作。持續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和“中國生態文明獎”評選。
六要夯實一個基礎,不斷提高監管能力和水平。加快構建和完善生態系統數量、質量、結構、服務功能四位一體和陸海統籌、空天地一體、上下協同的監測網絡。
七要打造一支鐵軍,爭做生態環境攻堅排頭兵。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三、積極籌備2019年國合會年會和世界環境日主場活動
經國務院批準,2019年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簡稱國合會)年會和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將于6月2-5日在浙江杭州舉行。
本次年會是第六屆國合會(2017-2021)的第三次年會。國合會年會主題為“新時代:邁向綠色繁榮新世界”,將聚焦“十四五”規劃制定獻言獻策。會議將設立政策研究對話會以及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與“十四五”綠色轉型、卡托維茲后的全球氣候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2050全球愿景、藍色經濟與全球海洋治理、“一帶一路”倡議與綠色城鎮化、全球環境治理與工商業最佳實踐6個主題論壇,廣泛征求意見,形成年會給中國政府的政策建議。
在今年的全球環境日主場活動上,我們將發布《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中國空氣質量改善報告(2013-2018)》,與國際社會一道分享中國“藍天保衛戰”的經驗做法,頒發中國生態文明獎、公布“美麗中國 我是行動者”百名最美志愿者和十佳公眾參與案例。此外,為推動踐行低碳理念,我們將對主場活動產生的碳排放組織開展核算和認證,并通過購買林業碳匯減排量的方式來抵消會議碳排放量,實現整個活動碳中和。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