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3-01 10:04
來源:生態環境部微博
剛才你說,少數飲用水源地做了調整,這也是一種處理方法。我去年講過這個問題,飲用水源地情況比較復雜,有的是先有了工業企業、再有了城區、再有了飲用水源地,歷史上是這么發展來的;這樣就會導致水源地的布局不合理,工業園區、城市有些就座落在飲用水源的涵養區上,導致水源地保護非常困難,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么把這個城市搬走,可城市搬走了,飲用水源地的意義何在?要么就得調整飲用水源地。有些城市權衡之后就尋找新的飲用水源地,新的飲用水源地布局比較合理了,有利于從根本上解決飲用水源地安全保障問題。
中國青年報記者:前段時間,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總體規劃出爐,請問白洋淀水污染治理進展情況如何?下一步還有什么打算?
張波:白洋淀地處雄安新區,保護好白洋淀對雄安新區建設千年大計意義重大,生態環境部等有關部門和河北省政府對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都非常重視。
為了做好這項工作,生態環境部成立了推進雄安新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與河北省人民政府簽訂了《推進雄安新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戰略合作協議》,隨后又指導河北省編制了雄安新區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制定了大清河流域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協調財政部安排中央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新區的生態環境建設。支持白洋淀周邊開展“洗臉工程”。白洋淀周邊還有一些臟亂差等生態環境問題,如污水坑塘、垃圾亂堆亂放等問題還比較普遍,“洗臉工程”為白洋淀下一步的工作開展打下了基礎。
河北省也大力推進白洋淀及周邊生態環境治理工作,制訂出臺了白洋淀流域治理實施方案,組織開展污染治理的八大工程和生態提升六大專項行動。部署開展了白洋淀生態環境大排查、大整治,全面梳理白洋淀的突出環境問題,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和任務清單。加大羽絨、制鞋等行業污染治理力度,持續提升污水處理能力,78個淀中村、淀邊村實施了農村生活污水垃圾的處理工程,開展了農家樂的綜合整治。
總之,在各方的積極努力下,白洋淀的生態環境保護初步取得積極進展。這幾年白洋淀的水質總體在明顯改善,水質類別由劣V類改善到IV類,但距III類水質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
下一步,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支持指導地方開展雄安新區的水污染防治工作,為雄安新區建設作出積極貢獻,謝謝。
路透社記者:今天早上統計局公布了2018年統計公報,顯示煤炭消費量比上年下降1.4個百分點,萬元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請問您對此有何評論?2019年國家有計劃出臺經濟激勵政策,是否會對減排產生影響?
劉友賓:首先感謝你給我們帶來一個好消息。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嚴峻挑戰,中國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應對氣候變化不是別人要我們做,而是我們自己要做,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
剛才你講2018年最新數據,我這兒也有一個數據跟你說的是吻合的,2018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同比降低4.0%,超過年度預期目標0.1個百分點,較2005年累計降低45.8%,降幅超過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0%-45%的目標。
中國有句古話叫“一諾千金”。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始終立足國情承擔自己的環境責任和義務,信守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承諾。我們將繼續積極參與國際環境事務,履行我們所參加的各項國際環境公約,積極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有效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認真落實《“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確保順利實現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為應對氣候變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和力量。
北京晚報記者:我們注意到,飲用水源地整治行動主要針對于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請問農村飲用水安全情況如何?存在哪些問題?如何保障農村居民喝上安全放心水?
張波:飲用水源的問題是相當復雜的,過去我談的主要是城市的飲用水源,就已經很復雜了,農村的飲用水源更復雜。一方面,城市水源存在的一些問題農村也有,另一方面,農村的水源情況非常不平衡、千差萬別、量大面廣,所以我們在這個問題上特別謹慎。如果完全照搬城市水源的整治規范,按照統一的要求對農村水源進行整治,我們擔心難以落實且易造成“一刀切”,導致一些地方工作陷入被動。為了解決好這個問題,今年我們會用半年的時間深入調研,進一步明確農村水源保護技術規范,今明兩年,將以農村“千噸萬人”水源地為重點,開展鄉鎮級飲用水水源地排查整治,以此逐步帶動其他規模的農村水源保護工作,共同保障農村居民喝上安全放心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期,生態環境部向寧夏、內蒙古、黑龍江、河南等省級生態環境部門移送部分環評機構問題線索,引發輿論關注。請問在“放管服”改革下放環境審批權限的背景下,今年還將采取哪些措施進一步發揮環評作用?
劉友賓:環評制度是生態環境保護非常重要的制度,執行這么多年來對解決我國生態環境問題,特別是從源頭預防生態環境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立下了汗馬功勞。大家知道去年對環評法進行了修訂,有些同志擔心是不是放松了有關要求。生態環境部向地方生態環境部門移送環評機構問題線索,就是要向社會釋放明確信號,環評法修改后環評絕不會“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對環評行業的規范管理工作不僅不會放松,而且將進一步加強,對環評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將從嚴監管,確保環評文件質量不下降、環評預防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作用不削弱。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