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2-08 17:57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王媛媛
作為國內領先的環衛裝備制造商和服務商,在業界看來,中聯環境是名副其實的“實干派”企業。手握行業首屈一指的研發和制造能力,是國內環衛裝備行業的穩固龍頭。歷經22年的積累和探索,中聯環境從生產清掃車起家,發展到今天成為全環境服務運營商,中聯環境在不斷的沉淀和積蓄能量。 2018年,中聯環境以152.5億元身價納入盈峰環境版圖,促成了一場“史上最大并購”,這在今年可謂驚動行業的一件大事。這一年,中聯環境完成了里程碑式的跨越轉型,進入了飛速發展的新階段。
牽手盈峰環境,迎來最好的時代
2018年7月17日,盈峰環境發布重大資產重組報告書,公司擬以152.5億元收購中聯環境100%股權。收購完成后,中聯環境進入盈峰環境上市公司平臺,成為盈峰環境全資控股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收購方盈峰環境從2015年就開始進行“全面進入環保行業”的戰略轉型,在收購之前,業務已經涵蓋環境監測、水環境治理、大氣治理、固廢處理、土壤修復、環境運營服務等。盈峰對于中聯環境可謂“覬覦已久”,早在2017年5月,盈峰環境就以73.95億元收入中聯51%的股權。此次并購的達成,成為了其拿下中聯環境控制權的終極一步。同時,此次并購也以其152.5億的巨額成交價成為了截至目前環保行業史上最大的并購案。
此次并購的達成,中聯環境完成了與資本市場的對接,同時將中聯環境的環衛裝備業務、城鄉環衛一體化業務與盈峰環境的垃圾處置業務進行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串聯,達成優勢互補。正如中聯環境CEO張建國多次在公開場合表達“中聯環境將擁有更大的平臺、更活力的機制。上市公司盈峰環境將帶動中聯環境體制和機制的變革創新,進一步激發公司發展潛力”。
而這位實力東家盈峰環境心中抱有一個終極目標——在10年內成為國內民營環保產業集團的龍頭。中聯環境仿佛踏上了這趟高速行駛的列車,將充分發揮其優勢,與盈峰譜寫互利共贏、協同發展的新篇章。
環衛領域的“實干派”,業務實現穩定增長
中聯環境自1996年成立以來,深耕環衛裝備產業,有著業內首屈一指的研發能力,構建了全國最完善的環衛裝備產品線。在我國城鄉勞動力成本、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提高的大環境下,中聯環境在環衛產業機械化發展的道路上穩扎穩打直擊行業痛點。
在環衛裝備領域,中聯環境已有清掃車、清洗車、垃圾車、市政車、新能源車等產品系列合計約400 余款,截至2018年4月30日,中聯環境共取得專利授權610項。2018年,中聯環境用成績說話,繼續展示了其在環衛裝備領域的強大實體:
今年3月,中聯環境向長春市交付140余臺環衛裝備,斬獲2018年首個億元大單;
6月,中聯環境順利向北京環境有限公司交付近4000萬環衛設備;
同月,中聯環境冀南分公司中標雄縣農村生活垃圾環境整治采購項目,分別為8噸、18噸、25噸壓縮式垃圾車共計27臺,總金額近1500萬元;
7月,中聯環境云南分公司中標個舊市生活垃圾收轉運設施建設工程——設備設施項目,金額近2500萬;
同月中聯環境與意大利Ladurner公司積極合作,再次與歐洲某客戶簽訂51臺自裝卸式垃圾車上裝合同,這是歐洲客戶繼2018年5月份采購12臺設備后再次批量采購;
近日,中聯環境16輛全新的壓縮式垃圾車交付陜西省楊陵區,用于楊陵區城鄉生活垃圾收轉運,改善楊陵全區城鄉人居生活環境。
根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中聯環境已有環衛裝備產品線的市場份額連續多年均幾乎占據了整個行業的1/3,遙遙領先于該領域的其它競爭對手。然而,中聯環境并不滿足于現有的成績。2018年初,中聯環境對外發布了戰略轉型方向:從單一的環境裝備制造商向高端環境裝備制造+城鄉環境綜合服務商轉型。近年來,中聯環境依托環衛裝備研發制造優勢和獨特的環境綜合治理理念,在城鄉環衛一體化業務上強勢崛起。今年,截止到11月,據中國固廢網不完全統計,中聯環境中標的環境服務項目累計十個:
早在2013年,中聯環境就開始布局環衛服務市場,經過5年的探索,落地的環衛PPP項目已遍布廣東、貴州、江西、湖南等省份。未來,中聯環境將籌集200億元用于環境投資運營。中聯環境執行總裁陳培亮判斷:有國家政策引導、推動,隨著政府市場化運作,服務外包,社會資本會大量進入城鄉環衛一體化PPP這個行業,未來5到10年是一個投資熱點。從近年來城鄉環衛一體化PPP項目遍地開花的形式看來,這確實是國內影響力較大的環衛市場化模式,也是未來環衛市場化的發展中心。
智能化轉型,進一步完善硬件布局
作為環衛行業的裝備領頭人,中聯環境并沒有滿足于現有的成績:在2018年初,中聯環境對外發布了另外一個轉型升級的方向,就是將公司從機電液一體化傳統技術研究與裝備制造向智能化與互聯網創新技術研究及智能制造轉型。同期,與長沙市高新區簽訂投資框架協議,擬投資30億打造環境產業智能制造工廠行業標桿。
今年4月,中聯環境發布全球首款環衛智慧機器人,結合“互聯網云+”等技術于一體,協同已有的無人駕駛環衛車、新能源動力裝備,進一步完善硬件布局。
10月,中聯環境宣布投資成立合資子公司酷哇中聯智能科,將在未來兩年投資規模為20億元。
近日,全球首個環衛智慧機器人集群在長沙橘子洲景區編隊上崗,從1998年推出國內首臺吸掃式掃路車,到如今推出全球首款環衛智慧作業機器人,無人駕駛的掃路車是中聯環境“從傳統的裝備制造向產品智能化和智能制造”全面轉型具體實踐的縮影。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