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0-22 14:32
來源:包頭市政府
(二)建立健全綠色循環體系
科學研究制定包頭市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推進重點工業園區編制循環化改造方案,推進重點企業開展生態設計和循環化改造試點,提高產業關聯度,建設公共服務平臺,真正構建企業內部、園區內部和全社會三個層面的循環經濟體系。制定清潔生產行動計劃,對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強制實行清潔生產,大力推廣綠色基礎制造工藝,降低污染物排放強度。加強工業、建筑、交通運輸、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組織實施燃煤鍋爐節能環保綜合提升、電機系統能效提升、余熱暖民等節能重點工程,推動重點用能單位能效提升,推進能源綜合梯級利用。(責任單位:市發改委、經信委牽頭,市環保局、城建委、住房保障局配合,各旗縣區政府及稀土高新區管委會負責落實)
(三)推進能源資源高效利用
落實國家能源總量和強度雙控要求,建立政策引導、企業主導、市場驅動、社會參與的能源消費總量增量和強度控制機制。到2020年,全市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5年下降15%,“十三五”期間能耗增量控制在730萬噸標準煤以內,能耗年均增速控制在3.4%以內。建立政策引導、企業主導、市場驅動、社會參與的能源消費總量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機制。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實施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落實用水總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到2020年,全市用水總量控制在10.65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5年下降15%。嚴格土地管理制度,加強土地集約化管理,嚴格土地用途管制,實施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和土地集約利用制度。發展農業節水,推廣渠道防滲、管道輸水、噴灌、微灌等節水灌溉技術,完善灌溉用水計量設施,推進規模化高效節水灌溉,推廣農作物節水抗旱技術,到2020年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達到0.59。(責任單位:市發改委、水務局、國土資源局牽頭,市經信委、規劃局、統計局、環保局配合,各旗縣區政府及稀土高新區管委會配合)
(四)大力倡導綠色生活方式
推動全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更加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堅決抵制和反對各種形式的奢侈浪費。推動全社會樹立節能是第一能源、節約就是增加資源的理念,積極引導消費者購買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高效家電、節水型器具等節能環保低碳產品。(責任單位:市文明辦牽頭,團市委、市婦聯、教育局、民政局、城建委、環保局、交通運輸局、質監局、城管執法局配合,各旗縣區政府及稀土高新區管委會負責落實)
五、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
編制實施包頭市2018—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實施方案,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用地結構,進一步明顯降低PM2.5濃度,明顯減少重污染天氣,明顯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明顯增強人民群眾的藍天幸福感。
(一)加快調整優化產業布局
優化產業布局,積極推動“飛地經濟”發展,破解工業圍城,有序推進中心城區現有鋼鐵、有色、水泥、化工等重污染企業和工段的改造、搬遷,形成有利于大氣污染物擴散的城市和區域空間布局。新建工業項目必須入駐相應工業園區,嚴格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加快推進工業園區規劃環評修編,以城鎮空間、農業空間、生態空間為單元,編制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全面完成2020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責任單位:市發改委、經信委、環保局牽頭,各旗縣區政府及稀土高新區管委會負責落實)
(二)加快燃煤設施綜合整治
控制燃煤消費。積極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優先對城市周邊具備改造條件的在役純凝發電機組實施采暖供熱改造并完善供熱管網建設,發掘工業余熱利用潛力,通過市場化機制促進節能降耗。建立健全禁燃區內禁煤工作機制,建立禁煤的社會化網格管理體系。(責任單位:市經信委、城建委、城管執法局牽頭,市發改委、工商局、質監局、公安局配合,各旗縣區政府及稀土高新區管委會負責落實)
提升燃煤設施整治水平。鞏固和擴展工業企業、生活服務業以及居民采暖燃煤鍋爐整治成果,推進燃煤窯爐及煤氣發生爐專項整治。開展拉網式排查,建立各類工業爐窯管理清單,加大不達標工業爐窯淘汰力度,加快淘汰中小型煤氣發生爐。(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城建委牽頭,各旗縣區政府及稀土高新區管委會負責落實)
繼續實施棚戶區(城中村)改造。優先改造城市建成區內居民生活原煤散燒數量大、小企業混雜、位于城市上風向的集中連片平房區、棚戶區、城中村,從根本上解決原煤散燒污染問題。(責任單位:市住房保障局牽頭,各旗縣區政府及稀土高新區管委會負責落實)
深入推進清潔采暖工作。堅持從實際出發,宜熱則熱、宜電則電、宜氣則氣、宜煤則煤,進一步完善集中供熱、供氣、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全市集中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的新建項目優先通過集中供熱的方式解決采暖問題。按照由城市到農村分類全面推進的總體思路,不斷加強城區、城鄉結合部以及農村地區清潔取暖工作,按照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的總體工作要求,不斷提高全市清潔采暖工作水平。(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城建委牽頭,市財政局、經信委、環保局、包頭供電局配合,各旗縣區政府及稀土高新區管委會負責落實)
(三)加快交通運輸結構調整
積極推進多式聯運,減少公路運輸所占比例,盡可能提高鐵路貨運比例。鼓勵具備條件的園區、火電等涉及大宗物料使用的企業大力發展鐵路運輸。(責任分工:市交通運輸局、發改委牽頭,各旗縣區政府及稀土高新區管委會負責落實)
加強移動源污染治理。推進老舊柴油車深度治理,組織開展營運柴油貨車和燃氣車輛提前淘汰更新工作,控制顆粒物和氮氧化物排放,確保柴油貨車污染排放總量明顯下降。開展在用車超標排放聯合執法,建立完善環保部門檢測、公安交管部門處罰、交通運輸部門監督維修的聯合監管機制,強化現場路檢路查和停放地監督抽測。加強移動源排放監管能力建設,建設完善遙感監測網絡,構建重型柴油車車載診斷系統遠程監控系統,三級聯網的遙感監測系統平臺。加大對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的監管,對定期檢測時弄虛作假的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依法予以懲處。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摸底調查,劃定非道路移動機械低排放控制區,嚴格管控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強化油品監督管理,2019年1月1日起全面供應符合國六標準的車用汽柴油,停止銷售低于國六標準的汽柴油,定期對全市加油站、儲油庫油品開展檢測。(責任單位:市發改委、環保局、公安局、交通運輸局牽頭,市商務局、質監局、工商局配合,各旗縣區政府及稀土高新區管委會負責落實)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