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4-02 10:50
來源:上海環保局
(3)生產期環境監管措施
監督、檢查內企業對國家和上海市環境保護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執行情況;
監督企業環境管理制度落實情況、竣工環保驗收情況、排污許可證申報情況、環境影響后評價開展情況(如需要);
監督企業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與污染物排放情況,建立企業污染源檔案,“一企一檔”;
監督企業排污許可證自行監測要求執行情況和環境管理臺賬執行情況;
監督企業環境信息公開情況;
督促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實施清潔生產審核和認證,建立環境管理體系;
組織環境保護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提高企業相關人員的環境保護工作業務水平。
4 企業巡查計劃
園區應組織人員,每年至少一次對企業環保狀況開展全面調查,對問題較大的企業組織專家會診,并提出整改要求或改進建議。
根據企業污染物排放情況、環境信訪舉報情況、環境風險級別等,將企業分A、B、C三類,園區根據企業分類開展日常環境巡查工作。
A類企業可包括符合以下一項以上條件的企業:過去三年內受到行政處罰、通報或有環境違規記錄;受到環境信訪舉報且確屬企業違規;日常生產存在超標排放現象;經評估環境風險較大。
B類企業包括其它國家、上海市及行政區規定的重點排污單位、排污許可證重點管理企業。
C類企業為其余企業。
A類企業至少每個季度巡查一次,B類企業至少每半年檢查一次,C類企業至少每年檢查一次。
具體巡查內容包括但不限于:企業基本情況(生產狀況、排污口規范性整改情況、環境影響評價及其批復、排污許可證申報、竣工環保驗收等情況)、污染防治設施運行情況、企業自行監測情況、環境管理臺賬情況、實際排放情況及合規排定分析、信息公開情況、內部環境管理體系建設運行情況、排污許可證中規定的其它內容執行情況、違證排污情況及整改計劃等。
5 園區環境應急管理制度
建立園區環境應急管理制度。編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配備必要的環境風險防控措施、應急物資和應急隊伍。事故發生時,協助事故現場的人員疏散、撤離和救護。結合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應急預案、園區環境信息平臺數據等,根據需要開展環境監測和溯源分析,協助政府相關部門向事件影響群體給予解釋說明。
5.1應急預案管理制度
(1)應急預案編制。根據有關要求,編制園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針對應急管理工作中情況的變化和應急預案實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組織有關部門和應急管理專家對園區總體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和完善。發生重大、特別重大突發事件后,要總結實戰經驗及時修訂完善相關應急預案。
(2)應急預案培訓。將各類應急預案有關內容列入每年應急知識宣教培訓計劃,以涉及公眾生命安全保障的部分為重點開展宣傳培訓。園區每年對應急預案演練情況及效果進行檢查分析,綜合匯總后寫出年度總結評估報告。
(3)應急預案演練。組織協調園區專項應急預案演練,建立健全應急預案演練制度,制定應急預案演練計劃,原則上每年組織一次應急預案演練。
5.2應急物資儲備管理制度
(1)統計匯總報告。詳細登錄園區各類應急物資儲備的品種、數量和分布情況。各有關部門定期向園區報告應急儲備物資動態變化情況,園區進行統計匯總并更新數據庫信息。
(2)補充、更新和輪替。根據有關規定對短缺物資進行補充,對有有效期的物資實時更新和輪替。
(3)督導檢查。定期對應急物資儲備任務落實情況、救災物資年度消耗和補充情況進行督導檢查,根據應急物資短缺情況指導有關部門提出補充計劃。
5.3應急隊伍管理制度
(1)應急隊伍統計分析。每半年對全園區應急救援隊伍進行一次普查,對應急隊伍的區域分布、工作任務、人員裝備、培訓演練情況進行統計,更新數據庫信息。并對相關數據進行匯總分析,為園區領導處置突發事件提供決策依據。
(2)應急隊伍培訓。對各類應急救援隊伍開展培訓,不斷提高應急救援能力。
附錄D 園區第三方環保服務年度工作計劃參考提綱
序號工作類別工作內容輸出成果起點時間完成時間
第一階段:園區環保狀況調查(建議完成時間3個月)
1.1檔案調閱調閱園區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熟悉園區的總體情況,從根本上、從全局上、源頭上了解園區的工業結構、工業企業,工業技術和排放標準。可以用環境保護和發展雙贏的眼光,組建工業生態園區,使很多的環境問題從源頭得到根治。具體內容涵蓋但不限于:環境功能區劃、土地規劃和建筑許可;園區生態環境,綠化管理、環境管理;環境影響評價、評級、申報登記等;向大氣和水體的排放,碳排放;供水和節水;廢物管理,包括危險廢物分類、收集、儲存和轉移的全過程;化學品的全過程管理,特別是危險化學品以及廢棄危險化學品的管理;廠界噪聲和其他物理性排放;放射和輻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等XX年X月XX年X月
1.2園區調查園區環保基礎設施調查對污染集中治理設施、園區管網雨污水分流情況、危險廢物集中式暫存設施、園區環境監測監控設施等情況進行調查,形成調查文件XX年X月XX年X月
1.3企業調查對園區入駐企業進行入戶調查建立園區入駐企業的環境管理“一企一檔”,涵蓋但不限于5.1.1節中技術要點的全部內容XX年X月XX年X月
1.4企業分類根據園區入駐企業的污染排放等特點,對企業進行分類完成企業分類:企業分A、B、C三類,環境管理部門根據分類開展日常檢查工作。原則上A類企業為過去三年內受到行政處罰、通報,受到環境信訪舉報以及日常生產存在超標排放現象;B類企業為國家、上海市及行政區規定的重點排污單位、排污許可證重點管理企業;C類企業為其余企業。XX年X月XX年X月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