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7-13 15:44
來源:泰州發布
9日,江蘇泰州市出臺9個環境專項治理年度行動計劃,細化年度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并明確要求專項治理各牽頭部門和配合部門迅速行動、倒排時間、強勢推進,確保按時保質完成2018年治理任務。9個環境專項治理年度行動涉及揚塵污染、水環境治理、垃圾處理等環保項目。
1、固廢及污染地塊專項治理行動計劃
工作目標
2018年內,危險廢物產生和經營單位規范化管理抽查合格率達到80%,進一步提升固廢處置能力。
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確保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不發生土壤環境污染事故。
主要任務
全面摸底排查。對企業廠界外危廢、一般工業固廢違規違法堆存、傾倒、填埋等行為進行一次全面排查,對近三年有舉報的危廢和一般工業固廢不規范堆存點、傾倒點和填埋點進行現場核實,8月底前上報排查情況。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各市(區)人民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
削減危廢庫存。2018年企業庫存量比2017年削減40%,全市削減2萬噸以上。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各市(區)人民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
停止洋垃圾進口。推進固廢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停止“洋垃圾”進口。
(責任單位:泰州海關、市環保局)
提升醫廢處置能力。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管理,規范醫療廢物處置,提高醫療機構應急貯存能力,推動醫療廢物處置能力建設,防止傳染病傳播和環境污染事件發生。
(責任單位:市衛計委,各市(區)人民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
開展危廢收集試點。針對中小企業數量多、產廢量小,危廢轉移難等問題,組織開展危廢收集試點,爭取泰州醫藥高新區納入省級試點。
(責任單位: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
推動處置能力建設。泰州藍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三季度投入運行,新增污泥處置能力3萬噸/年;泰興福昌固廢處理有限公司四季度投入運行;加快泰興蘇伊士危廢處置項目和興化循環經濟園區污泥處置項目建設。
(責任單位:市城管局,泰興市、興化市人民政府)
加強業務培訓。組織對省級以上重點產廢企業和危廢經營單位開展規范化管理培訓,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
提高企業守法意識。責成有關企業法定代表人簽訂《危險廢物環境守法主體責任承諾書》,壓實企業的主體責任。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各市(區)人民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
開展掛牌督辦。對興化市生產設備、技術落后的9家固廢處置企業進行掛牌督辦。
(責任單位:興化市人民政府)
建立污染地塊名錄。年內建立污染地塊名錄。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
做好土壤檢測。有序推進1164家工業企業周邊農用地詳查。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各市(區)人民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
開展場地調查。推進108家化工遺留地塊污染調查。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各市(區)人民政府)
推進治理修復。開展泰興濱江污水處理有限公司污泥違規堆存點場地污染調查,并啟動治理與修復工作;加快推進泰興市黃橋鎮南沙地區耕地、興化市戴南污水處理廠酸洗場地、高港區新星染料化工廠和原泰州市電光源材料廠退役場地等4個地塊治理工程;做好全省首家中外合作試點——海陵區與丹麥首都大區土壤調查檢測項目。
(責任單位:泰興市、興化市、海陵區、高港區人民政府)
2、揮發性有機物污染專項治理行動計劃
工作目標
建立健全揮發性有機物(VOCs)污染防治管理體系,實施重點地區、重點行業VOCs污染減排,2018年內,全市VOCs排放總量較2015年下降8%以上。
主要任務
全面摸底排查。以重點行業和重點污染物為主要控制對象,認真開展涉VOCs排放的“散亂污”企業排查、分類和清理。啟動VOCs源解析工作,建立VOCs排放動態清單,實施源頭防控、分業施策。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經信委,各市(區)人民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
加強重點行業VOCs治理。完成130個重點行業VOCs綜合治理項目,石化、化工行業重點企業開展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實現污染全過程控制,達標排放;其他行業企業完成VOCs綜合治理,達標排放。
(責任單位:市環保局、經信委,各市(區)人民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
開展汽修行業VOCs綜合治理。完成163個汽車維修企業VOCs治理項目,汽車維修行業使用涂料必須符合國家及地區揮發性有機物含量限值標準,噴涂、流平、烘干作業必須在裝有無組織廢氣收集系統的密閉車間內進行,使用溶劑型涂料的噴槍應密閉清洗,產生的有機廢氣經收集后處理排放,全面取締露天和敞開式汽修噴涂作業。
(責任單位:市交通局、環保局,各市(區)人民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
開展重點行業清潔原料替代。全面使用低VOCs含量的涂料、膠黏劑、清洗劑、油墨替代原有的有機溶劑,完成水性涂料等清潔原料替代項目67個。
(責任單位:市經信委、環保局、工商局、質監局,各市(區)人民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
發展綠色交通。全面推廣新能源汽車,推廣新能源汽車500輛,更新新能源公交車157輛。
(責任單位:市經信委、交通局、環保局,各市(區)人民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
實施非道路移動機械管理。建立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準入制度,全面劃定禁止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的區域,區域內施工的移動機械必須達到國Ⅱ及以上標準。
(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公安局、交通局、水利局、農委、環保局、質監局,各市(區)人民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