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3-21 13:06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丁寧
差別化收費、資源化模式……寧波、長沙等多地“分出花樣”
除了立法之外,不少城市還在模式創新上下足了功夫。
寧波作為多次在住建部垃圾分類考核排名位列前三甲的城市,不僅在立法速度上處于第一梯隊(相關閱讀:垃圾分類看寧波:《寧波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通過),而且早在2015年就開始探索在垃圾分類工作推進的同時,采用經濟刺激輔助垃圾分類的模式,在2018年出臺了《關于核定寧波市城鎮非居民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標準的通知》,先行對非居民單位的生活垃圾的收費進行了進一步規范。據E20研究院調研,早在2002年寧波市就已出臺了相應的文件對非居民單位的生活垃圾和餐廚垃圾進行收費,此番修訂則是在全面推行垃圾分類的基礎上,對收費標準進行了進一步修訂,并提出了“兩個差別化”的理念:不同類別的垃圾差別收費;不同體量的垃圾差別化收費。具體而言,寧波市對餐廚垃圾采用了較一般生活垃圾更低的收費費率,以鼓勵對餐廚垃圾單獨進行分類;同時,垃圾處理實行超量加價收費,超過年度基準量20%(含)以下的,超過部分的垃圾處理收費標準上浮20%;超過年度基準量20%以上的,超過部分的垃圾處理收費標準上浮50%。(相關閱讀:透視發改943文:垃圾收費分類雙管齊下,固廢管理進入體系化)此外,寧波市全面開展垃圾收費的課題也正在持續深入,未來將把收費范圍從非居民單位擴展至居民,在法治完善的基礎上,通過合理的經濟刺激助力垃圾分類(相關閱讀:破題垃圾收費難: 寧波生活垃圾處理收費機制研究項目啟動)。
長沙則在分類模式上動了腦筋。與傳統的垃圾分類領先城市從前端向后端延伸的模式不同,長沙市的垃圾分類創新性地采用了“倒推模式”,通過豐富和保障末端資源化途徑來刺激前端的分類。當前,長沙地區尤以縣域及農村地區的“資源化分類”模式成效斐然:2013年10月,長沙縣通過采取自購服務方式,推出了有毒有害垃圾“統一收集、統一運營、統一處置”的舉措。經過近四年的探索,2017年5月,通過公開招標,兩年共計投入389.4萬元,引入大型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全域推進新一輪城鄉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統一回收、統一清運、統一處理”服務,不僅打通了全縣低值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的處置渠道,解決了鎮村垃圾分類的后顧之憂,也減輕了長沙市終端的處置壓力,還讓廢棄的玻璃、塑料、橡膠、紡織品等變廢為寶。而針對農村垃圾中含量較高的有機垃圾,湖南萬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于長沙縣試點農貿市場果蔬垃圾及園林綠化垃圾的處理項目,相關處置基地于2016年10月投入建設運營,項目用地36畝,規劃產能200噸/天;同時,依托該公司“第三代生活垃圾處置技術”,擬在部分鄉鎮開展試點,通過低溫熱解工藝將其他干垃圾變為油和炭等高價值資源,實現鄉鎮垃圾處理不出鎮。
隨著越來越多重點城市對垃圾分類立法工作的持續推進,勢必出現越來越多具有鮮明特色的垃圾分類優秀模式。“史上最嚴”的上海模式、“細分之王”的深圳模式、差別收費的寧波模式以及資源回收型的長沙模式作為當前較為突出的典型案例,將為更多后來者提供寶貴的參考經驗和借鑒價值,E20研究院也將對此長期追蹤分析,敬請關注。
【附】46個重點城市垃圾分類專項文件出臺情況統計表
注:1. 深圳市2018年2月發布的《深圳經濟特區生活垃圾分類條例(征求意見稿)》中提出,將垃圾分類標準細化為十三類,詳見前文。
2. 青島市2013年-2018年實施的《青島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中將生活垃圾分為6類(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易腐垃圾、大件垃圾、裝修垃圾),2018年修訂版草案改為四分法。
3.本文圖表及統計數據中所指的“立法”僅指專門對垃圾分類進行立法的條例,未包括涵蓋生活垃圾分類的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特此說明。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