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9-07 09:55
來源:銀川市人民政府
日前,銀川印發《銀川市“十三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規劃》。規劃要求,全面實施燃煤電廠特別排放限值和節能改造,大幅降低發電煤耗和污染排放。2018年年底前,300MW以上公用燃煤發電機組、100MW以上自備電廠實施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使所有燃煤機組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濃度排放達到燃氣輪機組“特別排放限值”要求,100MW以下火電企業(含自備電廠)污染物排放濃度全部達到燃煤機組“特別排放限值”要求。全文如下:
銀川市“十三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規劃
“十三五”時期是銀川市全面實施經濟轉型升級、率先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是打造“碧水藍天、明媚銀川”的關鍵時期,以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為抓手,充分開展調結構、轉方式、惠民生的各項工程項目建設,已經成為促進區域環境質量改善、解決突出環境問題的重要手段。為確保銀川市環境質量的總體提升,全面完成“十三五”總量減排目標任務,全面推動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十三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規劃》《銀川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銀川市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銀川市“十三五”生態環境建設規劃》制定本規劃。
第一章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形勢
“十三五”時期是銀川市率先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創新發展的重要時期,面臨著發展不足與環境質量提升的雙重壓力。全市工業化、城市化步伐明顯加快,與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密切相關的電力、現代煤化工、現代紡織、食品加工、精細化工、冶金等行業呈加快增長態勢;城鎮化水平提高,城鎮生活污水產生量快速增加,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形勢依然嚴峻,任務異常繁重。同時,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引領,大力推進供給側改革,優化經濟結構,堅決淘汰落后產能,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總量和結構都在向有利環境保護的方向發展,又為實現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提供了難得的契機。
第一節總量減排取得的成效
2011年以來,銀川市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制定了《銀川市“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全面推進工程減排、結構減排和管理減排,全面完成自治區下達的“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減排成效顯著。
1.超額完成“十二五”污染減排任務。
“十二五”期間,在經濟快速增長、人口持續增長的情況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超額完成自治區下達的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
2015年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總量分別為4.35萬噸、0.587萬噸、在2010年的基礎上削減32.6%、32.5%,超額完成了“十二五”6.0%和8.0%的削減目標;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為7.32萬噸、10.55萬噸,在2010年的基礎上削減24%、15%,超額完成了“十二五”6.0%和8.0%的削減目標;國家目標責任書中12個水污染物減排重點項目、7個大氣污染物減排項目、19個農業源減排項目,自治區目標責任書中24個水污染物減排重點項目、67個大氣污染物減排項目,全部完成建設并投運。
2.環境質量穩中有升
“十二五”期間,全市環境質量總體穩定。在國家大氣質量標準變化的交替過程中,全市大氣環境質量不斷提升,達標天數比例由2013年的69%,上升到2015年的75.1%。,高于自治區優良天數達標率40%的考核目標;重點流域斷面水質達標率達到100%,黃河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Ⅲ類標準,Ⅱ類水質類別占比達到33%,比2010年提高10%。艾依河、閱海、鳴翠湖等主要地表水體穩定達到Ⅳ類標準,達標率為100%,六個城市水源地水質均達到地下水Ⅲ類標準,水質達標率為100%,地表水及地下水質量全面達到目標考核要求。
3.環境治理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十二五”期間,新擴建城市污水處理廠2座。新擴建鄉鎮污水處理廠20余座,率先實現縣縣有污水處理廠,率先推進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新建電廠脫硫脫硝設施25個,電廠脫硫脫硝設施建成投運率100%;建設燃煤鍋爐脫硫設施45個,升級改造除塵設施80個,市區20噸以上燃煤鍋爐全部配套脫硫、除塵設施。對城市主要生活垃圾填埋場實施了擴容改造工程,建成西夏區垃圾轉運場等8個項目,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進一步提高。
4.環境監管能力不斷提升
銀川市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減排工作,將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列入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及年度工作要點和年度計劃,并且將污染物減排年度目標納入市政府重要經濟發展目標和責任書的主要內容,列入考核政府宏觀經濟調控的約束性指標。充分運用項目環評和規劃環評手段,嚴格建設項目審批,提高項目準入門檻。“十二五”期間建成污染源在線監控70套,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管理平臺投入運行,國控、區控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安裝率100%。按照空氣質量新標準建成12個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點,建成黃河、艾依河水質自動監測站,率先全面實現空氣自動監測全覆蓋,建成黃河、艾伊河水質自動監測站,實現重要地表水體自動監控目標;建成機動車環保檢測場8處,在全區率先實施機動車環保標志管理和機動車區域限行。加大對重點企業的環境監管,連續四年開展環境整治專項行動,未發生過重大突發環境事件。
5.污染減排制度和措施不斷完善
頒布了《銀川市環境保護行動計劃(2014年—2017年)》《銀川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2013年—2017年)》《銀川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環境保護行動計劃(2014年-2017年),出臺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統計辦法》《“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監測辦法》《“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考核辦法》等文件,總量減排機制進一步健全。
第二節總量減排存在的問題
銀川市總量減排工作雖然取得了顯著成績,但由于自然生態環境脆弱、產業和經濟對資源依賴程度較高等原因,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倚重倚能的產業結構特征明顯,經濟發展與總量減排矛盾依然突出。
編輯:汪茵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