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7-13 15:44
來源:泰州發布
加強船舶污染控制。推進港口碼頭和船舶的供受電建設,船舶在排放控制區內所有港口靠岸停泊期間應使用硫含量≤5000mg/kg的燃油或等效的替代措施。
(責任單位:市交通局、泰州海事局、市工商局、質監局、商務局、環保局、經信委,各市(區)人民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
加強油氣回收監管。加大油氣回收監管力度,確保已建油氣回收設施穩定運行。新建的原油、汽油或石腦油裝船作業全部安裝油氣回收系統。完成2個油氣回收治理項目。
(責任單位:市交通局、環保局、商務局、質監局,各市(區)人民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
開展餐飲服務經營單位及露天燒烤等整治。完成85家重點餐飲經營單位VOCs治理;對建成區內露天燒烤及直排油煙的違法行為進行集中整治。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城管局、住建局、規劃局、商務局、工商局,各市(區)人民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
3、區域水環境專項治理行動計劃
工作目標
構建“源頭控污、系統截污、全面治污”三位一體的水污染治理體系,2018年,地表水省考及以上斷面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的比例達到80%以上,無劣Ⅴ類水體;
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的比例達到100%;
城市主要內河水質明顯改善;
地下水水質保持穩定。
主要任務
強化重點行業水污染治理。2018年底前實施工業集聚區污水處理廠和重點行業工業企業廢水處理設施提標升級改造,重點行業工業企業廢水實行“分類收集、分質處理、一企一管”。完成356個加油站地下油罐改造。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商務局,各市(區)人民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
加快污水管網建設。推進污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建設,穩步實施雨污分流改造,不斷完善污水收集系統。2018年內,全市新建城鎮污水管網224公里。
(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各市(區)人民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
整治城市黑臭水體。加快推進九里河、五里河等11條黑臭水體整治任務,2018年,市區城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責任單位:市城管局、住建局,各市(區)人民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
推進生態河湖行動計劃。嚴厲打擊亂搭亂建、亂墾亂種、亂排亂倒等行為。開展5條骨干河道、50條鄉級河道、500條村級河道生態河湖治理,推進河湖生態修復工作。年內取締我市境內水域滯留的34條“三無”采砂船舶。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交通局、公安局、泰州海事局,各市(區)人民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
加強港口碼頭和船舶污染防治。推進沿江港口企業船舶污染物接收轉運及處置設施建設并穩定運行;加強船舶載運危險品安全監管,加強固廢運輸船舶的監督。
(責任單位:市交通局、泰州海事局,各市(區)人民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
開展飲用水源地建設。全面開展水源保護區勘界立標及隔離防護檢查,加快建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信息共享平臺。2018年內,完成姜堰中干河、泰州市引江河、靖江市蟛蜞港及興化市橫涇河、興姜河、下官河等6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整治。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環保局,靖江市、海陵區、興化市、姜堰區人民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
抓好重點斷面整治。年內編制完成引江河海陵大橋、南官河口岸閘等8個斷面達標整治方案。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各市(區)人民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
加強生態調水。加強水利工程調度,保障河湖生態基流;2018年內,開工建設市水生態調度控制工程,完成靖江市上九圩港泵站主體工程;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推行暢流活水調度,促進水系溝通和水體流動。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靖江市、高港區人民政府)
4、入河排污口專項治理行動計劃
工作目標
2018年內,對不符合設置審批要求的14個規模以上入河排污口全部整治到位;
完成靖江市華晟重金屬防控有限公司入河排污口人工濕地主體工程和凱發新泉(泰州)有限公司再生水利用項目建設;
對規模以上入河排污口開展規范化建設,做到看得見、可測量、有監控;
規模以上入河排污口監督性監測實現全覆蓋;
完成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存在問題的入河排污口整改。
主要任務
推進規模以上入河排污口依法整治。全面核查規模以上入河排污口設置的相關審批手續,對2002年10月1日前建成的入河排污口,進行登記備案;對2002年10月1日后通過環評審批但未經水利部門設置許可的入河排污口,由各地的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環評審批結論、近3年的運行以及排入水功能區等方面情況進行評估,按規定完善手續。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各市(區)人民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
加快排污口人工濕地和再生水利用項目工程進度。完成靖江市華晟重金屬防控有限公司入河排污口人工濕地主體工程和凱發新泉(泰州)有限公司再生水利用項目建設。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靖江市人民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
實現工業廢水達標排放。實施污水管網覆蓋地區工業廢水接管,未覆蓋地區建設工業廢水自處理項目。
(責任單位:市住建局、環保局,各市(區)人民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
開展規模以上入河排污口規范化建設。實施排污口入河處“開口子、立牌子、樹桿子”。在院墻外、入河前設置明渠段或取樣井,以便監督采樣;設置規范的標志牌,公布舉報途徑;因地制宜安裝在線計量和視頻監控設施,強化對排污口排污情況的實施監管和信息共享。
(責任單位:市水利局,各市(區)人民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