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1-12 10:09
來源:漳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市教育局督促指導學校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將生活垃圾分類相關知識納入幼兒園、小學、中學及其他教育機構教學內容,在市屬高校、中小學、幼兒園中開展垃圾分類進課堂教育活動,組織教職工、學生進行垃圾分類實踐,發揮“小手拉大手”的作用;督促幼兒園、中小學校、大中專院校將餐廚垃圾交給已取得收集運輸和處置許可的單位進行收集運輸和處置。
市旅發委負責督促指導A級旅游景區利用各種宣傳媒介、場所和時機對游客進行宣傳、引導、教育;督促指導星級飯店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將餐廚垃圾交給已取得收集運輸和處置許可的單位進行收集運輸和處置。
市環保局負責監督管理市區有害垃圾的運輸、處置工作,督促加快危險廢棄物處置設施建設,依法依規對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處罰。
市食品藥品監管局負責對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的監管,協助督促餐飲服務經營者和單位食堂落實餐廚廢棄物管理制度。對因違反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被責令關閉的餐飲服務經營者,其主體資格終止的,依法注銷《食品經營許可證》。
市衛計委負責督促醫療機構做好醫療廢物與生活垃圾的分流、分類工作,防止醫療廢物混入生活垃圾中;做好醫療廢物處理設施建設、運營監管工作。
市城管執法局負責依法查處從事垃圾經營性收運的單位和個人在運輸過程中沿途丟棄、遺撒垃圾的行為,查處把其他垃圾與生活垃圾混雜堆放的行為。
市公安局負責全市環衛和垃圾收運車輛定點停靠收集垃圾、相關車輛掛牌等協調保障,依法查處整治無收運資質的餐廚垃圾收運車輛,依法打擊利用餐廚垃圾加工的油脂進行生產經營的危害環境與群眾人身健康的犯罪行為。
市規劃局負責協助做好生活垃圾收運、處置設施建設的規劃和選址;結合生活垃圾中轉站、小區等規劃,做好環衛專用停車場和生活垃圾收集設施設備置放場所的規劃和選址。
市國土資源局負責生活垃圾分類項目用地保障工作。
市商務局負責推進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的回收管理,制定并實施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規劃、產業政策,督促農貿市場、非星級酒店、賓館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市經信委負責推進再生資源的綜合利用。
市工商局負責指導生活垃圾收集運輸、處置及深加工企業進行依法登記注冊,對違反生活垃圾分類的收集、運輸、處置企業,按相關規定配合有關部門予以查處,情節嚴重的,由登記機關依法吊銷管業執照。
市農業局負責依法查處使用未經無害化處置的餐廚垃圾飼養畜禽的行為。
市科技與知識產權局負責推進生活垃圾等科研項目的研究和開發,促進低碳、循環利用等先進適用技術的應用,為循環經濟的發展和生態環境的保護提供科技支撐。
市民宗局負責指導促進宗教團體、宗教場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發揮宗教界和信教群眾在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對全市納入民宗部門登記管理的民間信仰活動場所有重點地進行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引導和管理。
市交通運輸局負責對有害垃圾的承運單位進行監管,督促公交場站、客運場站等公共場所和公交車、出租車等公共交通工具的經營者和管理者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并采取各種形式加強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宣傳教育。
市民政局負責督促養老機構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市文廣新局負責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納入城市文化建設內容,積極開展以生活垃圾分類、提高生態文明為主題的文化宣傳活動,加強輿論引導,不斷營造生活垃圾分類的社會文化氛圍。
市國資委負責組織、督促市屬國有企業的垃圾分類工作,并建立監管檢查機制。
市水利局負責指導監督江河流域水面保潔工作。
團市委負責組織領導團組織及青年志愿者隊伍,積極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負責組織志愿者在城市公共場所、居民區對市民、游客進行垃圾不落地的勸導、監督,對生活垃圾分類進行指導、宣傳、試點。
市婦聯負責宣傳、指導、發動婦女及家庭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其他市直相關部門接照各自職能和本方案的規定,督促指導本行業本系統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各級黨政部門、部隊、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大專院校、中小學校等根據國務院、省、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納入本單位日常工作管理內容。加強對所轄食堂的管理工作,指導餐廚垃圾分類投放和收運,充分發揮市直黨政機關等公共機構的示范引領作用。
2.區級政府職責
薌城區、龍文區政府,漳州高新區管委會對本轄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負總責,按照“屬地管理、轄區負責”的原則,組織協調轄區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建立生活垃圾分類監管體系。(1)相應成立區級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和區、街道(鎮)垃圾分類管理機構,配備專用辦公場所及專職人員;(2)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宣傳、指導、監督、發動、引導及有關協調工作;(3)負責組織所轄建成區內有關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間組織和居民群眾、餐飲服務經營者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落實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投放工作;(4)做好前期數據摸底,具體負責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垃圾分類桶、垃圾屋、果皮箱、建筑垃圾消納場)設置和運營監管、分類垃圾袋發放、補貼核定發放、積分獎勵及數據收集、統計等工作;督促垃圾運輸企業分類運輸。
四、分類方法
(一)主體范圍
市區范圍內以轄區為單元,各居住區域、單位區域、公共區域主體負責對其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分類,連線成片整體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建立政府、社區、企業和居民“四位一體”機制。
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等公共機構要按照《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等5部門關于推進黨政機關等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國管節能〔2017〕180號)要求帶頭示范,率先推行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帶動周邊居民小區連線成片整體推進,逐步擴大垃圾強制分類范圍。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