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9-14 15:42
來源:河北環保
四是推行一批示范項目。建立全省鋼鐵、焦化超低排放改造和煤電污染深度治理項目示范引領制度,篩選20家企業48個示范項目,其中鋼鐵企業11家33個項目,焦化企業4家7個項目,煤電企業4家7個項目,平板玻璃企業1家1個項目,作為全省示范項目,發揮引領作用。
五是制定一套地方標準。研究制定《河北省鋼鐵工業大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標準》、《河北省煉焦化學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河北省水泥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河北省平板玻璃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已征求完生態環境部和各地意見。
六是舉辦一個培訓班。組織全省相關市、重點縣(市、區)、重點企業等環境管理人員,舉辦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深度治理)培訓班,宣講超低排放改造(深度治理)政策,現場考察改造治理項目,學習交流改造做法和經驗。下一步省大氣辦將盯緊超低排放項目,力爭各個超低排放項目早建成早減排早見效。
河北廣播電臺記者:我們嚴禁“一刀切”文件已經印發了,下來操作落實實施的層面,尤其到下一階段秋冬季重污染天氣期間,會有哪些具體的舉措和措施,能夠保證嚴禁“一刀切”落實下去?
王曉利:馬上要進入秋冬季了,大家知道進入秋冬季我們省重污染天氣高發,主要是逆溫、少風、高濕,在這種情況下擴散條件明顯變差,為了減少重污染天氣我們采取必要措施減少污染物排放。減少污染物排放有兩個途徑。一個途徑是錯峰生產,第二個途徑是重污染天氣的應急響應。
對于錯峰生產,為了防止“一刀切”,我們制定了《河北省秋冬季差異化錯峰生產績效評價指導意見》,即將印發。基本指導思想以改善空氣質量為核心,以錯峰生產減少的污染物排放量抵消取暖季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為目標,通過對重點行業開展秋冬季差異化錯峰生產績效評價,科學制定差別化的停限產措施,嚴禁“一刀切”,有效減少秋冬季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積極引導企業有序開展深度治理,推進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促進全省秋冬季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圓滿完成。
第一是堅持質量導向原則。緊扣高質量發展要求,通過實施差別化績效評價和錯峰生產,鼓勵企業采用國際先進技術,提高治理水平,實現超低排放,同時引導企業提升工藝水平,提高產品質量和效益,推動重點行業向排放量少、工藝先進、產品高端方向轉型發展。
第二是堅持分類實施原則。結合我省產業結構特點,對污染物排放量大、能耗高的鋼鐵、焦化、鑄造、建材、碳素、醫藥(農藥)制造等行業,按照不同行業內工藝水平、排放濃度、運輸結構、產品結構等指標,實行分類管理、差異化錯峰。對工藝技術先進、實現超低排放、運輸結構合理、產品高端的企業不予錯峰生產,形成正向激勵指標。
第三是堅持因地制宜原則。各市在確保企業安全生產、滿足錯峰生產比例和減排比例的前提下,可結合本地實際細化和增加其他行業錯峰生產績效評價辦法。對涉及居民供暖、協同處置城市垃圾或危險廢物、扶貧易地搬遷等重大民生保障項目,可少錯峰或者不予錯峰。各市要加強對申請免于錯峰企業的審核把關,堅決杜絕以保障民生為由規避錯峰生產。
第四是堅持錯峰與應急相結合原則。重點行業企業在執行差異化錯峰生產的同時,要按照“一廠一策”的要求,制定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操作方案,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采取提前儲備原輔材料、錯峰運輸、提高污染治理設施處理效率等應急響應措施。
我們指標分兩部分。一個是通用指標,一個是差異化指標。通用指標就是各企業必須達到的基本要求,達不到要求的必須整改。這個指標主要涵蓋著料場的揚塵控制、企業內部的揚塵控制、企業內部裝卸的環節的揚塵控制、企業內部的綠化硬化等等通用的必須做到基本上,是必須滿足的,不能有揚塵超標,還有跑冒滴露基本的指標。第二個差異化指標體現各企業環保治理水平的個性指,標根據能源結構、排放水平、污染治理水平、產品附加值、運輸結構等對進行企業進行績效,根據績效等級實行差異化錯峰。
差異化指標主要概括起來可以分三類。
第一類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企業,按照規定全面完成超低排放的企業,這樣的評價為A類。當然還有一些運輸結構比較合理,鐵路運輸的比例比較大,其他的車輛是新能源車或國五及以上排放標準以上的,還有其他的系統指標評價為A類。
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運輸結構基本合理這樣的是B類。
C類沒有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但是達到了國家和本省相關標準,產品低端、運輸不太合理這樣的C類。
A類原則上在秋冬季不予錯峰。B類30%左右,因為各行業企業不一樣。C類60%左右,總體錯峰比例30%到40%左右這樣績效水平。
要求各市根據本地的生產企業,在六大行業里把企業都分門別類的都根據這些指標績效評價,同時上報名單,然后在實行錯峰生產期間按照這樣的比例或者要求來分。同樣的企業,可能人家治理全面超低排放,人家就不用錯峰,你可能完成了部分,你可能沒完成,你錯峰的要多一些,這樣就體現出來了不同的排放水平、治理水平,這個東西落實到企業,落實到工序,落實到設備,落實到生產線,比如這個企業如果兩條生產線,落實到哪個生產線,這是要詳細的可查找。這一部分就是秋冬季錯峰生產,也是要馬上印發的績效評價指導意見,體現出差異化管理。
第二部分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應急響應是臨時的,今年取消了藍色預警,改成黃色、橙色、紅色,減排比例10%、20%、30%,這樣的話在氣象條件不利的情況下,盡可能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環境保證大家身體健康。在重污染天氣響應期間,我們也要求各地在制定預案的時候要進行差異化管理,差異化管理要體現在哪兒?減排要從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重點工藝環節來減。第一不是所有行業。第二不是所有企業。第三即使這一個企業也不是所有的生產過程,而是產污環節。首先重點行業、然后重點企業、第三產污環節。同時也要根據績效評價辦法,把這些企業也要排出績效水平來,根據績效水平采取不同的差異化減排措施,也要防止一刀切。不是說這三個企業啟動黃色預警或橙色預警都一樣,治理好的管理水平高的就響應的級別要低一些,治理水平差排放大響應的程度要高一些。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