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3-08 09:30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程云
對于河南出現的“環衛+焚燒”業務模式,E20固廢中心高級行研分析師李少甫曾指出:對于政府來說,一方面,將環衛+焚燒捆綁一起,省心省力,避免多次招標規劃手續繁瑣,甚至出現流標風險;另一方面,垃圾焚燒廠承擔清運職能利于提升焚燒量,緩解焚燒廠吃不飽,不能滿負荷運行狀況。
(3)項目包越捆越大,“馬太效應”或將提前:除了登州、鄭州上街區及中原區部分市場化試運行項目,服務期較短之外,中國固廢網發現,河南此次啟動的環衛一體化項目,絕大多數服務期限較長,少則3-5年,多則8-10年,甚至15-20年,其中北京環衛集團斬獲的鄧州市城區環衛項目,規劃的服務期限最長,高達20年,總合同金額近12億元,年服務金額5977萬元/年,位居“第一大包”。
從年服務費來看,本次重啟的20余縣市環衛項目,三門峽項目首年服務金額超過億元位列首位,該項目招標時引起巨大的關注,環衛領軍企業紛紛開進河南,僅過審的知名企業就有8家,業內熟知的中環潔、北京環衛集團、錦江生態、康潔環衛、龍澄高科、僑銀環保、中航美麗城鄉環衛等大咖均參與其中,最終北京環衛集團聯合體從8家中脫穎而出,年服務金額10598萬元/年,總合同金額10.77億元。
同樣矚目還有林州環衛項目、南陽內鄉縣環衛項目、新蔡縣環衛項目,年服務金額千萬級以上,合同期限10年,總合同金額超過5億元。
當然,這些億元級訂單,在PPP模式的助推下,項目包越捆越大,在道路清掃、路面除塵、綠化保潔等環衛作業外,將整個城區道路清掃+水面除塵+垃圾清運+公廁維護+垃圾中轉站的建設與運維+智慧環衛等內容也捆綁在一起。
谷林認為,隨著環境治理日益趨嚴,政府對環境治理效果更加重視。無論從效果出發,減少治理環節,還是為了便于管理溝通,都會促使服務需要更加綜合化,綜合環境服務需求將成趨勢,綜合服務能力要求也逐步提升。這種趨勢,自然會利于更有競爭實力的大型環境服務集團,而專業服務公司或可選擇成為大企業的配套服務商。未來市場將日益分化,馬太效應或將加速。
建立護城河,誰才是河南環衛市場的“贏家”
上一篇文章統計垃圾焚燒訂單發現,康恒環境成為“拿單王”,連中三標、連下三城,接連入手鄲城縣、新鄉原陽縣、鄧州市等三地垃圾焚燒項目,總投資達13億元成大贏家,首創環境也斬獲獲嘉縣垃圾填埋場項目和唐河縣熱電聯產項目,同時河南當地企業,比如河南城發環境、洛陽城市建設勘察設計院、滑縣城市發展投資亦是市場大戶。
至于河南環衛市場,項目激烈爭奪不輸于垃圾焚燒行業。從已公示的中標企業來看,既有北京環境公司、龍馬環衛、昌邑康潔環衛、僑銀環保、光大國際等領軍企業參賽,也有本土企業傲藍得環保、河南佳宇物業參與,更有來自山西、湖南、福建、上海、廣西、廣東等地的環衛企業加入,場面熱鬧非凡。中國固廢網發現,這場競標中,每家企業“作戰策略”和“拿單方式”不同,也很好地體現了市場日益分化背景下,不同企業對于各自位置的認知和堅守。
有的企業專攻大城市重點城區的一體化項目,比如北京環衛集團、龍馬環衛、龍澄高科、昌邑康潔環衛等,這些項目服務期限長,年服務費和總合同金額也大,少則1-2億元,多則10億元以上。在大項目開拓上,北京環衛集團略勝一籌,旗下的北京環境公司斬獲鄧州城區環衛項目和三門峽環衛+垃圾焚燒項目,總合同金額累計達22.72億元,按照本文開端提到釋放60億元的訂單,僅北京環衛集團一家,便占據河南三分之一的市場。
有的企業取得項目雖多,但由于年服務期限短,合同金額相對較少,但它們專攻某個地區的環衛項目,對其他想進入該地區的企業來說,也是個強勁對手,比如宇通集團成員企業傲藍得環保。自去年7月份至11月,三個月已斬獲7個訂單,5個位于自家革命大本營“河南鄭州”,涉及垃圾分類、道路清掃、垃圾收運、公廁運維等業務領域。
傲藍得環保斬獲的7個環衛項目
不止是河南,伴隨著垃圾分類、廁所革命、人居環境整治等利好政策的推演,其他地區環衛市場也在急劇放量。據E20研究院測算,到2020年,每年環衛市場或將有3000億元規模空間,開始步入“水大魚大”的階段。
規模雖大,但未必每家企業都能分得一杯羹,也存在局限性,尤其是當政府財力下降、甚至沒有支付能力的時候,項目可能會面臨政府失約風險,企業需做好調研,謹慎決策,也不要認為自己什么活都能干,大包大攬,看到需求便一擁而上,導致盲目擴張,以致出現很多問題,從而陷入困境。如2018年爆發的一系列環境企業危機很多就是由此引發的。
對于市場類似的分化與堅守,E20首席合伙人傅濤認為,企業的經營戰略,不僅僅只基于自己的能力,還要考慮系統因素,比如金融環境。2018年所謂的寒冬,也并非所有企業都受到負面影響,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經營,就能抗住風浪。沒有找準位置,由于錯誤判斷了形勢而盲目擴張的企業,在這場風浪的折翼,是一種必然。
在這樣的環境下,建議企業建立自身的護城河,認真經營屬于自己的市場,不能盲目冒進。也希望政府做好取舍,能為準確定位的企業提供更暢通的政策環境。
半年內,河南釋放了60億元的環衛訂單,不知您作何感想?歡迎讀者留言,接下來中國固廢網將繼續為大家梳理其他地區的固廢動態,歡迎持續關注。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