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8-03 09:29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
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印發廣西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三年作戰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具體內容如下:
廣西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三年作戰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桂政辦發〔2018〕83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自治區人民政府各組成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西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三年作戰方案(2018—2020年)》已經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2018年7月20日
廣西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三年作戰方案(2018-2020年)
為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我區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改善全區城鄉人居環境,根據《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桂發〔2018〕13號),制定本作戰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的決策部署,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迫切、最現實的環境問題為突破口,以鎮(鄉)、村為主戰場,以城鄉污水、垃圾、固體廢棄物、農業面源污染處理設施建設為重點,以動員整合各方力量和創新體制機制為保障,全面加強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提升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能力,進一步改善我區生態環境質量,為建設美麗廣西、實現永續發展打牢基礎。
(二)基本原則。
——堅持因地制宜、統籌規劃。以規劃為引領,結合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美麗廣西鄉村建設、脫貧攻堅等專項行動,加強整體布局,做好項目銜接。綜合評估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等,因地制宜做好科學選址、規劃設計、打包建設等工作。
——堅持突出重點、分步實施。圍繞生態環境保護設施的關鍵和薄弱環節,根據實際需求和前期工作進度,區分輕重緩急,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優先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明確目標,選準項目,倒排工期,分期分批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
——堅持落實責任、形成合力。強化全區各級黨委和人民政府的責任,明確部門分工,市、縣負責抓落實,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力度,強化監督考核和激勵引導,建立上下聯動、部門協作、高效有力的工作推進機制。
——堅持建管并重、長效運行。先建機制、后建工程,合理確定投融資模式和運行管護方式,推進投融資體制機制和建設管護機制創新,探索規模化、專業化、社會化運營模式,確保各類設施建成并長期穩定運行,充分發揮效益。
二、工作目標
(一)水污染防治目標。到2020年底,全區所有城鎮均具備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能力。其中,南寧、柳州、桂林、北海市實現生活污水全收集全處理,其他各設區市污水處理率總體達到95%以上,縣城污水處理率總體達到85%以上;城市建成區內河黑臭水體基本消除;力爭鎮鎮建成污水處理廠并盡快投入運營;完成1700個行政村的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工業集聚區全部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安裝自動在線監控系統。
(二)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目標。到2020年底,全區各設區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以上,南寧市(建成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縣城(建成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以上;全區各設區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占比達到50%以上;現有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達標穩定運行,生活垃圾收運體系進一步完善;設區市餐廚垃圾回收和無害化處理體系基本形成;鎮級垃圾轉運或處理設施實現全覆蓋;全區90%以上的村莊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3%以上;新增煤焦油等危險廢物綜合利用能力和無害化處置能力顯著提高。
(三)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目標。到2020年底,全區各市、縣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75%以上,畜禽規模養殖場全部配套畜禽糞污全量化處理利用設施裝備(或配置足量可消納土地,或委托第三方機構全量處理利用糞污);全區農村戶用沼氣池入戶率穩定在50.75%,探索和推廣沼氣全托管、聯戶集中供氣等多種建設經營模式,提高沼氣池使用率。
(四)濕地及自然保護區防護目標。到2020年底,全區濕地面積不低于75.43萬公頃;全區各自然保護區保護設施進一步健全,保護能力進一步提升。
(五)生態環境監測目標。到2020年底,全區生態環境監測網絡設施基本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平臺基本建成。
三、主要任務
(一)水環境治理設施項目。
1. 實施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及污泥處置設施建設工程。加快實施污水直排口截污、老舊管網改造工程,在此基礎上分步實施雨污分流。結合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加快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擴建及提標改造。加快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將污泥處理處置由直接填埋逐步轉向資源化利用。2018年,完成36個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項目,新建污水收集管網200公里以上;建設3個污泥處理處置設施項目。2019年,完成3個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項目,新建污水收集管網200公里以上;建設3個污泥處理處置設施項目。2020年,完成9個城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項目,新建污水收集管網200公里以上;建設3個污泥處理處置設施項目。(牽頭單位: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水利廳、環境保護廳;設區市人民政府)
2. 實施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工程。扎實推進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力爭實現鎮鎮建成污水處理廠。按照“廠網同步”建設原則,補齊鎮級污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建設短板,提高污水收集率,切實發揮污水處理設施的社會效益。2018年,力爭完成40個鎮級污水處理設施項目建設,新建污水收集管網200公里以上。2019年,力爭完成110個鎮級污水處理設施項目,新建污水收集管網400公里以上。2020年,力爭完成114個鎮級污水處理設施項目,新建污水收集管網450公里以上。(牽頭單位: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責任單位: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水利廳、環境保護廳等;設區市人民政府)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