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2-19 09:28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洪翩翩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有機垃圾處理市場正在加速釋放,特別是隨著“強制”垃圾分類時代的到來,廚余市場逐步被識別,展現出新的活力。大環境下,對于長期專注有機垃圾處理多年的固廢企業而言,“大顯身手”的時機到了。
12月14日,在“2018(第十二屆)固廢戰略論壇”上,朗坤環境集團環境園事業部副總經理張卓發表了題為“建設生態環境園,以核心科技引領城市有機固廢處理未來”的精彩演講。他表示,朗坤環境集團深耕有機垃圾治理市場近20載。當時這一工作任重道遠,這么多年堅持下來,公司日漸壯大,有機垃圾處理市場也迎來了“春天”。“我們始終堅信,這項事業非常值得去做。”
張卓
以下內容根據嘉賓現場發言整理。
一、朗坤環境集團:專注生態環境園及有機固廢領域20載
朗坤環境集團成立于2001年,主要從事生態環境園(餐飲廢棄物、廚余廢棄物、生活垃圾、動物固廢等有機固體廢棄物的綜合處理園區)、環境工程(環境修復工程、河道治理)等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會上,張卓對朗坤環境集團的發展歷程進行了簡單介紹,具體如下:
朗坤環境集團發展歷程
張卓表示, 2008年,朗坤環境集團建成全國首個現代化動物固廢無害化處理項目--深圳衛生處理廠,項目處理規模為57噸/日,目前始終在穩定運行。2015年,公司又拿下了全球最大的城市有機垃圾處理項目--廣州生物質綜合處理廠項目。該項目投資額10億元,處理規模3300噸/天,分兩期建設,一期規模2040噸/天。這一項目是集餐飲廢棄物、廚余廢棄物、糞污、動物固廢等四種廢棄物的綜合處理園區,當時在國內,乃至全球屬于首創。
據悉,截至目前,朗坤環境集團在全國投資建設的生態環境園項目達50個。
憑借多年耕耘和對品質的執著追求,朗坤環境集團得到了行業及社會各界的認可,公司先后獲得2017有機廢棄物領域領先企業、2017最具投資價值園區獎、2016中國循環經濟發展突出貢獻獎、2015有機廢棄物領域資源化利用年度標桿企業、2014固廢行業動物固廢處置投資運營年度領跑企業等獎項。
二、朗坤LCJ超級厭氧微生物技術:致力于引領城市有機固體廢棄物處理革命
作為從事投資與運營有機固廢的公司,朗坤環境集團在重視資本和管理外,始終將技術革新擺在首位。張卓表示,技術先進性才是第一生產力。這兩年,朗坤環境集團歷經“十年磨劍”,在技術上再上新臺階,自主研發的LCJ超級厭氧微生物技術得到了產業化應用。
眾所周知,厭氧發酵是一種成熟的垃圾能源化技術,指利用厭氧微生物的轉化作用,將垃圾中大部分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質進行分解,轉化為沼氣的處理方式。該技術由于污染小、資源化程度高,已經成為國際、國內餐廚垃圾等有機固體廢棄物主流的無害化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
與主流研發方向不同,朗坤環境集團另辟蹊徑,將重點放在了厭氧技術的“軟件”厭氧系統的微生物上。經過近十年探索,朗坤環境集團馴化培養、優化選育的厭氧產甲烷菌——LCJ超級厭氧微生物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張卓表示,LCJ超級厭氧微生物技術可以將傳統技術完成對有機廢棄物生物降解所需的30天反應周期縮短至7~10天以下,且所需反應器容積降低一半以上,系統投資降低30%以上。
“和當前世界主流厭氧產甲烷菌降解效率相比,朗坤環境集團純化和基因重組后的厭氧產甲烷菌處理效率提升3倍以上”,對此,張卓頗為自信。更令人欣喜的是,這一研究成果已經成功應用于產業實踐。
張卓表示,截至目前,在項目穩定運行的情況下,采用LCJ超級厭氧微生物技術,同樣的處理廠產出處理能力可以實現翻番。同時,降解率由傳統的70%-80%提升至90%以上,甲烷產生量提升15%,從而實現經濟效益提升2-3倍,整體用地節約30%-50%。
會上,張卓給出了一組實際工業應用和實驗室的對比數據,結果顯示,LCJ超級厭氧微生物技術完成生物降解所需平均完成降解所需反應周期約為7-10天。在200t/d規模下,每天可多得到沼氣3000m3。
實際案例應用中,龍崗紅花嶺生態環境園固體資源再生中心項目針對餐廚垃圾等有機固體廢棄物原處理能力為200噸/日,應用LCJ超級厭氧微生物后,處理能力可達600噸/日。
據悉,朗坤LCJ超級厭氧微生物技術可廣泛應用于各類城市有機廢棄物處理領域,包含餐飲垃圾、廚余垃圾、混雜生活垃圾、人畜糞污、園林綠化廢棄物、厭氧污水處理、市政污泥等。
目前,該技術被國家科學技術部下屬中國民營科技促進會科技成果評價會及中科院等7家單位專家認定。認定報告明確該項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適用于處理各類城市有機固廢,能有效破解垃圾圍城現象,經濟與環境效益顯著,市場前景廣闊。
三、朗坤項目案例展示
1.廣州生物質綜合處理廠—全球最大的城市有機垃圾處理項目
廣州生物質綜合處理廠由朗坤環境集團采取BOT模式投資、建設、運營,項目投資總額為10億元,最大處理規模可達3300噸/日(兩期總處理規模)。該項目是國內首個包含餐飲廢棄物、廚余廢棄物、生活垃圾、動物固廢、糞污處理、沼氣利用和生物柴油生產的一體化、綜合性的大型資源利用項目。
2018年3月,廣州生物質綜合處理廠作為廣東省人民政府特別推薦的項目,亮相CCTV-2財經頻道《經濟信息聯播》兩會財經觀察專題報道。
編輯:洪翩翩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