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2-26 11:03
來源:貴州人民政府
(九)大數據電子信息產業。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戰略綱要,充分發揮大數據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引領作用,培育引進發展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智能終端等龍頭企業,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產業創新發展。到2020年,電子信息制造業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全口徑)收入完成500億元左右,電信業務總量完成1864億元。到2022年,電子信息制造業總產值達到1200億元,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全口徑)收入完成600億元左右。
1.加快發展智能終端制造及配套。大力發展新型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電視、醫療健康電子設備、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電子設備等高端通用型和消費型智能終端產品,帶動智能器件、敏感元件、印制電路板等配套產業發展,打造多層次、多門類的智能終端生產體系。
2.提升發展新型顯示產業。推動中大尺寸液晶電視、裸眼3D電視等整機產品擴產上量。重點支持液晶顯示屏和顯示模組、LED液晶電視電源驅動系統、音視頻線纜等配套產品發展,引進發展車載視聽產品。
3.著力發展電子元器件及電子材料。推動電子元器件向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高精度及高可靠性方向發展,支持基于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物聯網的新型傳感器件、智能終端配套元器件研發及產業化。推動半導體材料向高純度、高性能方向發展。
4.培育發展集成電路產業。以設計為龍頭、制造為核心、封裝測試為支撐,培育集成電路產業。從人才培養、資本集聚和技術積累等產業要素方面,圍繞集成電路培育拓展“芯片—軟件—整機—系統—信息服務”的大數據產業鏈。
5.大力發展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推動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工業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和服務的融合發展與創新應用,加快軟件開發、信息系統集成、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發展,引導貴陽、遵義、貴安新區等地積極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應用新業態、新模式。
6.推動大數據與工業深度融合。以系統構建全省工業互聯網體系為契合點,實施企業內外網絡改造提升、工業標識體系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生產設備數字化改造、企業“登云用云”等工程,推動貴州“工業云”平臺迭代升級,加快推進大數據與工業深度融合,發展工業互聯網。
7.推動數字設施升級。推動光纖到戶建設,建成更高水平的“全光網省”。實施4G信號城鎮盲點盲區消除,農村人員聚居區覆蓋,重要交通沿線覆蓋工程,推動“滿格貴州”取得新突破。加快實現省廣播電視網與全國互聯互通,建設全國有線電視互聯互通平臺核心節點。開展5G應用試驗,完成5G鐵塔建設規劃,積極推進5G商用。推進下一代互聯網建設應用,新建數字設施全面推廣應用IPv6,已建數字設施開展IPv6升級改造。推進北斗導航、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
(十)健康醫藥產業。
充分發揮我省自然資源生態和中藥、民族藥優勢,突出醫藥制造在健康產業中的重要基石作用,通過強化要素支撐、調整產業結構、深化開放合作,激發創新活力,實現產業中高速發展和向中高端轉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助力“健康中國”建設。到2020年,健康醫藥產業產值達到1080億元。2022年,健康醫藥產業產值達到1250億元。
1.高質量加快中藥材基地建設。聚焦大扶貧戰略行動,鼓勵和支持重點醫藥企業創新合作模式,到貧困地區開展藥材基地建設,助力脫貧攻堅。以道地藥材為重點,完善中藥材生產技術標準體系,推進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形成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優勢品種,打造貴州標志性藥材品種;大力推進藥食兩用中藥材產業化,支持以天麻、太子參、石斛等為原料開發養生保健產品,推進種植基地與鄉村旅游、文化推廣、生態建設、健康養生、藥膳餐飲等產業縱深發展。
2.加快發展醫藥制造業。做大做強中藥、民族藥,加強對中醫名方、驗方和醫院制劑的收集、篩選,開發一批新品種,引導和推動154個民族藥獨家品種的二次開發、市場開拓和品牌培育。加快推動中藥配方顆粒、經典名方類中藥及直接口服飲片等新型特色飲片開發。培育發展生物制藥,發展胎盤多肽注射液、人凝血酶原復合物、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等生物制品。加快發展化學藥,開展化學藥一致性評價,針對防治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發展參芎葡萄糖注射液等藥物。加快發展“洛鉑”“替芬泰”、糖寧通絡等新品種。積極研發康復輔助器具、智慧醫療等健康類產品。加大對化學藥生產企業一致性評價的技術指導,幫助有實力有產品優勢的企業盡快完成一致性評價。
3.拓展醫藥衍生產業新業態。著力發展綠色有機食品、保健品、功能性食品、醫藥流通、健康服務信息化等業態。重點培育具有貴州特色的天麻、鐵皮石斛等藥食兩用產業。拓展智慧醫藥產品,培育和引進智慧產品企業,開發精密輸液器,蛋白質芯片傳感器等高質醫用耗材產品。充分利用貴州大數據產業發展優勢,打造智能化生產車間,對藥品的包裝、倉儲、分揀、條碼追溯等實施智能化管理。
4.緊密銜接“三醫”改革推進藥品“四進”。緊緊圍繞實施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要求,加強藥品與醫保、招標采購等政策銜接。提升服務水平,積極引導和推進我省藥品新增進入新一輪國家藥典、醫保、基藥及各省市招標目錄,推動我省藥品拓展市場。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