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1-12 10:02
來源:中國給水排水
1、郝吉明:打贏藍天保衛戰關鍵性挑戰在哪里?
中國工程院院士、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分室教授 郝吉明
回顧過去5年大氣治理工作,郝吉明感受頗深:“大氣十條實施以來,大氣污染領域實現了一系列的歷史性變革,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問題。”
在總結回顧過去5年的工作脈絡后,他特別分析了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挑戰,并提出中肯建議。郝吉明說,首先,必須清醒地認識到,PM2.5防治剛剛走出第一步,依然任重道遠;其次,治理的渠道成效總是先易后難。空氣質量管理進入了PM2.5和臭氧協同防治的深水區。
第三,產業能源和交通結構的調整,是一個長期系統的工程,還需要時間。此外,繼續提升科技服務能力,構建精細化的大氣環境管理治理體系,還需要花更大力氣。“科技引領,在科技上花更大投入,取得更多的進展,是持續支撐科技治霾的必然條件。”
郝吉明建議,要繼續鞏固深化大氣污染防治的成果,同時進一步擴大治理區域,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之外,建議加上川渝地區、汾渭平原、長江中央城市群新三區。在優化能源、產業和交通結構調整上,要考慮如何優化鐵路、公路、水運相結合的運輸體系。
對于“十三五”國家減排工程的推進,他認為,清潔柴油車、非電行業污染控制、VOCs減排等是非常需要的。特別是針對氮氧化物和VOCs兩類污染物。
郝吉明在發言中特別強調要加強科技支撐和能力建設。目前在大氣科技支撐和能力建設方面,還缺少統一規劃,缺少頂層設計;空氣質量標準科學性和匹配性有待改善;如何建立基于大數據的科學決策平臺,還有很多挑戰。
他最后表示,總體上,我們大氣治理的方向是正確的,執行和保障是有利的。還要繼續總結經驗,堅持不懈努力,一個戰役接著一個戰役的打。“相信到2050年我們基本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指導值是非常有希望的!”。
2、彭永臻:新型生物脫氮除磷能否解決污水處理瓶頸?
中國工程院院士、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工業大學教授 彭永臻
各位專家、各位同行,大家好!我介紹題目是污水生物脫氮除磷研究的現狀與展望、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的問題與任務、傳統污水生物處理工藝與問題、新型生物處理脫氮除磷技術、厭氧氨氧化脫氮技術及厭氧氨氧化處理城市污水的展望。
我國消除黑臭水體是我們國家重要的戰略任務。
現在城市污水處理有兩大難題。第一污水脫氮除磷難。第二污水處理廠的優化和節能降耗。因為城市污水運營費用非常高,節能降耗是永恒的主題。另外隨著中國污水處理率的提高,黑臭水體的解決,氮磷超標排放日益嚴重,導致風險化日益普遍。風險化成為全球性的水污染問題。可以說脫氮除磷成為當今污水處理領域的重大問題,特別是城市污水。
隨著我國污水處理不斷提高,消除黑臭水體解決,由水體富營養問題日益嚴重。我們可以看到盡管是2015年的指標數據,現在也是這樣,我國重要大型湖泊水庫面臨非常嚴重的富營養化,至今沒有得到解決。中國污水處理廠主要矛盾從有機物去除轉到氮磷污染物的去除,特別是氮磷去除普遍不高,成為當今污水處理廠亟待解決的主要矛盾。
這是2002年頒布的標準,比較難以達標是總氮,還有總磷。主要圍繞氮磷沒有達標。我們看看澳大利亞,他們標準比我們還要嚴,總氮的標準是10,達標率90%不行,總氮小于10%,達標率90%不行,還要保證總氮小于5%,概率至少保證50%。非常嚴格的控制。
我們國家水污染中脫氮除磷存在的問題。我國大多數的污水處理廠都沒有達到一級A的排放標準,其中瓶頸問題是總氮沒有達標。我國的污水處理標準過嚴了,不是這樣,達到一級A的標準,仍然遏制不了富營養化的蔓延。我國應該針對敏感水環境區域制定更加嚴格的標準。太湖、環渤海周邊等要制定嚴于國家一級A標準的排放。
還有另外一種情況,有些地區流域真沒有必要到一級A的標準。臺灣不用搞脫氮除磷,臺灣周邊是公海,排點氮磷往海里一放,給海里增加到富營養化物質。黑龍江往往沒有必要脫氮除磷。還有一些區域實際上也沒有富營養化,從來沒有聽說特別大的河流有富營養化的問題。富營養化有幾個條件,氮磷、溫度、陽光、擾動,因此標準該嚴的嚴,該松的松。
下面是比較具體,第二個問題傳統污水生物處理工藝和問題。從全世界來看,在兩個世紀有固體沉淀,處理城市污水的懸浮物,上世紀20年代初,我記得上學到上海參加污水處理廠特別驚訝,20年代在上海建立一個活性污泥法污水處理廠。上世紀70、80年代,全世界脫氮除磷,富營養化在全世界爆發了。隨著BOD、脫氮除磷,使污水處理工藝越來越復雜,帶來很多技術問題,處理工程,包括機械儀表處理問題。脫氮除磷的問題納入處理流程之外,提出了非常多的科學問題。
再看看脫氮除磷的大問題,污水除磷可以通過生物除磷和化學除磷。污水脫氮,只有生物脫氮才是最經濟有效的,而且對于城市污水來講是唯一的,不僅是經濟有效而且是唯一的方法,到現在還沒有聽說哪個城市污水處理廠不用生物脫氮。原因是什么?混凝沉淀不能去除微濾、納濾口徑,區別不了水分子大小,只有反滲透才能區別水分子大小。反滲透處理是中水,對于城市污水處理來講生物脫氮是唯一選擇的。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