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1-15 10:13
來源:中聯環境
11月14日, “醴陵市城鄉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PPP項目簽約儀式” 在長沙隆重舉行。作為湖南省內首個采用生活垃圾MBT預處理技術的項目,其總投資達7. 17億。項目涵蓋了醴陵市城鄉生活垃圾收運系統建設項目、醴陵市城鄉生活垃圾預處理及焚燒發電項目、醴陵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項目3個子項目,年處理垃圾超過21.9萬噸,輸出電量6900萬度。
醴陵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余漢平局長和中聯環境環境治理公司總經理李敏簽約
醴陵市委副書記、市長康月林、醴陵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曾毅鵬、株洲市城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堅、醴陵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陳佳等政府領導以及中聯環境CEO張建國、執行總裁陳培亮等企業負責人出席。
會議現場,中聯環境CEO張建國詳細介紹了該項目的運營模式和優勢亮點,通過對醴陵市城鄉生活垃圾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處理,維護市容環境衛生、促進資源循環利用,保證垃圾收運一體化、垃圾處理的安全,實現垃圾從源頭到終端的有效處置。
三大子項目
打造垃圾綜合處理樣板工程
垃圾收運系統建設項目總投資約1.17億元,采用“城鄉一體化治理” 的模式,對城區的生活垃圾進行轉運,對鄉鎮的生活垃圾進行收集轉運,設立監控中心,實現智能調度和動態規劃,建立智慧環衛系統。
垃圾預處理及焚燒發電項目總投資額約5億元,建設內容為城鄉生活垃圾預處理及焚燒發電廠,生活垃圾在經過前端MBT預處理后,可實現25%~30%的減重;產出的RDF燃值可達12000KJ/Kg ~18000KJ/Kg,媲美普通燃煤的燃值,同時RDF的含水率降至20%左右,大大降低后端焚燒系統的維護費用、煙氣處理費用及飛灰產生量。
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項目主要為現有填埋場改擴建及其后填埋場運營,經改擴建設計后,此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使用年限可至2043年,與生活垃圾預處理及焚燒發電項目同期平穩運營。
中聯環境致力于將醴陵項目打造成為集垃圾收、轉、運、處一體化及資源化處理、樣板展示、互聯網監控中心三位一體的綠色環保型樣板工程,在資源有效利用、拉動區域經濟、節能減排、保護環境方面都有積極建樹。
項政企協同深入推進
探索人居環境發展新途徑
醴陵市委副書記、市長康月林在致辭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對項目的成功簽約表示祝賀,并強調醴陵市與中聯環境有著“共同的優勢、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目標”,此次合作必定是強強聯合,必將實現雙贏共榮局面。致辭中,他充分肯定了中聯環境著眼于中國環境治理全局,立足于環境治理對裝備制造的新要求,不斷推出促進環境治理創新發展的新工藝、新裝備、新模式,為中國環保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所做出的突出貢獻,并期待借助中聯環境新工藝、新技術,探索醴陵市環境治理新模式,推進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提高資源化利用水平,最終實現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
據了解,近年來,中聯環境通過內生增長、引入歐洲先進環保技術,整合國內外的研發運營優勢,全面深化環境產業布局,在深耕生物質廢棄物綜合處理、滲濾液處理、城鄉環衛一體化等傳統優勢項目的基礎上,不斷尋求機會強化優勢互補。今年,中聯環境正式并入盈峰環境,將進一步借助盈峰環境豐富的項目投資和運營管理經驗,整合集團公司資源,積極探索拓展業務版圖。
未來,中聯環境將更著眼于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全局,重點關注與生活垃圾的前端分類收集、無泄漏無污染轉運、后端資源化處置相關的,全生命周期的環保裝備、環保方案的研發和投資應用,積極探索新型合作模式,協助政府解決環境難題,為改善人居環境,承擔企業公民責任。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