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4-29 09:57
來源:生態環境部
一是嚴肅問責。按照我部會同6省市人民政府印發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量化問責規定》,對由于工作不力完不成任務的城市,將依據規定嚴肅問責,不允許以氣象條件為理由來應付搪塞。
二是強化監督幫扶力度。目前,生態環境部組織全國執法力量對“2+26”城市和汾渭平原正在開展強化監督幫扶,督促各地“冬病夏治”,全面完成治污任務。
三是持續開展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攻關項目,“一市一策”,針對不同城市存在主要問題精準施策,實現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請問生態環境部在推進重點排污企業環境信息披露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通過企業信息公開來促進公眾參與?
曹立平:企業的環境信息公開既是法律的要求,也是企業的主體責任。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重點排污企業環境信息公開披露工作,按照“健全制度、更新目錄、推動公開、鼓勵參與”的要求,不斷深化工作。
一是健全制度,我部先后印發了《國家重點監控企業自行監測及信息公開辦法》《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管理規定》《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等系列文件,規章和規范。規范了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管理和信息公開工作。
二是更新名錄,組織做好2019年度重點排污單位名錄更新,要求設區的市級以上生態環境部門盡快完成名錄更新工作,并按時向社會公開。
三是推動公開,自2015年起,我部將各省(區、市)污染源監測信息發布平臺向社會公告,方便社會公眾查詢。將納入排污許可證重點管理企業的相關環境信息向社會公開。
四是鼓勵參與,指導各地采取通報表揚,有獎舉報等一系列做法,鼓勵群眾舉報環境違法行為,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在這方面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對于群眾來信來訪舉報,李干杰部長指示要把它作為一座金礦來挖,作為我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基礎性工作。在藍天保衛戰強化監督中,凡是涉及12369群眾信訪舉報的相關信件,涉及到大氣污染防治的,我們全部通過強化監督工作組進行核實核查,督辦落實。
在5月份將要開始的強化監督定點幫扶工作中,我們把群眾來信來訪舉報問題的核實核查作為重要內容,督促地方徹底解決。保證老百姓每一份舉報,每一個來信都有著落,反映的每一個問題都能夠得到有效解決。
總而言之重點排污單位的環境信息公開工作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部分地方仍存在名錄發布和公開不規范、不及時、不準確、不完整,信息渠道不統一的問題。主要是兩個責任沒有落實,一個是重點排污企業主體責任沒有落實,第二個是生態環境部門監管責任沒有落實。
下一步我部將在幾個方面落實工作,一是及時向社會公布重點企業排污名錄,每年3月底以前設區市生態環境部門要向社會公布重點污染企業名錄。二是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及時公開環境信息,豎立環境信息公示牌。三是進度檢查,對公開信息不真實、不及時的要依法嚴肅查處。我們下一步要指導地方加大這方面的查處力度,確保企業落實信息公開主體責任,確保通過信息公開增加社會監督的力度。
劉友賓:補充一點,生態環境部兩微,微博、微信還有一個公開,網民所有跟貼全公開,從不刪帖,里面有大量的公眾舉報的環境違法信息,歡迎朋友們采訪報道,我們信息非常豐富,一般的不刪帖。第二公布了各界新聞發言人名單,如果打電話找各界新聞發言人的時候,可以照著名單采訪,屬地問題可以找他們采訪。下一個問題。
新京報記者:請介紹一下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方面的進展?存在哪些重點難點問題,以及下一步的考慮?
曹立平: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是黨中央確定的重大改革任務。2018年12月,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指導意見》,對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做出全面規劃和系統部署,這是首次將生態環境執法隊伍正式納入國家行政執法序列,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生態環境執法工作的高度重視。李干杰部長親自部署,要求抓好宣貫落實工作。各地因地制宜研究制定方案,有序推進改革落地。
截至目前,天津、河北、山西等16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印發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意見。北京等11個省(區、市)已初步確定方案或正履行簽發程序。還有少數幾個省正在起草階段。
生態環境行政執法改革既涉及地方黨委、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職能整合,又涉及省以下執法機構垂直管理,這也是我們生態環境執法改革的特點,綜合執法隊伍改革和省以下機構垂改需要同步推進,同步實施。完成好這些任務,需要我們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勇于擔當、扎實有序推進改革工作。同時,各地相關基礎情況差異加大,東、中、西部地區各有不同,要推動實施針對性措施,把各項工作做實做細,確保改革部署落到實處、見到實效。目前,一些地區進展尚不平衡,部分地區人員還沒有劃轉到位,有關執法制服、執勤用車等能力保障措施還在推進中。
目前,我們開展了以下幾項工作。一是積極協調配合相關部門做好解讀,對省市兩級相關負責人實現宣貫解讀全覆蓋。二是印發關于貫徹落實指導意見的通知,明確相關要求。三是配合制定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事項指導目錄,明確責權。四是研究出臺系列配套制度,并建立調度機制,督促各地落實重點任務、強化隊伍建設、健全制度機制。五是組織對新轉隸或新轉崗至生態環境執法崗位的干部開展實訓。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