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6-25 16:14
來源:天津市環保局
(三)建立健全環保有獎舉報制度
天津市環境行政執法總隊舉報信息中心將通過8890便民專線、天津政務網《政民零距離》、生態環境部12369環保舉報管理平臺等途徑完成舉報受理工作,按照屬地管理原則交由所屬區辦理,各區應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
各區應進一步發揮人民群眾對環境違法行為的監督作用,鼓勵轄區內公眾積極參與環境保護監督管理。對涉危險廢物違法活動舉報,按照《天津市環境違法行為有獎舉報暫行辦法》(津環保監察〔2016〕123號)規定,如查證屬實,符合發放條件的,可給予5000元獎金。如情節嚴重,涉嫌環境污染犯罪移送司法機關的,可給予50000元的獎勵。
四、落實企業和地方責任、強化督察
(一)落實產廢企業污染防治主體責任
各區要督促產生危險廢物及一般工業固體廢物量大、危害大的,以及垃圾、污水處理等單位,細化管理臺賬并在全國固體廢物管理信息系統申報登記,如實申報轉移的固體廢物實際利用處置途徑及最終去向,依據相關法規要求主動公開產生固體廢物的類別、數量、利用和處置情況等信息并接受社會監督。公開信息應發布在企業正門醒目位置的公告欄中,有官方網站的企業還需在網站上發布。
市、區環保部門應依法將存在固體廢物違法行為的企業相關信息交送稅務、證券監管等相關部門。鼓勵將非法轉移、傾倒、處置固體廢物企業納入環境保護領域違法失信名單,實行公開曝光,開展聯合懲戒。
(二)增強和保障固體廢物集中處置能力
有關區人民政府應合理規劃布局,重點保障危險廢物、污泥和生活垃圾等處置設施用地,有條件的地區應按照相關規劃加快集中處置設施建設,補足處置能力缺口。市環保局會同相關部門將結合固體廢物處置能力調查評估結果,對處置能力建設嚴重滯后、非法轉移問題突出的地區,加大督導、約談、限批力度。
(三)持續開展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督查考核
各區要按照《市環保局關于印發天津市“十三五”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實施方案的通知》(津環保土〔2017〕164號)及《天津市2018年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方案》要求,組織開展區內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督查考核工作,對轄區內危險廢物經營單位、危險廢物產生單位進行危險廢物規范化督查考核,對于市環保局抽查發現的問題及時交辦區人民政府,并督促區人民政府及時整改。市環保局將根據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督查考核結果對各區進行排名及評級。
五、建立健全監管長效機制
(一)完善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監管體系
市環保局及區審批部門要根據本區產業結構,對照《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16年版)》對重點建設項目環評報告書(表)中危險廢物種類、數量、污染防治措施開展技術校核,對環評報告書(表)中存在弄虛作假的環評機構及行政審批人員依法依規予以懲處并督促責任方予以整改。
市環保局將結合排污許可制度改革安排,鼓勵開展固體廢物納入排污許可試點;結合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落實環境執法對固體廢物日常執法職責,將固體廢物納入環境執法“雙隨機”計劃。
(二)加強固體廢物監管能力和信息化建設
市、區環保部門強化固體廢物監管能力建設,加強環評、環境執法和固體廢物管理機構人員的技術培訓與交流。市環保局負責落實在6月30日前與全國固體廢物管理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實現每日危險廢物轉移聯單信息定時上傳及危險廢物跨省轉移電子聯單功能;全面實施危險廢物在線轉移監管,市內危險廢物轉移全面實行電子聯單制度。
區環保部門按照《市環保局關于開展天津市固體廢物管理信息系統應用工作的通知》(津環保土〔2017〕69號)文件要求,督促危險廢物及工業固體廢物產生企業自2018年開始,每年3月31日前正式通過全國固體廢物管理信息系統報送產廢數據。
(三)建立健全督查問責長效機制
各區政府應加強對各部門、各街鎮落實此項工作的檢查、指導,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解決,對督辦問題整改情況進行現場核查,對賬銷號。
市環保局將組織建立開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督察問責長效機制,按照督查、交辦、巡查、約談、專項督察“五步法”,落實地方黨委和政府責任。對固體廢物非法轉出轉入問題突出、造成環境嚴重污染并產生惡劣影響的地區,對危險廢物、污泥和生活垃圾等固體廢物處置能力建設及運行嚴重滯后、問題整治不力的地區,開展專項督察,對查實的失職失責行為實施問責。
附件:1. 區聯系人名單(回執)
2. 區固體廢物堆放傾倒點清單
3. 區重點行業企業清單
附件1
區聯系人名單(回執)
注:各區于6月19日前報送。
附件2
區固體廢物堆放傾倒點清單
注:1.各區于8月31日前報送;
2.固體廢物類別: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危險廢物、生活垃圾。
附件3
區重點行業企業清單
注:1.各區于8月31日前報送;
2.行業類別:有色金屬冶煉、石油開采、石油加工、化工、焦化、電鍍、制革;
3.廢渣中的類別:一般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都產生的分別填報。
編輯:劉影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