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0-29 14:07
來源:洛陽市政府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市工信委、環保局、煤炭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2)實施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嚴格落實《河南省耗煤項目煤炭消費替代管理(暫行)辦法》,所有新建、改建、擴建的耗煤項目一律實行煤炭減量,所有符合政策的新上非電行業耗煤項目新增燃料煤總量實行雙倍減量替代;對上年度空氣質量排序末位的縣(市、區)新上非電行業燃煤項目實行限批;對未完成上年度煤炭消費減量目標的縣(市、區)實行耗煤項目區域限批。除熱電聯產項目和已核準的在建燃煤發電項目外,全市“十三五”期間不再新上燃煤發電項目。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市工信委、環保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2. 加快推進清潔取暖
(1)加快實施集中供熱。加快供熱管網建設,充分釋放和提高電熱供熱能力。2018 年 10 月底前,宜陽龍羽“引熱入洛”工程建成投用;孟津華陽“引熱入洛”工程孟津段建成投用;城市區年度新增集中供熱面積 600 萬平方米,累計供 熱 面 積 達 到 6130 萬 平 方 米 , 城 市 區 集 中 供 熱 率 達 到80%。2019 年孟津華陽“引熱入洛”工程建成投用;啟動南線伊川“引熱入洛”工程建設;城市區年度新增集中供熱面積300 萬平方米,累計供熱面積達到 6430 萬平方米,城市區集中供熱率達到 85%,城市區清潔取暖率達到 100%。2020年 10 月底前,擴大偃師“引熱入洛”供熱面積,實現伊濱區供熱全覆蓋;城市區年度新增集中供熱面積 260 萬平方米,累計供熱面積達到 6690 萬平方米,城市區集中供熱率達到87%。各縣(市)要結合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建設工作部署及當地實際,優先發展集中供暖,逐年提高集中供熱普及率。
牽頭單位:市城市管理局
責 任 單 位 : 市 發 展 改 革 委 、 住 房 城 鄉 建 設 委 , 各 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2)加快實施居民生活燃煤替代。充分利用國家對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的支持政策,加快推進清潔取暖和建筑節能改造。2019 年實現新增雙替代供熱面積 1260萬平方米。2020 年實現新增雙替代供熱面積 1140 萬平方米。供熱供氣已覆蓋和已完成“煤改氣、煤改電”的區域潔凈型煤加工配送中心逐步退出。市工商局要加強散煤流通環節的監管,嚴查銷售散煤的行為;市環保局要加強消費環節的監管,嚴防燃煤茶浴鍋爐、燃煤大灶、經營性小煤爐反彈復用。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城市管理局、工商局、財政局、煤炭局、環保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3)擴大天然氣利用規模和供應保障能力。按照“國家新增天然氣量優先用于城鎮居民和大氣污染嚴重地區的生活、冬季取暖散煤替代”的精神,積極爭取燃氣指標,保障城鄉用氣需求。在充分落實氣源的條件下,在熱負荷相對集中的工業集聚區、產業園區新建和改建天然氣集中供熱設施,鼓勵新型工業、高技術企業利用天然氣。深入推進城鎮天然氣利用工程,不斷提高縣(市)重點鄉鎮氣化水平。加快儲氣設施建設步伐,2020 年采暖季前,至少形成不低于保障洛陽市日均 3 天用氣量的應急儲備能力,各縣(市、區)政府、城鎮燃氣企業和上游供氣企業的儲備能力達到量化指標要求,建立完善調峰用戶清單,采暖季實行“壓非保民”。全市域不再新建天然氣熱電聯產和天然氣化工項目。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 任 單 位 : 市 環 保 局 、 財 政 局 、 城 市 管 理 局 , 各 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4)加快農村“煤改電”電網升級改造。制定專項實施方案,統籌推進輸變電工程建設,滿足居民采暖用電需求。鼓勵推進蓄熱式等電供暖。各縣(市、區)政府對“煤改電”配套電網工程建設應給予支持,統籌協調“煤改電” “煤改氣”建設用地。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國土資源局,洛陽供電公司,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3. 開展燃煤鍋爐綜合整治。全市域不再審批、新建 35蒸噸及以下的燃煤鍋爐。對燃煤鍋爐拆改實施逐年遞減的資金獎補方式,對 2018 年 10 底前完成拆改的 10 蒸噸以上燃煤鍋爐,給予 6 萬元/蒸噸資金獎補;對 2019 年 10 月底前完成拆改的 10 蒸噸以上燃煤鍋爐,給予 4 萬元/蒸噸資金獎補;對 2019 年 10 月底后完成拆改的燃煤鍋爐,不再給予資金獎補。2019 年 6 月底前,全市燃氣鍋爐完成低氮改造,改造后氮氧化物排放濃度不高于 50 毫克/立方米;2019 年 8月底前,生物質鍋爐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19 年 10 月底前,伊川縣、孟津縣完成縣城電熱替代燃煤鍋爐集中供熱工程建設。2019 年 10 月底前,基本淘汰全市范圍內 35 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確需保留的 35 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必須實現超低排放且加裝在線監控設施。2020 年 10 月底前,城市區燃煤鍋爐全部停運。
牽頭單位:市環保局
責任單位:市質監局、發展改革委、城市管理局、工信委,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4.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繼續實施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健全節能標準體系,大力開發、推廣節能高效技術和產品,實現重點用能行業、設備節能標準全覆蓋。全市新建高耗能項目單位產品(產值)能耗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城鎮新建居住建筑執行 75%節能設計標準,到 2020年,全市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 50%以上。進一步健全能源計量體系,持續推進供熱計量改革。結合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建設,加快推進城鎮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和農村住房節能改造。
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責任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工信委、質監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管委會)
5. 加快發展清潔能源和新能源。到 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 11%。有序開發水電,優化風能、太陽能開發布局,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加快開發風電資源,持續推進沿黃山地、伏牛山區風電場項目建設,2020 年全市風力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 70 萬千瓦。有序發展光伏發電,結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村級光伏電站建設,2020 年全市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 85萬千瓦。大力發展地熱供暖,2019、2020 年分別完成地熱供暖 50 萬平方米、80 萬平方米。多元利用生物質能,鼓勵汝陽縣、孟津縣、新安縣等縣域研究探索生物質沼氣綜合利用、生物質熱電聯產、生物質成型燃料等項目,有序推進垃圾發電等熱電聯產項目。全市優先全額消納非化石能源發電,新增用電主要依靠區域內非化石能源發電。統籌當前和長遠,加強謀劃對接,爭取納入全省“外電入豫”建設方案,加快構建多通道輸送電格局。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