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7-25 09:21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李少甫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垃圾分類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各級工作會議、談話中多次提出普遍推行垃圾分類制度的理念,并做了相應工作部署。2017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7]26號),隨后2017年1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部分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建城[2017]253號),對我國垃圾分類工作提出了明確的目標、進行了具體的部署。
在國家高度重視和重點推進下,各地垃圾分類工作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垃圾分類深入人心。各地均開展了垃圾分類的小區試點工作,以“知曉率、參與率、準確率”作為主要考察指標對垃圾分類工作效果進行量化評估。效果較好的試點小區知曉率已接近100%,而參與率以及準確率也可達到40%,宣傳達到了良好的效果。眾多居民已深入了解垃圾分類內容,可熟練地將混合垃圾進行分類并投放至相對應的分類垃圾桶。但是,當家里有不需要的舊沙發、舊床墊等大件垃圾時,卻不知如何處理。
大件垃圾主要指重量超過5kg,體積超過0.2立方米長度超過1米且整體性強的廢棄物,常見的大件垃圾包括大件家具、大件電器、廚衛用具等。由于家用電器大多與一般固體廢物有所區別屬于城市礦山行業范疇,本文討論的大件垃圾為以床墊、沙發等為代表的大件家具。
大件垃圾由于體積較大,無法與其他垃圾一同丟入垃圾桶,需要特別處理。對于較新、成色較好的舊家具、床墊等的處理居民一般會優先考慮作為二手家具出售以期回收部分殘值,也使得資源得以二次利用。其次選擇贈與其他有需要的親戚、朋友等。當家具較舊或有破損等情況時,已無法直接再利用,但存放在家中難免占地,便需要考慮付費將其運走,一般由小區物業或聯系周邊廢品回收人員收運。這部分大件垃圾收運后一般有兩種出路,即拆解、破碎、分選后得到資源回收或運往其他地方棄置。
還有部分居民不愿付費進行清運,選擇直接將大件垃圾棄置在公共區域。像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樓道角落里躺著的舊沙發,天臺上摞著的破床墊,垃圾箱旁堆著的渣土和磚瓦等,這些場景在全國各地的小區內早已司空見慣。這些大件垃圾礙眼又礙事,不僅堵住了消防通道,容易造成火災隱患,往往還會成為蟑螂、老鼠的藏身之地,影響環境衛生。目前大件垃圾隨意棄置已成為典型環境問題,亟需解決方案。
E20研究院認為,造成目前大件垃圾處理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末端處理設施的缺失和收運體系的不完善。由于末端沒有處置設施的存在,大件垃圾缺乏正規去處,除統一堆放于填埋場外,管理部門無能為力,只得放任其隨意堆放,難以有效處理。同時由于大件垃圾體積、重量都較大,需要單獨收運,但各地環衛部門缺乏專業收運設備,難以確保大件垃圾的及時清運。
處置端,大件垃圾的主要成分中約60%為廢木頭,20%為鐵和彈簧之類,10%為海綿,8%為碎布、碎皮革等,均有一定回收價值,但各回收企業對物料純度和質量有一定的要求,各種物質需經過嚴格的分選才能被作為有價值的回收物。對于傳統的人工拆解方式,每件大件垃圾的拆解以及分選需15分鐘左右,效率較低,需大量人工才可滿足城市大件垃圾的拆解、分選需求。而相同的拆解、分選過程對于機械化破碎及分選方式而言,僅需用時1分鐘左右,且機械破碎可不間斷工作。以工作日每日運轉8小時計,一套機械大件垃圾破碎、分選設備一年可拆解大件垃圾12萬件,若沙發、床墊、其他木質家具的平均置換年限分別按4年、6年和5年計,一套大件垃圾處理設備可滿足約50萬人的大件垃圾處理需求,相當于二線城市的一個區。
通過破碎設備,大件垃圾實現了減容,破碎后的混合垃圾再經過磁選、風選等設備可進一步分選為鐵制金屬、有色金屬、木頭、海綿等可用作再生資源的原料。其中優質金屬可統一收集進行冶煉再利用;紡織物收集后可用作生產再生棉;廢木則可生產再生木材或生產RDF作為焚燒燃料;廢塑料可生產再生塑料,與再生木材一同作為生產新型板材的原材料。通過這些方式,大件垃圾成為了一個個高附加值產品,形成資源的回收再利用。其他無法回收的部分經統一壓縮收集后運至焚燒廠焚燒處理。
目前我國一些城市已有專業大件垃圾處理設施在運營,且成效較好。
以廈門市思明區大件垃圾處理中心為例,該中心由環創(廈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運營,占地1800平方米,生產線最快9秒便可處理完一個大件垃圾,平均每小時的處理量約為15噸。同時生產線配備了紅外探測設備,可以防止失誤操作;進行了降噪處理,盡量降低對周邊居民造成的影響;處理中心配備了專業的除塵設備,以確保處理大件垃圾時不造成粉塵的飄散。
收運端,如前文所述,由于大件垃圾的體積及重量較大,傳統的垃圾收運模式并不適合大件垃圾的收運。同時大件垃圾的產生存在較大的不可預測性,無法參照傳統環衛定時清運的形式對產生的大件垃圾進行處理,對大件垃圾的收運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少地方采取在小區內設立大件垃圾暫放點的形式,將大件垃圾集中存放,達到一定數量后統一進行收運。
隨著近年互聯網及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深化應用,大件垃圾的收運也進入了信息化管理新時代。環衛部門或處理企業采用預約上門收集的形式,通過管理系統收集大件垃圾的清運需求及大件垃圾的規格信息,提前制訂收運計劃和路線,提高收運效率實現科學管理。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