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固廢網獲悉,日前涼山州城鄉規劃建設和住房保障局發布了《涼山州城鄉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三年推進實施方案》,方案提到,要因地制宜建設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堅持垃圾焚燒發電與衛生填埋相結合,科學統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無害化處理能力不足的縣城要在2019年底前完成設施改擴建任務;10個彝區縣、木里縣及重點流域的小城鎮,要因地制宜建設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不具備轉運條件的村莊要按照“因地制宜、適當集中”要求,由縣統一規劃、分片建設符合環保要求的以垃圾資源化利用模式為主的無害化處理設施。
具體內容如下:
未來三年是我州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是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指標之一。截止2016年底,全州尚有2個縣(金陽縣、美姑縣)未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大部分鄉鎮收集轉運及處理設施建設滯后,全州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較低,與其他城市存在較大差距,城鄉垃圾處理任務十分艱巨。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四川省城鄉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三年推進方案》及中央、省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推進綠色發展有關要求,完善城鎮功能,指導全州城鄉垃圾處理設施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加快推進全州城鄉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提升全州城鄉垃圾處理水平,推動全州生態文明建設,努力提升全州城鎮宜居水平,結合我州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按照省政府“區域性布局、系統性收集、綜合性處理”的要求,依據我州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相關規劃,科學布局,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全州城鄉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搶抓新型城鎮化、生態文明建設快速推進的有利時機,堅持改革創新和市場化導向,拓寬投融資渠道,加快城鄉垃圾處理設施配套建設,強化運營監管,確保城鄉垃圾處理設施穩定高效運行,充分發揮效益。
(二)基本原則
1.突出“六個優先”、解決“六個不足”。優先安排11個“百鎮建設行動”試點鎮和重點流域小城鎮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理系統建設,示范帶頭解決試點鎮和重點流域小城鎮治污減排能力不足問題;優先安排2個(金陽縣、美姑縣)未建成垃圾處理設施的縣城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項目,解決縣城處理能力不足問題;優先安排已建運轉不暢設施改造達標項目,解決現有處理設施運營水平偏低問題;優先安排存量垃圾治理項目,解決存量垃圾二次污染問題;優先安排產業園區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解決工業垃圾處理設施配套不足的問題;優先安排生活垃圾處理全過程監管設施項目,解決設施運行過程監管和實時監控能力不足問題。
2. 合理布局垃圾處理設施,確保發揮實效。各縣(市)要結合已建成垃圾處理設施情況,合理布局垃圾處理設施,重點布局在縣城,鄉鎮產生的生活垃圾應就近納入縣城垃圾處理設施集中處理,原則上鄉鎮不單獨建設處理設施(距離縣市較遠的鄉鎮可視具體情況另行考慮),主要注重收集轉運能力建設。德昌、冕寧等距離西昌市較近的縣城可加強與西昌市對接,將部分或全部生活垃圾轉運至西昌市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處理,實現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區域共享,創新我州垃圾處理新模式。
3.創新投融資模式,加快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按照“全域覆蓋、規劃統籌、縣市打包、投建管一體、收運處同步、政府購買服務”要求,通過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和財政獎補等多元化手段,大力推廣運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引導和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用。
二、工作目標
通過三年時間的努力,到2019年底,提前1年基本完成國家下達的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力爭新建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項目17個,改擴建無害化處理設施項目7個。全州城鄉生活垃圾處理能力新增2360噸/日,生活垃圾收轉運能力新增1495噸/日,完成存量垃圾治理項目12個。新增餐廚垃圾處理規模150噸/日。西昌市、16個縣城(建成區)和建制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95%、85%和70%以上。全州普遍建立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形成完善的生活垃圾處理信息化監管體系。工業固體廢棄物、建筑垃圾、醫療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到2019年底,全州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累計投資力爭完成18.32億元。其中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新建投資10.87億元、改擴建投資3.35億元,生活垃圾分類投資0.035億元,生活垃圾收轉運體系建設投資1.2億元,存量垃圾治理投資0.48億元,餐廚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投資2億元,監管設施建設投資0.39億元。
三、主要任務
(一)統籌區域垃圾處理設施規劃布局
堅持區域統籌、共建共享、城鄉一體的原則,結合人口聚集程度、自然地理條件、經濟發展水平等情況,統籌安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業固體廢物、醫療垃圾等處理設施建設,科學確定垃圾無害化處理地點、規模和技術路線。統籌建設城市(縣城)、建制鎮、鄉村的生活垃圾收運體系,推進城鎮垃圾處理設施服務范圍向鄉村延伸。尚未編制《城鄉垃圾治理規劃》的縣(市)應于2017年8月底前編制完成。
(二)著力補齊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短板
加快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業固體廢物、醫療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改造,增強各類垃圾安全處理能力,提高垃圾綜合利用率。新建項目按照相關垃圾處理規劃,加快審批流程,抓緊做好立項、環評、可研、初設等前期工作,盡快開工建設;在建項目要科學組織施工,加快建設進度,爭取早日投運。
1.因地制宜建設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堅持焚燒發電與衛生填埋相結合,科學統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無害化處理能力不足的縣城要在2019年底前完成設施改擴建任務;10個彝區縣、木里縣及重點流域的小城鎮,要因地制宜建設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不具備轉運條件的村莊要按照“因地制宜、適當集中”要求,由縣統一規劃、分片建設符合環保要求的以垃圾資源化利用模式為主的無害化處理設施。
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