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6-20 10:20
來源:浙江省環保廳
(八)創新監管手段。加快危險廢物產生和處置企業物流出入口、貯存場所、產生(處置)設施和廠內流轉途徑“四點一線”的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建設全省固體廢物監管信息系統,充分利用大數據及信息化技術,結合人工智能成果,實現對固體廢物“從搖籃到墳墓”的全過程跟蹤監管。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委托第三方審計機構,對重點對象固體廢物的產生、轉移、利用處置和資金往來情況和臺賬進行抽樣審計,著力提升固體廢物監管水平。
(九)加強環境巡查。各地政府要守土有責,落實屬地環境保護責任,結合環保執法網格化管理,督促村鎮組織人員加強環境巡查,對發生在當地的環境違法案件要及時發現、及時報告,嚴厲打擊內外勾結將固體廢物違法傾倒行為。對發生固廢傾倒案件且長時間得不到發現的村鎮,在各類考核中扣除相應分數并追究相應責任。
(十)加大執法力度。各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責,加強監管執法,強化部門聯動和行政司法對接,開展不定期、雙隨機固體廢物專項執法行動,對固體廢物違法行為實行“零容忍”。各級政府要關心支持環保執法隊伍建設,主動弘揚正面典型,通過以案說法,營造執法高壓態勢,震懾環境犯罪分子,切實保障固體廢物環境安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市、縣(市、區)政府要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認真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將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充實各級各部門監管力量。各級財政要加大資金投入,支持固體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及信息化監控體系建設。實行固體廢物污染防治目標責任制度,將目標任務納入文明城市、生態園林城市、環保模范城市創建等考核體系,逐步形成統一、高效、順暢的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責任傳遞體系。
(二)明確職責分工。各有關部門要強化責任擔當,密切協作配合,努力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環保部門牽頭負責工業固體廢物(含工業危險廢物、醫療廢物、生活垃圾焚燒飛灰等)、廢棄電器、農藥廢棄包裝物處置行為的監督管理;發展改革部門牽頭推進資源循環利用和靜脈產業示范試點工作;經信部門牽頭推進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及固體廢物處理技術產業化推廣;衛生計生部門牽頭負責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收集(包括小箱進大箱模式)的監督管理,加強醫療廢物運輸、處置活動中的疾病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農業部門牽頭負責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農藥廢棄包裝物的回收歸集運輸、病死豬的收集運輸處置的監督管理,負責病死豬收集運輸處置過程衛生防疫的監督管理;建設部門牽頭負責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全過程的監督管理;交通運輸部門牽頭負責規范機動車修理行業固體廢物收集、貯存的監督管理以及固體廢物運輸行業的管理;商務部門牽頭負責可再生利用的固體廢物回收體系的建設管理;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牽頭負責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標準體系建設及綜合利用后生產領域產品質量監督工作;浙江海事局依法負責相關船舶產生固體廢物污染海洋環境的監督管理;省海洋與漁業局牽頭負責海上的漁業船舶固體廢物處置的監督管理;省港航局牽頭負責推進港口配套的綜合利用設施建設和固體廢物海上運輸管理。
(三)營造社會氛圍。要廣泛發動群眾,加大對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重要性及必要性的宣傳力度,積極引導公眾倡導綠色消費,抵制過度包裝。及時公開固體廢物領域典型違法犯罪案例,彰顯我省保護生態環境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堅定決心。完善固體廢物信訪舉報渠道,實行固體廢物違法有獎舉報制度,健全監督體系,營造全面參與的良好氛圍。
編輯:汪茵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