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01-22 10:08
來源:首聯環境
2019年1月10日,由首聯環境和E20環境平臺聯合主辦的“2019 E20-首聯 大灣區危廢服務思享會”圓滿落幕。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危廢處置行業一片紅火,不斷有大型央企、國企跨界進入,各路資本也紛紛涌入。
2019年危廢行業是否會呈現一片“紅海”?危廢服務的發展趨勢如何?本次思享會邀請了眾多知名教授、專家學者、國內外業界大咖、投資人,圍繞上述兩個議題展開深入探討。
危廢的“藍海”和“紅海”
會議主持人: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著名環保人黃小山
薛濤:危廢是目前很熱的領域,但也充滿風險,并不是一切順利。本次“思享會”為閉門會議,匯集危廢相關領域的高手們于一堂,為大灣區危廢服務企業集智匯策。
黃小山:危廢近幾年火起來,主要是因為刑法新規“三噸入刑”。但業界也有另一股“寒流”襲來:文一波先生寫了一篇文章,他認為今年開始危廢是一片“紅海”。我們就把這個問題作為今天的第一個議題:2019年,危廢是繼續保持“藍海”還是會進入“紅海”?
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
根據多年的行業研究經驗,首先有一個基本規律,就是喊“紅海”聲音大的時候,不一定就是“紅海”,因為先嘗到甜頭的企業不希望有大量的后來者加入。第二,環保領域總體來看還是在“藍海”中。這一點可以從與其他行業發展周期的對比中得出。第三,從環保行業當中看,固廢行業整體是好于水處理行業。2018年,涉水的上市公司中,裁員30%的有很多,還有些被國企收購。而細分領域的危廢行業還處于高速發展階段。我個人認為,危廢行業仍處于發展生命周期的前三分之一階段,還是“藍海”,所謂的紅海是對危廢的風險缺乏敬畏之心的資本或者企業家所需要被提醒的。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溫宗國教授
危廢在中國剛剛起步,無論規模、技術還是經驗,都發展非常迅速,但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問題。第一,國家對固廢排放標準的要求加嚴,會實現跨越式的提升。從現在來看,危廢行業會是“十四五”發力的一個重點,排放標準可能會快速提升,倒逼并創造市場空間。第二,未來國家對大型、綜合、可處理多種廢棄物的綜合設施的扶持力度會加大。第三,環保部門正在探索采用大數據和物聯網的方式,包括遙感,立體式、全方位的對行業進行嚴格監控。最新的大灣區規劃中提出要推進“綠色生態灣區建設”,加強跨境轉移監管,提升固廢的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的水平,嘗試區域補償試點,并要求大灣區危廢和固廢信息共享、健全應急機制,推動大灣區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園的建設,為三地廢物回收和資源處置提供支持。
深圳市境成偉業環保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建偉
危廢行業有其特殊性。它不是市場經濟的產物,而是人們在生產生活活動中,反思自己的行為,通過政策催生的行業。因此我們應該注意到的是,企業是真做,還是假做。真心做事的話,危廢就不應該是高風險的行業。近年來資本市場對行業給出了很高的估值,導致了行業過熱。今天我們要更加重視行業的法規體系,這里面分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法律法規,告訴我們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不該做;第二個層次,技術規范,告訴我們應該怎么做;第三個層次是技術標準,告訴我們做到什么程度才叫做合格。做危廢這個行業,就是為了解決那些將會長期造成污染環境生態的安全隱患問題,因此我們應該始終抱著敬畏之心,時刻關注是否能夠滿足這個目標要求,認認真真去做好每一件事情,用科學的態度做,要想著做長久,不能只想著掙快錢。
深圳星河環境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曙生
第一,從數據看,2017年底,已發的危廢牌照總處理規模達8178萬噸,而實際處理量為2260萬噸,資質的有效性不到30%。從牌照規模看,危廢行業是紅海,從實際處理量來看,則還是藍海。第二,2018年,水泥窯協同處置危廢的處理量與專業窯處置量相當,2019年則很有可能超過專業窯處理量,加速了整個行業從藍海到紅海的轉變。第三,區域發展不平衡,比如山東省危廢處置行業馬上將進入激烈競爭的階段,而廣東省則還有一定的發展空間。 上海騰韶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張益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