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9-07 09:55
來源:銀川市人民政府
責任落實,項目落地。進一步認真落實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責任制,層層簽署目標責任書,將總量控制目標任務全面分解、層層落實到市縣、行業、企業和項目,明確工作重點和完成時限,落實責任、嚴格考核。承擔減排工程任務的政府或企業,必須做到人員、措施、資金、進度“四落實”,按期完成計劃任務,充分發揮減排效益。
第三節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
3、《“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
4、《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5、《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6、《“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7、環境保護部《關于做好“十三五”總量減排工作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
8、環境保護部《關于印發“十三五”及2017年環保約束性指標計劃的通知》;
9、《寧夏回族自治區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
10、《寧夏回族自治區“十三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規劃》;
11、《銀川市“十三五”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綱要》;
12、《銀川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方案(2016-2018年)》;
13、《“碧水藍天˙綠色城鄉”專項行動方案》;
15、《寧夏煤電機組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計劃方案》;
16、《銀川市2015年污染源普查動態更新調查數據》;
17、國家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相關政策、環境標準及年度核查數據。
第四節規劃目標和指標
1.規劃基準年及目標年
本規劃的基準年為2015年,目標年為2020年。
2.規劃指標
“十三五”期間,對化學需氧量(COD)、氨氮(NH3-N)、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實施總量控制,對重點工程減排量實施總量核算,統一要求,統一考核。
3.規劃目標
(1)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
根據《寧夏“十三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規劃》,確定銀川市“十三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和重點工程減排量(見表2-1)。
規劃到2020年:
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41685噸以內,較2015年下降5.30%,重點工程減排量為9415噸;
氨氮排放量控制在5344噸以內,較2015年下降4.68%,重點工程減排量為1153噸;
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57999噸以內,較2015年下降21.19%,重點工程減排量為12722噸;
氮氧化物排放量控制在77516噸以內,較2015年下降18.34%,重點工程減排量為19082噸。
第三章“十三五”主要污染物減排重點領域與任務
深入落實國家和自治區大氣、水污染行動計劃,全面實施《銀川市“藍天碧水˙綠色城鄉”專項行動方案》,持續推進污染物總量減排,確保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第一節強化總量前置,嚴守環境門檻
嚴格執行《建設項目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審核及管理暫行辦法》和《寧夏污染物排放管理條例》,嚴格實施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重金屬和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作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的前置條件,新建項目實施區域內現役源污染物倍量削減替代,實現“增產減污”。
全市范圍內不再新建、改建、擴建電解鋁、鐵合金、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焦炭、造紙、生物發酵等重污染和產能過剩項目;市區及近郊工業園區不再建設燃煤電廠(熱電聯產除外)、煉焦、煤化工、有色金屬冶煉、電石、鐵合金、石化、活性炭等新增產能項目,在城區南面、北面禁止新建涉及大氣重污染項目。城市建成區禁止新建燃煤、重油、渣油及直接燃用生物質的鍋爐,嚴禁新建分散式以戶為主的燃煤采暖設施(茶浴爐、土暖爐等)。
第二節全面實施工業源達標排放,推進工業園區處理設施建設
全面排查、評估工業污染源排放情況,制訂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確定年度達標率目標并逐年提高。加強工業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定期抽查排放情況。對超標、超總量的排污企業依法限制生產或停產整治,對重點行業和企業采取清潔生產改造、污染深度治理措施,確保穩定達標排放。
深入開展造紙、印染、味精、檸檬酸、氮肥、啤酒、化工和食品加工等重點行業工業企業廢水達標治理及清潔化改造。到2018年,造紙行業完成紙漿無元素氯漂白改造或采取其他低污染制漿技術;印染行業要實施低排水染整工藝改造及廢水綜合利用,強化生產廢水清污分流、分質處理、分質回用設施的建設;味精行業生產廢水要提高循環利用水平,對分離尾液和離交尾液采用絮凝氣浮和蒸發濃縮等措施,減少污染物排放;檸檬酸行業要采用成熟的低濃廢水循環再利用技術,降低廢水產生量,生產過程中的高濃廢水要采用噴漿造粒等措施。
取締工業企業直接入河湖排污口。2017年6月前,全面取締黃河干流銀川段所有工業企業的直接入黃排污口。2017年年底前,全面取締直接入河流、湖泊、排水溝的工業企業和養殖場直排口。
加強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工業園區等工業集聚區污染治理。工業集聚區工業廢水必須經過預處理,以達到集中處理要求。園區工業污水處理設施實行廢水分類收集、分質處理。2018年底前,全市8個工業園區全部建成、改造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或依托城鎮污水處理廠處理工業廢水,并達標排放。
進一步深化建材、石化、有色金屬等行業污染治理,推動企業加大治理力度,實施限期達標排放。銀川市重點控制地區水泥、石油煉制、有色金屬等重點行業污染物排放全部達到特別排放限值要求,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窯實施煙氣脫硝升級改造,確保穩定達標排放,綜合脫硝效率達到55%以上;石化行業工藝加熱爐、催化裂化催化劑再生裝置、酸性氣體回收裝置等工段完成脫硫脫硝除塵改造;有色金屬冶煉行業,加強對生產過程中富余煙氣收集,提高冶煉煙氣的收集率,加大冶煉煙氣中硫的回收利用率。
編輯:汪茵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