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0-22 14:32
來源:包頭市政府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加強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建設天藍、山綠、水清、空氣清新的美麗包頭,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發〔2018〕17號)、《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內黨發〔2018〕13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中共包頭市委員會 包頭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
包黨發〔2018〕24號
(2018年10月16日)
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包頭市的重大政治任務,加強黨的領導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保障。各地區、各部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四個意識”,全面系統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豐富內涵,充分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大意義,切實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要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與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緊密結合起來,深刻領會、一體把握、系統貫徹,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文明建設持久戰,堅持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集中優勢兵力,動員各方力量,群策群力、群防群治,實現高質量發展、高水平保護、高標準治理,建設生態環境良好的美麗包頭。
二、深刻認識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
包頭市作為自治區的制造業、工業中心,呼包銀經濟帶、呼包鄂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自治區向北、向西開放的戰略支點,也是我國西部地區重要的工業城市。長期以來形成了以重工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和發展模式,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突出。主要表現在工業布局不合理、大氣環境質量改善壓力大、河道生態凈化能力不足、污水管網建設等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率低、土壤污染詳查不足、生態環境保護壓力增大、區域發展的可持續性挑戰明顯。必須加大力度、加快治理、加緊攻堅,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打好碧水保衛戰和推進凈土清廢保衛戰,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加優美的生產生活環境。
三、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
(一)總體目標
到2020年,包頭市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水平目標相適應。具體指標為:全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以上,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20%;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達到95%,黃河考核斷面達到地表水Ⅲ類比例總體高于95%,黑臭水體比例達到國家考核要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5年分別減少12.92%、15.30%,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別減少9.75%、14.13%;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達到80%以上,危險廢物安全處置利用率達到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8%以上,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0%以上;生態保護紅線面積占比達到25%左右,草原植被覆蓋率達到34%,森林覆蓋率達到18.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4.5平方米。
(二)基本原則
——堅持綠色發展。堅持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推進經濟綠色轉型,使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以環境質量改善為主線,實施環境分區管治和分類管理,推進多污染源綜合治理,使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堅持問題導向。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堅持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和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作為優先領域,把打贏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主攻方向,立足攻堅、著眼持久,因地施策、協同治理,突出重點、統籌推進,精準防治、力求實效,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堅持法治管理。完善生態環境保護法規體系,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依法加強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依法依規懲處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形成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環境治理體系。
——堅持信息公開。加強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以公開推動監督,以監督推動落實。明確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公眾的責任和義務,引導社會公眾有序參與環境決策、環境治理和環境監督,倡導綠色生活生產方式,知行合一,把建設美麗包頭化為全民自覺行動。
——堅持改革創新。把制度建設作為重點,按照“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總體思路,標本兼治,理順體制機制,建立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績效評價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完善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制度,形成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
四、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堅持節約優先,加強源頭管控,轉變發展方式,提倡綠色生活方式,促進經濟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全面節約能源資源,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一)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
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實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著力推動包頭市鋼鐵、鋁業、裝備制造業、電力、稀土、煤化工等重型化產業的轉型升級,采取“調整存量、優化增量”的發展策略,促進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方向發展,優化產業結構。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推進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提升清潔化生產水平,不斷優化工業產品結構。支持重點行業改造升級,優化投資方向和結構,控制外延式規模擴張,新上項目必須堅持高起點、高標準,符合新型工業化要求,嚴禁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核準或備案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新增產能。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等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依法淘汰落后產能。(責任單位:市發改委牽頭,市經信委、環保局、質監局、安監局配合,各旗縣區政府及稀土高新區管委會負責落實)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