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4-02 10:50
來源:上海環保局
c)分類收集、分質處理。入駐企業污水原則上按照生活污水、有機生產廢水、無機生產廢水進行分類收集,分質處理。涉及有毒有害物質的工業廢水明管專送,有條件的園區可在每家企業入網排水口安裝在線監測設備。
d)加強分園管理。在各分園按需建設小型處理設施,或在符合納管標準的前提下就近接入附近城鎮污水廠。
5.2.1.2 雨污水管網設施
a)管道建設和隱患排查。對于新建管網,基于園區水質情況選取合適材料,按相關規定建設;對于現有管網,采用技術手段排查漏點、堵點,按需要修訂管網圖;對于企業違規排入管道的情況,對園區管網采取不定期分段式排查抽檢策略,發現異常濃度后就近溯源。
b)雨污分流建設和改造。對于現有管網雨污混排的,全面實行雨污分流改造;加強初期雨水的收集管控,在各工業企業均建立初期雨水收集池,進入污水處理系統;園區雨水排口入河前建立緩沖池,必要時對雨水進行初步處理。
5.2.1.3 危險廢物集中式暫存設施
a)參照GB 18597、GB 15562.2、HJ 2025等要求,協助園區開展危險廢物集中式暫存設施的規劃、建設與管理。
b)按照環保有關要求實施收集、貯存、轉運。
5.2.1.4 園區工業固廢收集、轉運、再利用體系
a)評價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種類、分布等,參照GB 18599、GB 15562.2等要求,協助園區開展工業固廢收集貯存轉運設施規劃、建設與管理,建立工業固廢收集轉運體系,并按照環保有關要求實施收集、貯存、轉運。
b)結合園區產業鏈接循環化改造,加強工業固廢在園區內外的綜合利用。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0%以上,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率達到80%以上,具體參照GB/T 33567、HJ 274等文件。
5.2.1.5 環境監測監控設施
a)協助確定園區環境監測監控設施的選型、布局等,完善監測設備網格化布點,建立智慧監管系統,提升快速溯源和應急響應能力。
b)協助督促重點企業按要求安裝在線監測設施。
5.2.1.6 其它設施
協助園區開展集中供熱、新能源設施等其它基礎設施建設運營。
5.2.2 園區環境基礎設施咨詢服務
5.2.2.1前期咨詢
a)根據產業定位、排放標準、現場調查等情況,為園區提供環境基礎設施規劃服務,如協助確定廢水集中處理工藝、規模、分質處理方案,雨污水管網布局,危險廢物集中式暫存設施選址等。
b)協助開展環境基礎設施招標工作。
5.2.2.2后期咨詢
a)運行狀況調查??蓞⒄杖腭v企業環保狀況調查,針對園區污染集中治理設施運行企業的排污許可證執行情況、管網雨污分流情況、環境監測監控設施運行情況等開展年度調查,提出整改要求或改進建議,督促完善環境管理臺賬。
b)技術改造咨詢。如制定污染集中治理技術改造方案、雨污分流改造方案等。
5.3 協助園區環境管理制度建設
5.3.1 協助編制環境管理與服務手冊
協助編制《園區環境管理與服務手冊》(按需更新),內容包括但不限于:
5.3.1.1園區環境管理基本制度
組織結構、園區日常環境管理制度、對入駐企業的環境監管措施、企業巡查計劃、園區環境應急管理機制等。(參考提綱見附錄C)
5.3.1.2園區綠色發展規劃或方案
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建設方案、綠色園區建設方案、循環經濟與資源節約規劃等。
5.3.1.3園區環保工作計劃
大氣、水、固廢、噪聲等專項治理工作計劃,園區第三方環保服務年度工作計劃(參考提綱見附錄D)等。
5.3.1.4園區環境服務介紹
園區針對入駐企業的環境服務措施和服務項目介紹,及適用環保技術推介等。
5.3.2 協助開展環境檔案管理
協助園區參照生態環境部“一園一檔”(針對省級以上園區)等有關要求,整理園區環境信息,納入生態環境部工業園區環境信息管理平臺。同時,協助管理其它環境檔案:
5.3.2.1入駐企業環境檔案
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排污許可證相關檔案、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環保狀況調查記錄等。
5.3.2.2園區環境檔案
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環保工作計劃及年度總結、環境監測和統計數據、日常巡查記錄、相關合同及票據、會議紀錄、污染源清單、污染物產排量及去向、環境基礎設施運行情況等。
5.3.3 協助建設環境信息平臺
5.3.3.1 主要內容
在環境檔案的基礎上,協助建設和維護園區環境信息平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
a)園區環境基礎設施概況及運營動態信息。
b)入駐企業基本環境信息(地址、行業類別、投產日期、環評及“三同時”執行情況、排污許可證信息、企業聯系人信息、主要原輔材料、工藝流程、產排污環節、主要污染物、污染治理設施、排放口信息、危廢產生與處置信息、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信息等)。
c)入駐企業環境動態信息(廢水、廢氣、工業固廢、危險廢物、噪聲、能耗、碳排放、水耗等動態信息。通過在線監測數據實時更新,或通過人工監測、核算、填報等方式定期更新)。
d)園區環境與能耗動態信息(在企業信息基礎上生成園區各類污染源排放清單,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能耗等重點目標進展狀況)。
e)園區環境管理空間信息(通過地理信息系統顯示企業位置、雨污水排放口、廢氣排放口、環境風險點、公共管廊、周邊環境敏感點位分布,以及園區規劃環評中提出的生態空間、產業控制帶等管控要求)。
f)園區企業污染防治技術和環境管理案例分享,國內外相關環保技術和管理經驗分享。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