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久久网|特污兔影院|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久久|天堂岛最新版在线bt天堂|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首頁 > 新聞 > 正文

江蘇泰州市生態環境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征求意見稿)

時間:2018-07-09 14:00

來源:江蘇省政府

日前,江蘇印發《泰州市生態環境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征求意見稿)》。全文如下:

泰州市生態環境提升三年行動計劃

(2018~2020年)

(征求意見稿)

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推進綠色轉型發展,持續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特制訂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部署,扎實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全市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厚植生態環境新優勢。

二、基本原則

——堅持底線思維,推進綠色發展。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突出戰略位置,嚴守生態環境底線,更加注重推進各領域綠色轉型發展,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

——堅持質量核心,實施系統治污。以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為導向,堅持標本兼治、分類防治、系統聯治,分領域明確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目標任務。統籌運用源頭預防、結構優化、轉型升級、污染治理、生態保護等多種手段,實施一批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開展多污染物協同防治,系統推進生態修復和環境治理,確保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堅持深化改革,強化制度創新。以改革創新推進環境治理理念和方式轉變。嚴格落實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完善環境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推進環境審計、排污許可等制度改革,健全環境治理市場化機制,強化環境社會治理機制創新,加快形成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堅持依法嚴管,推動社會共治。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加強環境立法、環境司法和環境執法,強化排污者責任,健全環保信用評價、信息強制性披露、嚴懲重罰等制度。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夯實全社會環保責任,加快形成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

三、總體目標

到2020年,全市空間開發格局進一步優化,綠色發展水平顯著提升,污染排放總量明顯下降,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散亂污”企業全面清除。單位GDP能耗較2015年下降17%,PM2.5年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22%,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75%以上,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100%,地表水省考及以上斷面水質優良比例85%以上,全市基本消除劣V類水,城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8%,市區基本完成雨污分流改造。生態紅線區域保護面積不減少、管控類別不降低,林木覆蓋率達到25%以上,自然濕地保護率達到55%以上。

四、重點任務

(一)推動綠色發展

調整能源結構、經濟結構和產業布局,培植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實現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不合理消費。

1.強化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堅持“產業壓煤、準入控煤、電力減煤”三管齊下,推動非電用煤總量穩步下降,推動耗煤設施關停或實施清潔能源替代,實現長效減煤。到2020年,全市單位GDP能耗較2015年下降17%,煤炭消費總量全面完成省下達削減任務,電力行業煤炭消費占全社會煤炭消費比重提高到65%以上。(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委、環保局等,各市(區)政府、泰州醫藥高新區管委會負責落實,不再列出)

2.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做強標志性產業,著力構建以大健康產業為牽引,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高技術船舶及海工裝備、節能與新能源等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到2020年,三大主導產業規模達4500億元。加快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發展服務業新業態新模式,到2020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50%左右。(責任單位:市發改委、經信委等)

3.堅決淘汰落后產能。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工作,以鋼鐵、煤炭、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等行業為重點,利用綜合標準體系,嚴格常態化執法和強制性標準實施,依法依規關停退出能耗、環保、安全、技術達不到標準和生產不合格產品或淘汰類產能,堅決完成省下達的淘汰落后產能任務,加快低端低效企業及產能退出,減少落后化工產能,注重企業退出過程中騰退土地、節能減排等成效,為發展新興產業騰出資源空間。進一步加大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力等重點行業去產能工作力度,嚴禁建設鋼鐵、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等過剩產能行業新增產能項目。到2020年,全面完成省下達的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在紡織、印染、電鍍、機械等其他傳統行業退出一批低端低效產能。(責任單位:市經信委、發改委、環保局、安監局、質監局等)

4.持續開展“散亂污”企業(作坊)整治。堅持多管齊下,精準治理“散亂污”企業(作坊)。按照“分級負責、無縫對接、全面覆蓋”的原則,依法關停一批,整治提升一批。以“兩高一低”行業為重點,依法關停不符合產業政策和布局規劃、手續不全、違法用地、違法建設、違法排污、存在安全隱患的“散亂污”企業(作坊)。對符合產業政策但缺少治污設施和環保手續的,要加強指導,幫助企業提升治污能力,確保達標運行。各市、區開展鎮、村兩級工業集中區優化提升行動,優化鎮、村工業集中區布局,提升產業層次,淘汰規劃水平低、產業層次低的工業集中區,全面推進工業企業入園入區。(責任單位:市環保局、發改委、經信委、住建局、規劃局、國土局等)

編輯:劉影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xjxbtd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