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3-01 10:04
來源:生態環境部微博
生態環境部貫徹落實這個行動計劃,大致上是一個“1+8”的工作架構,“1”就是作為牽頭協調部門,我們將發揮好協調服務督辦的作用,各部門各地區工作要分好工,我們也會及時調度相關工作進展,加強督促檢查,及時向社會公開信息。對工作滯后的地區將召開調度會,實行滾動管理,工作滯后地區有關負責同志要亮亮相,對下一步該怎么辦表個態;好的地區也會介紹經驗,有關情況都會向社會公開,也歡迎大家到時候參加我們的調度會。對一些工作推動特別困難的地方,我們會去開現場會,加強指導幫扶;工作開展好的地區,我們會召開現場會,推廣好經驗好做法。對一些全局性問題,我們會開及時開一些研討會議,推動有關問題解決。
“8”就是生態環境部為落實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明確將開展八個專項行動,通過突破重點,帶動全局工作。這八個專項行動的方案材料已經擺在會場了,大家可以參考。
一是開展劣V類水體整治,對長江流域2017年底的12個劣V類國控斷面,通過整治今年爭取消除7個左右,明年再消除剩下5個左右,到2020年底基本消除長江流域劣V類國控斷面,當然我們也希望有條件的地方把省控、市控劣V類斷面也消除掉。
二是實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發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將入河排污口設置管理職能由水利部劃轉至生態環境部,切實打通了“岸上和水里”。小小的排污口整治為什么這么困難?以往排污口分散在幾個部門管理,原環保部門管的是排污單位,企業廠區邊界的排污口比較清楚,但出了廠界后,污水具體怎么走不太關心;水利部門管入河排污口,對“到底誰在排”不太清楚。尤其是對于很多排污單位共用一個排污口的,往往責任不清,甚至存在渾水摸魚現象。為了解決好這個問題,我們從“查、測、溯、治”四個方面先在江蘇的泰州市和重慶的渝北區開展了排查整治試點,其他城市“壓茬式”推進,取得經驗后在全國逐步推開。
其他還有“綠盾”專項行動、“三磷”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清廢”專項行動、飲用水源保護專項行動、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專項行動、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整治專項行動。這八個專項行動是我們落實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計劃的重中之重。
經濟日報記者:有的污水處理廠因為出水超標被處罰后喊冤,認為是進水濃度超標造成的,應該免責。您如何看待這個現象?
張波:你講的這個問題是一個熱點問題,具有一定普遍性。我注意到前段時間還有一場這方面的官司。其背后反映了各地在PPP實施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有深層次的原因。這件事我們稍微做一點分析,大家就看的很清楚了。
第一,污水處理廠出水達標排放是水污染防治法的明確規定,城市污水處理廠只要接納了這個污水了,就要按照法律的規定達標排放,這是法律責任。如果有其他原因導致了城市污水處理廠不能穩定達標排放,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就好比說你把我撞倒了,給我造成了損失,我肯定先追究你的責任,你說是那個人撞你導致的,你再追究那個人的責任,不能因為那個人撞的你,我就不追究你的責任。
第二,大家都要敬畏法律,既然污水處理廠有保證污水達標排放的責任,那么污水處理廠在接受來水的時候就要特別小心。如果接納的工業廢水太多,有毒有害污染物太多,沒有把握處理達標,就要謹慎接收。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問題實質是如何通過發揮市場作用來實現公共服務目標,這個也是PPP的核心。公共的服務目標,要通過市場主體來實施。所以要想合作好,實現公共目標,雙方必須有智慧、有擔當、有道德。有智慧就是各方要把可能出現的情況搞清楚,不能糊里糊涂的就簽合同;有擔當就是政府要有政府的擔當,企業要有企業的擔當,通過政府更好的發揮作用來激發和保障市場主體發揮決定性作用。
比如說在這個問題上,作為企業,是專業機構,在建污水處理廠之前就應該調查評估污水來源,這個工作不能少,而且很重要。PPP合同中要明確哪些污水可以進,哪些污水不能進,或者治到一個什么程度才能進,如果發現有可能某些廢水導致污水處理廠不能正常運行,就應該提前在PPP合同里面說清楚,這些廢水我要拒絕接收,或者要接收的話要給他一個納管標準,只有滿足了納管標準才能入管網。同時政府部門要維護和保障污水處理廠的權利,一旦PPP合同上規定了納管標準,監管部門就要按照標準去監管相應的工業企業。污水廠自己也要加強監管,要建立相應的技術手段。發現了問題要及時報告政府部門。如果報告了,并且有事實依據,有關監管部門不處理、不作為,污水處理廠可以起訴政府部門。這就體現了各方的責任,就會減少未來可能產生的問題。
前段時間一些PPP合同出現問題,多數都是因為政府、企業都想盡快把項目建起來,但沒有把可能產生的問題搞清楚、想明白,一旦發生問題就互相推諉,有的甚至是PPP合同約定的事項也得不到認真執行,這就涉及到合作雙方的道德問題。污水處理廠出水要達標排放,這是法律規定,這個問題不應該有爭議。
第三,我們提倡工業企業首先應該進相應的各類工業園區,將工業廢水納入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進行預處理,并達到相應的行業或地方排放標準。我們不提倡工業廢水直接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城市污水處理廠主要是處理城市生活污水的。如果能夠明確分開就不會出現剛才說的這一類問題。
新京報記者:黑臭水體整治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有的地方通過撒藥、填埋河道等急功近利的方式治理,請問生態環境部會不會出臺具體的整治細則?針對虛假整改、表面整改會不會加強問責?下一步將如何防止黑臭水體反彈?
張波:感謝您提出這個黑臭水體整治問題。去年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確實打得很辛苦,但是成效還是蠻明顯的。大家非常擔心的一個問題就是會不會反彈。我想這個問題首先還是要正確認識黑臭水體整治的重大意義。黨中央、國務院部署了黑臭水體整治這樣的攻堅戰,一方面是人民立場的體現,它著眼于解決人民群眾身邊突出的環境問題,群眾有強烈的呼聲,所以我們就要解決,這是我們共產黨執政的一個特點。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